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该文以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建立资源环境教学实验中心的设想和实践.讨论了以成立院级教学实验中心,解决由校、院系和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下实验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院级教学实验中心是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结合嘉兴学院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创建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介绍了该中心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实验中心的特色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成效和经验。该中心构建了全方位专业素养训练、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能训练、创造潜能开发等4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并着重多媒体网络化实验平台建设和借力科研反哺教学,凸显鲜明的工程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目前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一批优秀的培养对象,按照生命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实行3 1学制;调整了教学时间安排,实行4 1学期制。在办好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同时,成立高级实验教学中心;建立教学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度,将更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建设兼顾农业大学特色把握工科专业特质院级实验中心为研究目的,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实验室管理及运行中存在问题,以加强学生工程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整合实验室资源,优化组织结构,建设高度协调运作学院实验中心,并对院实验中心进行实践。通过3年多的实践表明:院实验中心平台建设可充分优化教育资源,在工程实训中体现出教学效益和质量。在建设院级实验中心工作中融入农业大学特色与工科学科特质方面具有创新。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1):F0003-F0003
中心简介光电实验中心由原光电学院实验中心、原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与原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于2008年合并而成,目前是上海市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专职教师20多人,中心目前所辖各类专业实验室20多个。中心目前承担光电学院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德)9个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实训、自主创新等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任务以及本院研究生教学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是面向北航本科生、研究生重要的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基地,是北航“211工程”“985工程”“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工程”和“国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单位,2005年获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建设飞行器系统仿真实验中心,强化学员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教学任务的调整,把原有分散实验室有机组合成飞行器系统仿真实验中心.根据学院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结合专业教学实践要求,确定了实验中心建设思路,即:强化专业基础实验室,夯实专业基础;构建创新实验平台,培养创新能力;以装备发展为牵引,提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实验师资力量,科学建设管理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机房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校开展面向集成电路,特别是系统级集成电路的设计研究人才培养工程,组建集成电路设计教学实验中心局域网,介绍了中小局域网络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实验中心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新课题。本文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具体实践,从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实验教学与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紧密联合,构建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相匹配的实验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和完善实验中心体制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建立校级实验中心实行一级管理体制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搬迁新校区为机遇,进行实验室体制改革,改变以学院、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一、二级管理方式,建立全校集中统一管理的教学实验中心和科技实验中心,实行一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该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搬迁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教学实验中心和科技实验中心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校外学习中心模式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并已成为支撑远程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校外学习中心模式吸收了国外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模式的精髓,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本文从"学习中心"的起源、职能、运行模式等方面对校外学习中心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该模式对自学考试完善社会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两方面有重要启示作用。一是,校外学习中心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及其组织保障系统;二是,服务的思想和力度可以通过学习中心模式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充实的内容和华美的辞采兼重的文质彬彬精神是中原文学重要的精神传统,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原文学中这种精神都明显可见。杜甫作为中原诗人,其诗歌具有文质兼美的风貌,在诗学思想上完美地协调了诗歌文质之间的关系,对古今诗歌成就持有较为客观通达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文质彬彬的特点。这种特点与中原文学文质彬彬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处理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平衡性关系,是未来几年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需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以1999—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平衡性。未来几年,中外合作办学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重要合作领域,引进国家紧缺和急需的学科专业;融合国(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产业结构需要的特色学科;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初衷,促进跨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程旼是由中原南迁至世界客都梅州定居并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人,且对当地的文明教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被称为世界客都人文始祖。长期以来,人们都不知程旼为何时人,或说南齐人,或说晋人,或说隋人。现依据史料,对程旼的生卒年进行考证,大致确定其时间范围约401-499年。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中心是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和功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开放大学系统的整体发展乃至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作为开放大学的基层单位和办学终端,学习中心由基本要素和核心要素构成,具有远程教学和学习支持、社会服务、"教学的学术"和终身学习文化宣传等功能,并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16.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delivered as a keynote address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General and Liberal Studies, Memphis, TN, October 15, 1993.Patrick T. Terenzini is a professor and senior scientist in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enn State University. He is the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His Ph.D. is from Syracuse University.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 focuses on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27年来的发展经历,讨论了在新时期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同时提出了南京大学正尝试的一些应对措施和办法,进而对建设实体化校级分析中心在创建一流大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美、英、日大学-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在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中的独具特色的模式,包括美国的企业孵化器、工业-大学合作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英国的联合教授席位、创业型大学、教育公司,日本的共同研究中心、委托研究和委托研究员.希望为我国的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如何提升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能力的途径,从善于学习,建设知识型服务团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并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展专利及软件开发服务、为企业开展项目申报服务、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开展管理咨询服务、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牵线搭桥,推进产学研合作等七个方面入手,探索了如何切实为企业服务,提升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围绕着事业发展目标,在人才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用人理念,面对地调科研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提高队伍野外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为重点的发展战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着力加强青年地调科研人才的培养使用,着力打造技术精湛、作风硬朗、能打硬仗的地调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