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帮助聋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能更好地就业,必须通过建立多层次的职教体系,优化职教课程的结构,着力开发职教校本课程等途径让聋生获得多元就业的技能;还要通过培养聋生的沟通交往技能,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要注意通过抓聋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建立职后培训制度等形式帮助聋生开拓就业途径,提高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聋生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文字来记叙事情、表达思想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说话缺乏中心,思想表达不清,作文无从下手。教师如何改善聋生现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聋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应从提高聋生的语言积累入手,扩大聋生的阅读范围,丰富聋生的词汇量,加强聋生的语言实践,从根本上提升聋生的"内存"。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聋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面对这样一门全新课程,聋校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其课程性质,研究其课程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本文试从聋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与意义、基本特征以及组织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聋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人本化,关注聋生的终身发展,并把"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作为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主旨。从聋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来看,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EPD课堂教学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聋教育新课改理念,用EPD教育项目的理念指导聋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促进聋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论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我们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聋校课改的核心理念,切实了解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努力为聋生学习语言提供生动活泼、真实可感的活动平台,将语言学习置于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将语文教育与聋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教学中重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增加必要的语言信息刺激,包容学生习作中的错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用书面语顺应聋生的自然手语是导致聋生语言能力发展迟滞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图式"理论区分聋生自然手语语感和书面语语感,厘清两者之间"同化"与"顺应"关系,提出书面语语感教学的原则与实践,对如何提高聋生语言能力进行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研究提出了聋校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数学生活化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聋生生活的情境、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聋生作为教育的"弱势群体",由于受听力言语障碍及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失去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厌学。高年级聋生作为聋校教育的"特殊群体",厌学现象凸显,现已成为聋校教育的"老大难"。本文认真分析导致厌学现象的诸多因素,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具有实践的可行性:教师可在聋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看、说、读、写能力与健听人交流的能力之间,情感诉求与文本情感之间分别寻求契合点,构筑聋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审美情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最近发展区"上着力,学生可实现由"基础复述"向"创意复述"的突破;实现对文本形象从"形象感悟"到"理性认知"的飞跃;锻炼写作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聋生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而聋生对事物观察的主动和仔细程度,直接影响着聋生的作文能力。聋生只有学会到现实中吸取感性材料,到实践中认识周围事物,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去创造,也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1.
高职聋生阅读水平较低,在阅读教学教程中应着力解决聋生在实际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课内外阅读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切实提高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在班级管理中促进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聋儿童普遍存在着书面语言语句不通顺、联词成句能力低下等现象。作为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的同时,注意美化环境,营造书面语氛围;加强管理,促进书面语交流;开展活动,渗透书面用语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书面用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聋校体育学科教学中重教师评价,轻学生评价;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等弊病,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激励性评价,旨在培养聋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全程自我监控,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这其中不乏是教师对聋生使用手语所表达意思的误解。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对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来培养和提高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意识不够。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师生沟通与交往的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是人类全新的智能结构理论,在聋校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这一理论。创设多元互动问题化教学,能较好地构建聋生的多元互动化学习,让聋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等能力,全面发展聋生的智能。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评价强调多元化,聋校教师不仅要关注聋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聋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本文以档案袋评价为基础,从档案袋的概念及意义、内容、操作方法等方面对聋生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阅读教学整合的"三重三轻"误区方面加以探讨,认为应提高教师现代信息素养,培养聋生创新能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来实施信息技术与聋校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努力使网上资源为我所用,不做信息的奴隶。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121"合作式语码训练、三维目标设定、"121"合作学习模式课堂实践、合作小组语料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就提高聋中职学生语文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可得性心理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是未来体育工作的接班人 ,他们的心理成就动机、能动能力、工作综合能力、实践智力、创造思维能力等可得性心理能力对成就体育工作事业至关重要 ,因此 ,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可得性心理能力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目的在于揭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利于认识和培育高素质体育工作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