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是朱熹的祖籍地,也是其开展理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中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他采取了面授讲学、书信指导、召入门下等多种培养方式和途径。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倡导了徽州学者研习理学的风气,二是培养了一批徽州籍的理学家,三是确立了朱子学在徽州600多年的学术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2.
程颐一生热心学术,钟情教育,是宋代理学教育的奠基人。朱熹宗主程颐洛学思想,兼采众说,综罗百代,集宋代理学之大成,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程颐、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虽有所差异,但他们在天理与人欲、立志笃学与读书明理诸问题上的根本观点和价值取向是毫无二致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教育家的朱熹把儒家思想推进到了理学阶段,成为教育史上著名的理学教育大师。朱子的理学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南宋时期,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片面化绝对化的封建伦理思想、坚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思想、带有极大欺骗性的经济思想和建立于上述各种思想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为维护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曾起过巨大的社会作用。自南宋末年经元、明、清三代统治中国六、七百年,所以朱子学问题成为中国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朱熹一生有半个世纪在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先秦以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改造,建立了完整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对朱熹"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很大影响的教育家。 朱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在德育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瑕瑜互见,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具体的、细致的分析,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朱熹理学及其教育思想对徽州教育的影响广泛和深刻,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徽州书院的勃兴和发展缘于朱子学在徽州的传播发展;徽州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方法以朱子为宗;徽州教育的书院讲会制度与朱熹关系密切;徽州教育的课程与教材设置一本朱熹的学术和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历代对朱熹的解读和评价主要是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着眼的。朱熹关于《诗经》的“淫诗”说可以说是他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和谐与矛盾的一个统一。从此观点中挖掘出他所具有的睿智的文学思想的一隅 ,来揭开其理学宗师的光圈对其文学家身份的遮蔽 ,以便更完整地认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熹通识教育思想的客观存在有其可能性的理论依据和逻辑前提,成人之道、君子不器、格物致知与居敬穷理学说是其实存的三表证;朱熹通识教育思想在价值目标、价值标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东方式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朱熹作为推动儒学发展与理学勃兴、“综罗百代”的杰出师表,抱着“以斯道觉斯民”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道德自觉,致力实现儒学教育传播大众化、教育思想体系化和教育实践生活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明根柢、精神血脉和道德基因,树立了教育者“为人师表”张扬主体自觉的标杆和榜样。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弘扬儒学等优秀传统文化,从朱熹为人师表的实践典范中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并汲取智慧与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实现儒学传统理想人格和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现代转化,立心铸魂、固本培元、正身明范、知行合一,用清醒坚定的主体自觉全面提升教育者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高度,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关键主导作用,建设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0.
朱熹咏物诗深受其"格物致知"理论与"诗中有句"诗论的影响,可说是他博大精深理学思想的艺术结晶.具体体现于咏物以讽世、咏物以抒愤、咏物以明志、咏物以言理、咏物以寄情、咏物以摹美等几个方面.我们在深入研究与发掘朱熹理学的同时,应把他的咏物诗作为其理学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以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严羽诗论与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南宋理学有着多方面联系。从师承关系说,严羽是陆九渊的再传弟子,他的老师包扬就是朱、陆的直接学生。从活动地域看,严羽与朱熹同为福建籍,他又与陆学传播地江西关系密切。严羽与朱熹同受大慧宗杲的禅宗思想影响。严羽生活在南宋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时空,其审美思想自然受到理学观念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相似文献   

12.
路薇 《河池学院学报》2021,41(5):13-18,30
南宋朱熹既是理学家,也兼具诗人、书法家的身份.他以儒家义理为基底进行诗书创作,奉守严正持"敬"观,并将持"敬"的功夫从理论层面延伸至个人行为修养及诗歌书法等艺术领域.朱熹反对夸张繁复的艺术技巧,提出文道并重,注重艺与道的统一.注重"气"在诗文书法中的一以贯之,并且在诗书创作与理论中从推崇"古法"过渡到后期不完全否定苏黄的"无法之法",将理学思想与艺术法度平衡融合,对其时及宋末元初均有深远影响.朱熹以其深厚的理学修养和文学积累,在诗歌和书法创作批评中融入理学思想,使诗歌与书法表现出理学视阈下的会通特点.  相似文献   

13.
略论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是我国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教育家.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论述了朱熹道德教育目的、阶段观,以及注重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等思想,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着现实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朱的乡土化和理学的社会化在徽州是一同步过程。程朱理学在徽州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传承和家庭制度设计来实现的。徽州家族制度的运作,亦是朱熹理学思想的实践。儒、商的结合.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家族整合机制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朱熹读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读书法刘杰光朱熹(1130—1200)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无可讳言,他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却功不可没。他一生讲学数十年,孜孜不倦,即使在为官期间,也从未放弃教育和讲学活动,并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一位教育家,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朱熹以“明五伦”为道德教育目的,将道德教育分为儿童、小学、大学阶段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知行合一的践履法、教师的指导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和强调“博学”、“忠恕”、“内省”的道德修养法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有不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熹集宋代理学和宋代经学之大成,以说经的形式,论证并发展了理学之天理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既创新发展了理学,又创新发展了经学。朱熹理学的特色集中体现了其经学思想的特色,而与陆王心学有别。  相似文献   

18.
戴震与朱熹同出于徽州,又各领时代风骚。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和理学家的大力提倡,却遭到戴震的猛烈攻击。有人认为,戴震早期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晚年转而攻击理学,是忘本。我们在考察戴震评价朱熹的大量具体材料后认为,学界对戴震与朱熹理欲观的对立方面注意太多,未能看透戴震对朱熹的态度是真正地“批判与继承”,所以造成了学术理解上的视差和误读。戴震对朱熹的态度看似很矛盾,但只要抓住戴震治学“实事求是”、空所依傍的特点,就能理解其中原由。朱子对戴氏有深刻影响,戴震对朱熹有公允评价,并且态度始终如一。本文力求公正地看待其间的传承关系,从而纠正那些认为戴震思想有前后期的不同以及晚年竭力诋毁朱熹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朱熹理学的核心价值就是 :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其中天理、天地之性、道心、公、义、王道是居于主导、积极、正面意义的价值 ;人欲、气质之性等是居于从属、消极、负面或应被消灭的价值。朱熹理学的这种二元对立源于其体系内天人不合一的深刻矛盾 :一是宇宙论理路与人性价值论理路的矛盾 ;二是对天人合一之理———仁的内涵揭示的不一致的矛盾。明清时期的儒学发展基本上是围绕消解理学自身矛盾而展开 ,直到戴震完成这一矛盾的解构 ,颠覆了理学核心价值的霸权话语地位 ,为重建天人合一之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鸢飞鱼跃”的其理学意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朱熹在彻底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后的表露;二是随着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的完成,他以此来解说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本体论。其中蕴含着朱熹丰富的理学思想,是其理学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为了使他的深奥的理学思想更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朱熹在此采用了借“诗”(《诗经》)说“理”的方法,体现了朱熹以“理”解“诗”、以“诗”释“理”,即以哲学解说文学、以文学象征哲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