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要以岗位活动中的工作任务为核心,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要求,最终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本文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针对《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训练项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该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高职《会展旅游管理》项目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会展旅游管理>课程改革中,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来确定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依据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顺序,选择一个真实职业活动中的工作项目为实训载体,用分解的具体工作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能力考核,以达到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土建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对<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进行改革,明确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依据课程培养目标,优选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建立与职业岗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以教学资源和实践条件为教学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Solid Works课程为载体,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实现了课程设置对接岗位,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与实施对接岗位能力形成过程,采用多途径多方法实施能力分阶教学并进行分阶考核改革。  相似文献   

5.
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念、思路及其具体的做法:通过校企共建,确定课程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实现能力、知识、素质三结合;根据餐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模块项目;以餐饮企业岗位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确定教学行动,实现"教学做"一体;以掌握餐饮企业岗位职业综合能力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黄鹏超 《广西教育》2011,(27):88-89
在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中,应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来确定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依据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顺序,选择一个真实职业活动中的工作项目为实训载体,用具体工作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能力考核。  相似文献   

7.
情境任务式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职业岗位和生产现场,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清情境任务式课程的由来及其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法,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构建以职业行动为导向,以工作情境为依托,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任务式课程,立足教学目标,面向职业岗位,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实际,教学过程符合工作过程,教学方法体现工作方法,教学评价反映教学效果的教学改革,可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许群爱 《考试周刊》2011,(70):219-220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是以岗位活动中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情境,构建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综合训练项目。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开发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是淡化理论、重视实践、重在能力.课程设置定位符合职业岗位目标,课程开发源于职业能力要求,课程设计注重实践能力,课程教学锁定实际应用能力.借鉴其经验,提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确定课程体系,以任务目标或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路来设计课程,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应具有"真、高、开、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岗位调研和岗位职能标准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电工应用技术,电子产品组装、检修与调试,电机控制与PLC技术,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4门项目课程.项目课程中单元任务内容的选择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排序,以单元任务的设备或组件为载体.其课程实施与考核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强调讲、练、评结合.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所在高职院校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体会,分析论述了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课程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优化整合、考核体系重建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方法及实践效果。研究表明:高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环境监测岗位工作能力,应根据环境监测岗位工作过程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与环境监测类职业工种国家技能鉴定有机结合的课程能力考核体系,设计以环境监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教学项目,实施任务项目推动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利改 《考试周刊》2012,(75):165-166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当今职业教育界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重视设计与建构能力在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适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本文针对《采购业务实训》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特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想.依据采购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技能要求.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能力训练教学项目,以项目为我体.选择合适的可操作性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探索高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使其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创设项目化教学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运用任务驱动实施实验一体化教学;以能力为中心,建立多维度课程考核体系。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我院高职微生物学实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模式已初步构建,并取得成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新模式符合新时期高职微生物实践教学新要求,可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对高职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课程体系并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完成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工作过程导向的“程控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开发经历了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过程分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职业岗位所含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出了典型工作任务;第二阶段,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能力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框架完成了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的挖掘和学习情境的构建是课程开发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领域课程是由工作过程导向并按照教学论和方法论而设计的学习情境集合。开发与设计《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的关键环节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实践为组织原则,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性强,其高职教学应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以企业需求为逻辑起点,以人力资源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以职业情境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以岗位行动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评价,力求教学过程创造职业情境,培养方法能力;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注重传感器原理、特点、应用场合等理论知识的讲解,无法满足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与企业共同研讨本专业所涉及岗位任职要求,提出了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的工作项目为主线、以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案例为载体,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行动导向教学”的职教改革思想,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任职要求,对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是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群),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根据目标岗位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遵循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和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构建“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