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优势,克服电视画面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不足。文字语言受空间限制少,记者通过文字语言脱离新闻现场同样能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口播新闻选择的地位选择稿件,是新闻编辑程序中重要的一步。但电视口播编辑选稿,又与一般新闻编辑选稿不同。这项工作如果做得不好,不仅会降低播出新闻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电视口播新闻”存在的价值。为什么要把电视口播新闻的选择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电视口播新闻处于幼芽状态,不太受人重视,没有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在我们的电视新闻队伍中,不少同志轻视电视口播新闻,认为它仅仅是电视图象新闻“不足的补充”,是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靠形象表述内容。然而由于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许多重大的新闻或突发性事件难以取得视觉形象,而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和观点、理论(包括一些方针政策观念上的东西)不能用视觉形象呈现给观众,因此一个电视新品种就应运而生,这就是电视口播新闻。那么如何写好、编好电视口播新闻呢?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除了使之具备广播稿的通俗口语而外,还应努力做到“精”、“明”、“快”、“活”。所谓“精”,是指善抽“豆精”,一事一报。抽“豆精”,是豆坊师傅的一门手艺,他能从一大锅烧开的豆浆表面,巧妙地抽出塑料薄膜般厚的豆精条。这玩艺儿晾干油炸后香脆可口。电视口播新闻的写作者和编辑人员应该学会抽“豆精”法.在大量的、事实中选取最能表现新闻主题的有新闻价值的重要事  相似文献   

5.
画面是基础,解说是灵魂。电视形象传播立体传播的有机构成,在当代三大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体中,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独具的优势。 基于此,广大观众不满足于视听结合的传播工具中仅有像广播那样的口播新闻、口播评论,自然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记者直接参与口播新闻,把自己的声音直接传达给听众,已成为广播改革中的一种喜人景象。 但是,记者口播形象如何?我们需要怎样的记者口播形象?这些问题已经到了我们应该关注的时候了。 从广播、电视的现状看,对记者口播,很多人更多的是把它当作实现创意和节目招徕的一种形式,甚至仅仅作为手段,认为“口播不就是一种播法嘛,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口播就一定有人爱听”,因此忽视了记者口播的内在规律的研究。常此以往,手段、工具的开掘必然乏力,江郎才尽,行之弗远。 当我们队发挥广播特长、调动记者潜能的更高层面去关照、揣摩时就会发现,记者口播不仅是传播事实、阐发(稿件)主题、影响受众的一个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展示记者魅力的一种手段,它甚至有着堪与采写媲美的无穷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记者口播的声音形象代表着记者从业的媒体形象,反映出记者的德才学识。因此,广播、电视从业者,应当多去探究记者口播的内在规律。 记者口播依循的是广播听知规律,它的本质、特色、形象  相似文献   

7.
“电视口播新闻”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或记者)在镜头前对观众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形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与电视观众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功。下面谈谈电视口播新闻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8.
口播新闻和广播、报纸的新闻一样,其性质和任务是一致的、宣传上的要求也基本上是相同的。口播新闻主要是靠语言和声音进行传播,这与广播相类似。不同的是,口播新闻播出时,观众能直接看到电视播音员,以听为主,以看为辅,在听新闻的同时,又能看到播音员的形象表情,从中感到生动自然,使观众在亲切的气氛中获得新闻信息,效果强烈,容易接受。这是口播新闻的长处。它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吸引力强,群众性广,这是它的优势。在同一时间里为千百万人同时收看,尤其是对于当天发生的重大新闻。已经来不及作图象报道,甚至正在发生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亟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中不能拍摄或未来得及拍摄图像的新闻都是通过口播的形式传达给观众的。如社论、文件、通告、通知和刚刚收到的消息以及图像新闻的导语等等。对同一消息的报道,电视口播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一、口播新闻既要规范严谨又要亲切自然 电视口播新闻,是单纯由播音员在屏幕上播报的新闻。口播新闻的备稿与电台播音员的备稿步骤相同。即:分清层次、概括主题、弄清背景.明确目的、把握基调。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又有着较强的时效性和兼容性,因此,它已成为当今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拟就笔者几年来担任口播新闻编辑工作的体会,试论电视口播新闻编辑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纪伟  林业茗 《记者摇篮》2007,(10):54-54,49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的口播工作量虽然不大,但由于播音员的口播图像一方面代表着新闻栏目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其在新闻  相似文献   

13.
电视口播新闻由于不出新闻图像,播音员要借助声音和形体来表达内容、传递感情,这种特殊的播音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理论界的重视.笔者就如何把握口播新闻的播音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节目(本文所指的是以录像影片拍摄制作的新闻、电视记录片和专题节目等,不包括口播新闻)作为视听传播媒介是通过声画来传达新闻信息的。那么在电视中这两种不同的形象是以哪一种为主?以画面为主还是以解说为主?对这个问题,在电视新闻工作者中是有不同看法的。多数同志认为形象化地传达新闻信息是电视新闻有别于报纸、广播新闻的最主要的特点,镜头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是主角。近几年来,在电视新闻改革的探索中,也有同志提出电视  相似文献   

15.
范志军 《视听界》2000,(4):31-31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的量明显增多,播报范围也明显地扩大了。过去,口播新闻一般仅限于文件类,如重要公报、决议、命令、通知、新闻发布稿等。这类新闻一般没有形象材料,只能由播音员播报。而现在,一些本该有画面的电视新闻。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的丰富多采,口播新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通过形象、声音、色彩、文字反映新闻事件,以其独有的、非常强烈的表现力吸引观众。据笔者粗略统计,我国大多数省级电视台如湖北、湖南、四川、黑龙江、河北电视台等和部分地、市电视台如武汉、北京、重庆、成都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的篇幅和长度已约占整个新闻节目的1/3或1/3强。所谓口播新闻,即由播音员出面口播,适当穿插有关照片、图表、字幕。是图像新闻的补充。在无法拍摄或来不及拍摄等情况下,采取口播形式可提高电视新闻时效,增大新闻信息量,扩大报道面。  相似文献   

17.
段勃 《新闻知识》2007,(11):86-87
电视消息是以电视为媒介,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实进行迅速快捷、简明扼要报道的一种文体。电视消息可以分为活动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组合新闻、现场口头报道、简明新闻、综合新闻、新闻特写等种类,其中活动图像新闻和现场口头报道应用最广泛,也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口播新闻正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魅力,在新闻之林的沃土上勃发生机,显露风采。  相似文献   

19.
廖晓峰  胡苇 《声屏世界》2005,(10):30-30
现场口导.新闻采访学读本的专业词汇中并没有这个名词。现场口导.是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对“记者或播音员在新闻现场面对镜头播说导语”的简称。  相似文献   

20.
电视口播新闻,即“没有现场声像,仅由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出图像播读文字稿的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基本也是很必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意在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新闻形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