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师范院校逐渐开始实行卓越教师计划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定位,自2015年起开设"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的"乐幼"专业文化及其独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提升英语教师教学素质与教学水平,加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优化是基本前提。因此,从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意义出发,对现阶段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研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述,促进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创新与优化,加强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践能力偏低,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明显“弱项”,增强师范生的教育创新意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是提高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和职业人格,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培养体系,通过全程化、系统化、多样化的操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形成学生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在面临优化自身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背景下,重新直面本身具有的"师范性"和"应用性"特点成为了客观要求。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范性、应用性、实践性特点的具体内容,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更难加以落实。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实施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出台,我国师范教育发展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新师范建设也恰逢其时。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新师范建设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重新出发,是“去师范”之后的重新回归,是培养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师的新方案,是培养适应智能时代教师的新选择,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教师培养新方向。地方本科院校新师范建设应突出以下四个特征:师德为先、注重实践、强调开放、需求导向。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新师范建设的路径为:加强全方位师德养成,注重立德树人实效;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解决现实问题能力;探索设立“实验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落实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制度,加强多方位立体化合作。  相似文献   

6.
卓越教师培养是当代教师教育的新主题。本文从探究卓越教师的内涵、卓越教师培养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教育实践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陕西师范大学构建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3-3-2-2"教育实践模式为例,介绍了高等师范院校在构建教育实践体系方面开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同时,从加强和深化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多主体合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实现培养卓越教师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利平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81-282,120
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在于造就和锤炼教育教学理念新、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潜能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只有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采用学科专业技能与教师专业技能的"叠加"培养模式,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互渗透的"嵌入式"培养模式,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及校校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卓越教师校园先期培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的出台,意在扭转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学非所用"的就业现状,而承担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任务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更应该在遵循上述理念的基础上,找寻一条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教师教育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培养模式。"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学校转型提供改革良策。肩负培养基础教育美育任务的音乐学科,在贯彻实施"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音乐工作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面临着教师教育专业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的学科水平和职业技能“双薄弱”等方面的挑战。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必须主动顺应时代的要求,强化教师教育意识,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根本。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创新教师培养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地方师范院校的不断发展,应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构建沟通式培养模式、随机化培养模式、品牌式培养模式、"体验—提高—创新"一体化培养模式和激励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而言,适应教师角色具体要求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实践“素质化”教学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素质化”教学将教育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和“个人化”,使之转变成支撑学生教师专业成长和满足学生适应教师角色要求的教育学理论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非知识性教师素质。当然。“素质化”教学必须以“生命化”教学为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落实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体观、以能力为本的教学质量观、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过程观,最大限度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职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以行动导向作为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助推教学改革。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为例,从实施步骤、内容编排、教学设计和运行保障等角度对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探索,达到了“教师在行动中教,学生在行动中学”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教育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门职业能力,是教师素质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它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教育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结构包括动力因素、效能因素、个性因素三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高师院校实施具有师范特色的素质教育,需要高师院校端正办学方向,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教育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则需对师范生的教育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促进这一能力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彭宁 《高教论坛》2006,(6):39-42,48
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是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聚焦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部分省市的高校教学改革现状,尽管措施多样,途径各异,但强化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学校自我创新,始终是本科教学改革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对现实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未来教师面临挑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教师培养的摇篮,只有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才能为各类学校培养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很多问题,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要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内涵式发展,学校就必须要明确其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管理,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办学特色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定位是职技高师院校生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职技高师必须立足院校特点,坚持战术利益与战略利益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寻找最佳发展方向。职技高师的战略定位应是,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以本科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为两翼,职前培养教育和各类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立足区域,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19.
"金课"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推动"金课"建设必须依靠育人前线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目前,高校本科教育"金课"建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认知问题,即教师是否能够认识到"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愿意采取相应的教学调整和变革。本质问题则是教师能否实现自身角色快速转换,进而在"金课"建设中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金课",必须破解教师存在的课程育人主责角色不清晰、课程教学主动角色不明显、课程变革主要角色不到位、课程研究主体角色不显著等角色认知和行为障碍,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推动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力度,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中解决好自身的发展定位问题和加快提高教师教育培养水平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要从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