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即命运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孙老师说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几个学校的老师各自带着自己学校的优秀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某校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自豪,赞扬他们学习好,组织能力强,能言善讲.在整个活动中,这些学生也确实如老师所说,具多种才能.但在就餐时,恰恰是这些学生不等不让,在其他老师和同学尚未入座时,就风卷残云,大吃起来.这让其他学校的老师很不以为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使“优秀学生”形象大打折扣。类似的例子很多,有许多成绩好、能力也突出的学生在他们SUNLAOSHIHUATI升学或是就业面试的时候常因一些不良习惯而被…  相似文献   

2.
李波 《考试周刊》2013,(88):43-43
现在一种流行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提出一个涵盖全文或一部分文字的问题。让学生看书后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在学生发言时老师随时点评。但这有时会形成一个误解,误认为学生发言,老师跟着说说,就叫以学生为主体。从形式看,这确实是以学生为主体,可老师的本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假现象,如何走出这种误区,笔者有以下几种看法。  相似文献   

3.
大凡当老师的,都会说某某学生让老师好失望。可就有一回却倒了过来,老师也让学生失望了。那天的事确实让我的那位学生自卑伤感又失望。说的是那天家访之事。期中考试之后,作为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大凡当老师的,都会说某某学生让老师好失望。可就有一回却倒了过来,老师也让学生失望了。那天的事确实让我的那位学生自卑伤感又失望。说的是那天家访之事。期中考试之后,作为班主任,按常规都  相似文献   

5.
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老师常常羡慕化学老师,说我们能利用化学实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确实,通过实验,孩子好动的天性在化学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也让他们时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化学教师也乐于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观察教学意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线教师,由于长久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中总有一种上课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洗耳恭听的定律.而如今,要变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多讲,老师少讲时,确实有些不适应.……  相似文献   

7.
周二下午第一节课,我到501班上科学课。许多学生围了上来,我想肯定是昨天学生观察蔷薇花丛后有许多发现,急于向我“炫耀”。只听曹德斌迫不及待地说:“沈老师,今天教室门上、墙上爬了许多蚂蚁。”我一看,嘿!确实有许多蚂蚁。我想,今天的科学课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蚂蚁的问题.这也能反映本单元的探究主题“生物与环境”。上课铃响了,我开门见山.直接提问。  相似文献   

8.
曾经归纳总结某个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准备用于推广,在推介会上要用5分钟的时间加以介绍.我绞尽脑汁几易其稿,满怀信心地送交一位负责人审阅时,他说了一句:“好是好.只是太空了.最好要有一些让人一目了然的数据。如老师对这个课题的认同度是多少,学生的支持率是多少……”我一听恍然大悟。确实.数字的妙用在于能够以一当十,简明扼要,切中要领。  相似文献   

9.
大凡当老师的,都会说某某学生让老师好失望。可就有一回却倒了过来,老师也让学生失望了。那天的事确实让我的那位学生自卑伤感又失望。说的是那天家访之事。期中考试之后,作为班主任,按常规都会进行一次比较普遍的家访。把学生在校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告诉家长,也  相似文献   

10.
汪启喜 《福建教育》2005,(3A):15-15
“谈心本”.顾名思义.学生与教师说悄悄话用。刚开始时.我对学生说:只要你们有话想对老师说.可以课后面谈、打电话.也可以用老师发给你们的“谈心本”(笔记本.一人一本,老师赠送学生的)。汪老师有两个承诺:一、只要是你们“谈心本”上的悄悄话,老师保证,没经过你们的同意决不让第三人知道里面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先看图再写话进行图意说明。如何进行有效指导,让低段学生确实在课堂之内有收获,让指导后的写作有明显进步,是每一个老师执教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初一语文公开课,一年轻老师教《我的老师》一课后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一学生举手小声问:“老师,我没有父亲,怎么写?”“那就写你母亲吧。”老师说。那学生为难地说:“我不认识母亲,听爷爷说,我很小,父亲就死了,母亲随后改嫁了。”老师愕然:“那……那就写你爷爷吧。”从这段对话看出,教师定死作文题确实让个别学生难于写作。如果那教师把作文题定为《我的———》(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一位亲人),就不会出现上面那种别扭的场面。平时作文课训练学生写作,命题范围要有一定的空间弹性,让学生在写作题材上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有机会来到南平七中初一(五)班听取了骆金凤老师的一堂语公开课。 骆老师公开教学的课目是《山中访友》一。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很适宜刚升人中学的初一年龄段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和范学习的需求。但就这篇篇辐不长、内容也不深奥的教材来说.要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中教好,做到让学生学有兴趣。学得有所满足。有所收获,体现出语课堂教学工作的精髓和价值所在.这确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新课的引入的浅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职业学校任过教的老师或许有这样的怨言: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难上,讲台上老师讲得热火朝天,下面不温不火,瞪着一双无辜而又疑惑的眼神看着你,一副启而不发、呼而不应的模样.相对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起普通高中学生数学成绩要差些,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话题.确实,万事开头难.本文笔者就如何教学新课的引入谈谈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在是信息时代,多媒体课件确实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但是课件的制作繁琐,如果每一节课使用就需花费老师的很多精力.其实还有一种最简便适用的教学资源——插图。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高年级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老师来到教室对大家说.前几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回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最后一页写了个“壁”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  相似文献   

17.
小歌 《海外英语》2010,(10):58-59
本期小歌老师就出国留学的这个话题展开陈述。因为确实有不少学生来信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一期的悠闲英语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公开课中,有这样一种趋势,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让学生在下面自由回答。这样教师用不着因点名而浪费时间,也很少担心会出现学生回答错了而出现难以调控的尴尬,从而很自然顺畅地接着上下去,给听课者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许多老师认为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不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确实,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说,是有这样的好处。但举手回答,老师点名,学生就真的处于被动而不如自由回答吗?事实上,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回答,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只有几…  相似文献   

19.
1.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英语。学生从小学跨进中学的校门,意味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新飞越,对一切都很好奇,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把好奇转为兴趣,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爱上英语,开学第一课,老师用全英文组织教学,然后为学生们译成汉语,目的是让学生们走进课堂立刻感到学好英语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很棒,让孩子们从此被英语吸引,被老师吸引。  相似文献   

20.
从教多年,课堂教学中采用过好几种教学模式:有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布置作业;有老师边讲边提问学生,学生也边听边回答;有老师先讲例题,再让学生练习等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未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