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看我的!”     
酷爱体育运动的英国王妃戴安娜,最近又对保龄球很感兴趣。在她到了英国鲁顿室内保龄球中心时,很内行地拿起木球,说:“看我的!”将木球抛出。  相似文献   

2.
《时尚球类》2006,(4):51-52
保龄球又叫“地滚球”,最初叫“九柱戏”,起源于德国,是一种在木板球道上用球滚击木瓶的室内体育运动,流行于欧、美,大洋洲和亚洲一些国家。  相似文献   

3.
《时尚球类》2007,(1):1-1
“中国力量”更多是指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在世界舞台的崛起。如今“中国力量”又在体育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标榜这个内涵的就是现在流行的小球运动——掷球、高尔夫球、壁球、保龄球、橄榄球、藤球、台球和板球。它们正用独特的魅力体现新“中国力量”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阴盛阳衰”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以发展快、项目多、实力强、潜力大的特点,优于男子的发展。分析“阴盛阳衰”现象形成的诸因素,有利于女子竞技体育成绩的保持和发展,并能为男子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产业品牌扩展策略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十佳”系列体育运动用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市场出现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蜚声大江南北 ,成为国内知名的体育运动用品品牌 ,并曾一度与天津的“梅花”、青岛的“蓝天”呈三足鼎力之势 ,平分国内体育服装、鞋袜之秋色 ;而“十佳”商标的所有者———中国体育服务总公司“十佳”体育运动用品分公司更以其国家体委之直属企业的独特优势倍受业内人士青睐。“十佳”的确扶植了一大批生产企业 ,孕育了一大批今日的名牌 ,也被一些聪明的外商利用 ,成为其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和捷径。像“斗牛士”、“捷安特”等等 ,都曾是主动提出加盟…  相似文献   

6.
我爱保龄     
阿波 《时尚球类》2006,(4):53-53
保龄球是“舶来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保龄”(Bowling)这个词翻译得传神切意,但不知何故,从保龄球这玩意“进口”之日起,就被国人冠以“贵族运动”的名号,大概是因为考古学家们在古埃及金字塔中发现了类似现代保龄球运动的石柱和石球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头式“保龄球” 让学生成单膝跪地或以俯卧撑的姿势,模仿“保龄球”形式,用头顶足球。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图1)  相似文献   

8.
现代北方人生活方式与冬季体育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冬季体育运动与北方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以及他对北方人生存和发展的平衡、调节和素质提高的作用 ,并分析冬季体育运动对现代北方人“终身体育”的独特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吴健 《体育教学》2006,(4):41-41
一、“保龄球”游戏 1、构思来源:保龄球运动 2、器材:实心球,沙瓶(注沙的矿泉水瓶)。  相似文献   

10.
依托社会的国家队怎样选拔和培养队员,长期以来一直是体育战线探索的课题。今天,中国体育史上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国家队员的改革措施有了结果:9位业余保龄球爱好者,通过2002年度国家男子保龄球集训队的选拔赛,靠成绩圆了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的梦。胸前写有“中国”二字,是每位体育健儿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保龄球是一种在木板道上滚球撞击前方木瓶柱的室内运动,故过去又被称为地滚球,这项运动历史悠久,特别近二、三十年在国际上又“热”起来,为越来越多人喜爱,四年一次的世界性“奥林匹克”赛,两年一次的“洲际杯”赛及一年一度的“世界杯”吸引着五大洲五,六十个国家地区的男女运动员,争夺诱人的单打,双打、三人打、五人打、团体、精英等十二块金牌,它已被列入世界竞技运动的“大家庭”。保龄球起源于公元前5200年,古代保龄球的球和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有利于体现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价值,使体育运动不断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高品质内容。研究发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提出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能够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体育工作的落脚点。这就需要在明确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推进计划、治理方式和参与主体的前提下,明确三条路径:第一,坚持“一体化融合”的推进思路;第二,完善“矩阵化融合”的治理框架;第三,构建“集约化融合”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间有句俗语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作为港台娱乐圈里的“腕级”人物,“四大天王”全部钟情于球类运动——刘德华喜欢打保龄球,张学友喜欢打网球,郭富城喜欢打桌球和高尔夫球,黎明则最爱打乒乓球。刘德华:保龄专家刘德华自出道以来,收入颇为丰厚。尽管如此,但华仔的生活并不奢侈。除了在穿着方面追求轻便、朴素外,连游戏也是酷爱平民化的保龄球。刘德华曾在一次公开赛中打过195分的不俗成绩,现在华仔大约每星期进行两次保龄球训练,对打保龄球他有一番深刻的见解。华仔认为投球之前,必须先选择自己所要使用的球,球是否合适,对投球的影响很大,应慎重选球。一般情  相似文献   

14.
提到张学良,人们自然会想到东北“易帜”、“西安事变”等爱国壮举,还有那漫长的幽禁岁月。殊不知,张学良对旧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过突出贡献。 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参加国际性体育运动会,始于中华民国初年。但由于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列强欺压等原因,体育运动在世界上一直没  相似文献   

15.
保龄球在中国是新开展的项目,在上海锦江俱乐部里的保龄球室设备相当高级,由于费用昂贵故在国内不易普及。 懂得掌握好保龄球的滚动速度能够帮助提高这项运动的成绩。球滚动的速度太慢或者太快了都不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龙江省高校特点建立长效机制可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了黑龙江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构建多元性、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形式机制,积极性、常态化的“阳光体育运动”引导机制等长效机制,旨在为黑龙江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多种方式中,“体教结合”的“三集中”(集中住、集中学、集中训)办学模式占据着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地位。然而,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上海市相关人口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家长对子女未来职业选择的多元化趋势等,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三集中”式办学的主要矛盾凸显。以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徐汇位育体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学校“体教结合”的“三集中”办学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进而提出解决“三集中”办学模式发展困境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时尚球类》2006,(3):47-48
在大多数保龄球比赛中,“球速”往往是影响成绩表现的关健因素它在保龄球比赛中,不再只是单纯的“质”与“量”的问题,过与不及都会对球员的成绩有微妙的影响。运用球速是一种“技巧”,而不是单纯的“肌肉使用”近来,由于球道条件与设备不断改进,球速不但只是单纯的配合球道状况加以调整,适当的控制球速,更已成为主导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时尚球类》2006,(2):62-62
如果说中国的奥运项目选手满脑子想的都是刻苦训练,那么非奥项目的运动员则思想相对“复杂”。本次全国体育大会保龄球女子全能冠军范娟娟5月29日就表示“打球当然还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20.
昕东 《垂钓》2011,(6):17-19
“保龄球”散饵斗法小杂鱼 “小鱼”坑淘大鲫 声东击西斗自鲦 “重”击对象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