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单个企业在与技术联盟进行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从技术能力和善意两个维度分析了企业如何获取联盟的信任,从而加入技术联盟分享其创新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需要向联盟投入一定的资源表达诚意,建立善意信任;而过多资源投入可能影响企业本身技术创新能力成长,降低联盟对其能力的信任。在避免大量资源投入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投入时间,既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又能获得联盟对其信任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技术合作中的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技术合作中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机制,深入分析了样本企业技术合作与能力成长的过程;研究表明,技术合作推动企业摆脱“木桶效应”的羁绊,有助于企业保持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权,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的互动推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持续成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合作的技术能力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3.
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企业获取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关注的焦点。基于行为科学理论,构建了技术管理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建立了技术管理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管理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临界点效应。因此,企业需要对技术管理能力进行长期投资,持续提升技术管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IT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勇  程源  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2010,28(2):316-320
对信息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我国境内的501家IT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影响有显著差异,即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创业期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快速成长期具有反向的显著影响,对于稳定阶段影响不显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缺乏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嵌入合作网络中进行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成长性有重要意义。基于286家中国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取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对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技术动荡性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试图揭示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差异性影响以及转化机制,并对技术动荡性在网络嵌入性、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网络嵌入性的网络中心度维度与中小企业企业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网络中心度和企业成长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网络中心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宝贡敏  杨静 《科学学研究》2004,22(5):546-551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技术能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或工艺的先进性,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管理来提高技术的有效性和可竞争性。我们构建出技术战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型,大致由四部分组成:技术战略、技术能力、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200家企业的调研,分析和验证这一模型。结果显示,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均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而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竟然没有直接的影响,最后指出此结论对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生宾  于渤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63-1270
 构建了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选取我国东北部地区105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但对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技术创新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实证结果揭示了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于人们正确理解技术战略、技术创新和组织绩效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省  杨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44-151
将数字技术能力细分为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获取两类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分为技术导向型和消费导向型两类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沪深股市32家数字技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具有原动力作用,均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提升绩效,但必须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目的 .其中两类能力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数字技术获取能力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2)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但中介作用有限,其中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是数字技术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浙沪地区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江 《中国软科学》2000,(2):98-102
本文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江、浙、沪三地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揭示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上应重点关注的五个方面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没有足够地重视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撑条件不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增长机制不够健全或没有形成;没有激活现有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存量.通过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以期为技术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企业内部要素技术能力融入到开放式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作用的研究中,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并提出了假设模型,认为企业技术能力在开放式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技术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直接和间接通过企业技术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的绩效。以期为实施高绩效的开放式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澄清了一个通常被误解的观念,即企业技术创新一定优于不创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一定优于合作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创新,确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边界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边界.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过程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环境支持四大系统;简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在湖南54家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4.
技术跨越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志坚 《科研管理》2003,24(6):125-131
本文首先总结了技术跨越的技术能力体系,之后,对技术跨越能力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创新和技术跨越中技术能力的不同特征,技术跨越中各技术能力成分的协调性问题,以及技术跨越过程中技术能力积累模式的现状和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兴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模糊性,在此情况下,新兴企业如何进行技术整合、探索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这些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技术空间,到底是应该和行业的技术空间保持一致性呢,还是保持差异性?本文聚焦于"新兴企业如何构建技术空间"这一问题,从企业技术能力及其组合的角度切入,以48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技术能力组合情境中,企业-行业的技术空间异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高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核心技术能力高、一般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技术空间异质性与新兴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低的情境中,无论新兴企业的一般能力是高还是低,技术空间异质性对新兴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技术能力组合的视角拓展了技术空间异质性的研究,也为新兴企业的技术空间构建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34  
谢伟 《科研管理》1999,20(4):1-7
本提出了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指出了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时,值得注意的两点是: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别,从生产进化到创新能力是分析过程的核心,最后,本给出分析从生产能力进化到高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8.
徐蕾  李明贝 《科研管理》2019,40(5):110-1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技术多元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引起重点关注,但对两者间的内在机理尚缺乏深入剖析。为此,本文从组织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技术广度多元化、技术深度多元化--吸收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沪深两市6个制造行业3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技术广度多元化与技术深度多元化对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吸收能力与技术整合能力在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间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技术广度多元化主要通过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而技术深度多元化主要通过技术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建洪  贺昌政 《软科学》2012,26(8):113-117
根据文献分析的结果将技术能力分为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战略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并从文献分析中提出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型绩效形成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了257份样本数据对各种影响路径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利用式创新比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则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