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郑英丽 《新闻传播》2012,(4):198-199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作者与读者(受众)以文本为中介构成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间性视阈。作者和读者对文本进行阅读,文本作为被"客体化"了的主体进入对话关系,凸显了主体间的互动特征。经济新闻报道是以新近的有社会认知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2.
根据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将重点放在“文本”上,指出文本既是作者初发言行的物化物,又是读者参与创新的百衲衣;文本寿命既由作者确定,最终则由读者决定;文本的意义既是自我封闭的,又是永向读者开放的;对文本的新解释既不能脱离文本,也不能受制于文本。因此,图书馆人既要研究文本与作者,又要研究读者与阅读。  相似文献   

3.
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新闻话语建构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从对话关系的主体间性特征入手,阐释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对话语建构制约关系的潜在规范。进而以《人民日报》国内版、海外版和英文网络版的标题话语为例,剖析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定位取向对新闻话语建构的文化制约体现。  相似文献   

4.
崔波 《编辑之友》2021,(8):29-39
2020年是世界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此次疫情不仅考验各国公共卫生应急和治理能力,且折射出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在这次疫情中的云诡波谲.作为记录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载体,出版物构成了这次疫情大流行中的全球记忆的一部分.文章以亚马逊网站为全球记忆空间视角,对新冠主题图书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作者的个体记忆是如何通过编辑和读者的书评建构起关于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发现,在出版物的主题层面,版本篇幅呈现出一种正增量的趋势;出版物的媒介载体多元,电子出版物发挥了应急作用;编者文本与读者文本虽然围绕疫情记忆社群总体规模不大,但也显示出一种全球性的文本间性.  相似文献   

5.
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大学图书馆诸多关系的核心.构建主体间性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实现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关键。文章尝试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到读者服务工作之中,阐述了主体间性及主体间性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分析了主体间性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并提出建构读者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王丽香 《大观周刊》2011,(52):132-132
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走进作品.才能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与作者对话,才能获得思想启迪:让他们披文入境,才能享受审美愉悦,由此.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提升。阅读是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类学术期刊在交流和讨论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凝结成以学术论文为文本载体,作者、编辑和读者三位一体的空间联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学术期刊是语言符号、视觉活动、空间实践与文化维度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学术共同体则是以文本为媒介,并利用符号资源进行的空间话语建构。语言学家认为“话语”是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融合,从这个逻辑出发,本文将运用空间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理论,从文本话语与文本的创作、加工和解读者的维度讨论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8.
蔡骐  文芊芊 《出版科学》2018,26(4):52-56
时尚杂志自诞生以来就以精英阶层为主要读者,通过优质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片为他们创造愉悦的阅读体验和审美享受.然而,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掌握新媒介技术的青少年群体的壮大,时尚杂志开始由最初的高端领域向大众化转变,并在传播方式和文本内容上进行创新.在传播方式上,时尚杂志尝试以社交媒体为纽带建构亚文化社群;在文本内容上,时尚杂志彰显出更年轻、个性、多元与自由的亚文化风格.只是,繁荣背后总有乱象,面对时尚杂志在创新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CP现象在当下网络文艺中层出不穷,与互联网逻辑深度融合、密切挂钩,甚至被商业收编为一种营销策略,它的火热折射出浪漫题材、情感性文本对于观众的永恒吸引力.CP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文本,它从创作到接受都深受浪漫小说影响;嗑CP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行为,它体现了读者中心的文本观,并且抒发了当代观众对真、善、美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0.
报纸微博是报纸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延伸,是新旧媒介融合的代表。微博对话的展开来源于"传—受"双方的互动,微博发布内容与时间的特征基于理想的传播预设,但读者基于多种原因的误读、错读使得这种理想关系破裂,因此媒体需要搭建新的对话形式,即通过把读者评论主动纳入自身文本的行为,建构起平和、理性的网络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11.
张丽 《声屏世界》2000,(8):32-34
按照现代的接受美学理论,一部电视剧,当它尚未被纳入观众的欣赏过程时,只具有一种潜在的美,称为文本或本文,按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大师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观点,“由作者完成的文本仍处于一种潜在状态中,尚有待于意义的生成。”只有当它被受众(接受主体)欣赏时,才具有美感功能,成为接受客体。因此,研究电视剧与受众的审美关系,就是研究接受主体(受众)与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关系。审美关系之一——适应受众受众与电视的审美关系,首先体现为一种适应关系。这是电视的艺术个性及其商品属性决定的。电视属于视听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2.
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甚至精品,是每个新闻作者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目标。所谓好作品,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及其广大读者需要的作品。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本文试图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一下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从而为新闻作者如何提高自己新闻作品的价值,以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和参考,写作实践上的努力环节和方向。 探讨报刊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实质上就是探讨在读者(价值主体)与新闻作品(价值客体或对象)间建构起的价值关系中,新闻作品应该在哪些基本方面满足读…  相似文献   

13.
图书编辑的人际关系涉及面较广,与作者、读者间的关系是图书编辑在发挥社会功能中所产生的“服务型”的人际关系;与印刷、发行者的关系,则是图书编辑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工作型”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服务型”的还是“工作型”的人际关系,编辑总是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说是作者、读者、印刷者、发行者的编导者、协调者、中介人。一、图书编辑的明及务型”人际关系谈到这种关系时,最常见的说法有:“编辑是为人作嫁衣的红娘”;“编辑的衣食父母是作者”;“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一致的,也是明确的。即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前者为后者服务。另外的说法有:“编辑的‘上帝’是读者”;“编辑的衣食父母是读  相似文献   

14.
以审美意象的营构拓展电视新闻播音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象是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道桥梁,把握好播音文本中的审美意象不仅能拓宽语音中所负载的信息含量,更能带给受众以愉悦的审美体验.在"内心视象"中把握好审美意象和善于从文本中建构审美意象是播音员营构意象的基本途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审美意象的尺度以确保其不失真.  相似文献   

15.
孙毓修在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编译出版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我国儿童文学编译出版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建构特定的道德教育价值并易于为儿童读者接受,孙毓修在编译出版《伊索寓言演义》时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读者顺应策略:内容上增加了一些蕴含道德教育功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语言形式上浅显易懂;装帧设计上融趣味性、审美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孙毓修《伊索寓言演义》编译出版中的读者顺应策略对当代儿童读物的编译出版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期刊品牌的整个系统工程建设中,始终贯穿着审美的因素.审美对于期刊品牌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最终形成了期刊的核心价值,成为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期刊品牌的建构离不开对受众审美情感、文化一心理结构、知识结构、理解结构等等的把握.本文从操作层面提出了把握受众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的方法,提出了建立期刊品牌符号体系,从三个层次将文本内容符号化,将其中的意义凸显出来.让受众的审美兴趣点流淌出来.以此指导文本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情报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隐性影响和显性影响.显性影响体现在波普尔现代本体论思想、库恩科学历史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在情报学理论中的显性引入与启发.隐性影响是指在新解释学和社会建构主义两种取向下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三者关系的后现代解读方法对情报学认知观和领域分析等基础理论的影响,从而情报学研究中形成一套关于作者、读者与文本关系的后现代解读体系.对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情报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种种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为情报学界对于本学科基础理论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诗学中有一种说法,诗人只是半个诗人,诗歌文本只是半成品.诗歌文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鉴赏(人称再创造),才能最终实现其审美作用与艺术价值.所以,读者也是半个诗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探讨了地方广电网络传媒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破解的思路,分析了按媒体标准建设地方广电媒体网络传媒的意义和网络传媒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对广大地方广电媒体建设网络传媒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昕 《大观周刊》2011,(26):201-201,190
空白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象,它们作用于读者的心理,激发读者的创造性能力,使之具备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可能与权刹。文本同时又是作为一种符号性的存在,探究文本的心理蕴涵,就必须分析文本符号对读者的心理激发以及符号与主体心理互动、影响。空白既是一种结构,又是一种审美,亦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