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书籍装帧     
《新闻传播》2010,(7):F0003-F0003
书籍装帧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  相似文献   

2.
论述技术因素在书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指出现代书籍设计呈现"高技术"化倾向,并指出"高技术"概念是一个包含多种语义、具有丰富内涵的特殊概念,由此从不同角度论述现代书籍设计的新发展,重点阐释现代书籍设计核心的思想问题,目的是为现代书籍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书籍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承载着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智慧积累。书籍装帧设计就是对这种精神产品进行美的包装,同时将书籍内容合理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当代电脑技术迅速地运用于美术设计,日益取代了往日手工式的劳动,从而使得书籍装帧设计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事物总有两方面,那就是因便捷而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张英 《编辑之友》2011,(7):107-109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形态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刊、杂志的造型及装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造型艺术。书籍装帧设计既是平面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立体的空问结构设计,是以造型语言为手段来反映书籍的内容精髓,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转化为看得见的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示给渎者。书籍装帧设计一方面的作用是丰富、美化、宣传书籍,更好地展示书籍的主旨内容;另一方面是以艺术的美感引发读者兴趣,打动读者内  相似文献   

5.
姚光明 《编辑之友》2012,(8):106-107,110
书籍作为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其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需从吾民吾土优秀传统书籍设计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当代的审美观和技术,在造本语法上兼容并蓄,并始终牢牢抓住书籍生态系统文化之"魂",创新各种书籍之"体",才能构筑具有本土本我思维文化活力的书籍生命体,推动我国书籍生态系统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姚爱强 《今传媒》2020,29(3):145-146
常规的书籍设计过于专注"有",而相对轻忽了"无"。本文通过梳理案例,提出书籍艺术"无"设计的理念,认为它是以"无"的退隐来彰显书的主题。进而从实事求是的逻辑、情动于中的情感、取精用宏的表现三个方面归纳了"无"设计的方法。"有"和"无"对立统一、不能分割、缺一不可,设计贵在"有"和"无"之间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7.
卢杨 《大观周刊》2011,(33):84-84
包装设计作为装潢艺术设计重要的一部分,包装结构的设计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也是关系着包装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包装设计中正确的设计包装结构,能够丰富包装设计,使包装设计的显示性很展示性更强烈,视觉冲力也更强。在设计包装结构的时候从主打消费群体的心理出发,更能捕捉到消费者的心理,使消费者能如商品形成共鸣,从而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力,也就达到设计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8.
1960年代初,我国以"外国政治学术书籍"的总名称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内部发行"图书,其中一部分内容特别敏感的图书出版时使用了统一的灰色、黄色纸作封面,此外再没有其他装饰,被称为"灰皮书""黄皮书",供应一定行政级别的党内高中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购书。本文探讨了"内部书店"的历史沿革,以及"灰皮书""黄皮书"出版的背景、过程、内容、名称由来等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市场环境中,作为商品的图书越来越注重包装形式,商家明白,一本好书要在市场中畅销,包装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在诸多包装理念中,"空白"的表达正渐渐成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新宠"。所谓版式设计,就是编辑者运用文字、图像等视觉信息,围绕所编辑的主体内容,利用美的设计原则将使用的信息进行有机组合。版式设计的关  相似文献   

10.
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电视传媒,近几年悄然兴起了"包装"热。各种新观点、新举措、新作品大量涌现,使电视好看了许多。然而,研读种种"包装"论述后,发现大家对"包装"各有所指,涉及面很广,得不出确切概念。为此,试作以下思考,试图理清思路。   一、"包装"是怎么演变来的   原来意义上的包装,是指包扎商品的行为和所用的材料容器等包装物。包装物是空间范畴内相对静止的物品。把依附于包装物的造型、装潢及产品说明等等,说成是包装也可以理解,如"买椟还珠"的"椟"。至于说"打造"和"炒作"明星也是"包装",多半说的是推出明星的风…  相似文献   

11.
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传统物质载体,在现今信息社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书籍所凸现出的“第二自然界”仍旧是装帧计中的重要课题。之所以称其“第二自然界”,是指设计者通过对书籍的设计,形成书籍的内容与外观形式、形态高度统一,为书籍自身的美化和文化品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间的设计和研究是设计者探索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走红的今天,传统纸质图书通过五感之美传递出的魅力仍不可阻挡。现代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是将人的各种感觉融入书籍设计的审美范畴,突破了原有对视觉审美的局限,开阔了现代书籍设计的设计思维与材质的应用。本文将剖析人们对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更深层次解读以人为本的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面,说起包装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商(产)品的外在的装潢设计。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一些新时尚、新意识也慢慢地渗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于自我的包装、形象的设计也愈加重视了。那么对于节目主持人这样一个公众人物,他的包装和设计似乎是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论书籍的装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书籍的装帧徐柏容【天津】书籍的装帧,往往被人说成是“包装书籍”,我以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是将书籍等同于一般物质商品误识的延伸。一般商品的包装是商品的外在附加物,是可与商品分离的。人们买来食品后,吃的只是被包装的食品,而扔掉包装的...  相似文献   

15.
一本书,它在市场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许许多多内容本不错的书却常常因为出版社的营销手段滞后或者忽视包装宣传而默默无闻地登场,又悄无声息地退下,既没能为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又没能实现社会效益,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其实,有效的包装手段是市场竞争中所不可或缺的。图书的包装定位问题,广告宣传问题对出版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一、书籍的装帧设计书籍的装帧设计不仅要符合图书的内容,和图书的内容相得益彰,还要具有审美情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书籍设计不能无视审美时尚,但又不能淹没在流行与时…  相似文献   

16.
《新闻导刊》2008,(2):24
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应将版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一、版面的"动",是指版面要不断变化。变化不是内容上的而是形式上的。有的编辑把版面的形式比做产品的包装,这种比喻是对的。商品的包装在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换脸"。同一种产品,在两三个月里就换一次脸,  相似文献   

17.
书籍出版装帧设计之“造境”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振 《编辑之友》2011,(11):104-106
一引言精妙的书籍装帧设计就好像人的衣着,设计得好就会让读者耳目一新,甚至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本研究以"造境"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书籍出版装帧设计所具有的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二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与最高境界(一)书籍出版装帧设计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籍出版装帧设计,就是巧妙地利用各种文字、图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跨平台出版的书籍设计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隽 《中国出版》2012,(23):36-38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交流文化的重要媒介,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书籍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演变:从"甲骨文"到"简策""卷轴""线装书",再到如今装订成册的现代书籍;制造书籍的基本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从造纸术到活字印刷术,再到如今突飞猛进的数字技术。21世纪,人类延续千年的传统阅读习惯与快节奏、多媒体的数字时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数字书籍、纸质书籍和多媒体读物同时丰富  相似文献   

19.
雷青 《出版广角》2015,(14):76-77
图书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件文化品.因此,图书的设计不仅是一项形象艺术工程,更多的还要关注书籍本身的文化内涵.图书设计者必须在把握书籍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性地融入个人的设计艺术和设计个性,实现文化性、艺术性与个性的统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原则,希望实现图书设计在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上的统一,让图书设计不再仅限于外表的华丽包装,而是上升到文化宣传的层面.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2006图书交易会上,一些新书过分注重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外包装,其内容却严重注水,引起读者的不满。据悉,在包装上不惜工本、花样百出的出版物主要集中在少儿读物、青春文学和时尚读物。近年来图书出版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普遍现象便是,一些书籍越来越有“卖相”,包装越来越精美豪华,而内容却无足观,甚至不惜人为“注水”,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图书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