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中国国务院发文推行汉字简化以来,已经过了39年。汉字的简化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但在实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某些混乱。笔者试从汉字文化的角度略谈浅见。一、字音不相关联,畅通古今南北。汉字的“六书”,乃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是与大多数国家现行文字的最大不同之点。欧洲诸国近代的拼音文字——英文、法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多数发源于古代的拉丁文和希腊文。由于字随音变,故语言如果发生了变异,文字也必然跟着变异。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中,存在着时空随机漂移(Randomd…  相似文献   

2.
生命范畴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潜藏在中国古代典籍以及汉字之中的中国文化的生命范畴是与黑色联系在一起的,而非我们常常误以为的红色.这一"生命-黑色"意象渗透于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尤其体现在"玄"、"娩冥"、"幼黝"、"嫁以昏时"、"母晦"、"墓暮"等语词的系联之中,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这一意象实际上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原型,支配着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的哲学、审美以及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潘硕珍 《寻根》2013,(4):43-46
"花儿是产生和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省(区)部分地区的一种以情歌为主的山歌,是这些地区的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和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青海也成为‘少年’。她有自己独特的格律和演唱形式。演唱时即兴编词。有抒情和叙事两种,以抒情短章为多。根据其格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物,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中探究出社会文化的种种信息。婚姻嫁娶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从汉字字形入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某个时期的婚姻形式。在本文中,我将试图通过对一些具体的文字材料考证来说明古代某个时期的婚俗文化状况。一、群婚形式据史学家研究,中国人的姓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即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自古就有姓,姓是“自我”的重要标志。但是,人们一般都姓父亲的姓,为什么“姓”这个字却从“女”旁?让我们看一下《说文》的解释:“姓,人所生…  相似文献   

5.
服饰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内容,服饰从遮羞御寒的实用功能逐渐发展为展现生命个体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服饰文化绚烂多彩。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很好地保留了很多跟服饰文化有关的信息,这是块活化石,通过汉字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能使我们很准确也很方便地把握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索引     
《上海文化年鉴》2011,(1):414-423
使用说明:(I)本索引分主题分析索引和人名索引两部分。年鉴中有实质检索意义的内容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均分别予以标引,以供检索使用。(2)本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具体如下:以数字开头的排在最前面;以英文字母开头的,列于其次;汉字标目则按首字的音序依次排列,首字相同时,则按第2个字排列,并依此类推。(3)索引标目后的数字,表示检索内容所在的页码。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中叶开始,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的研究兴起第一个热潮,发展至今天,在文献考证、田野踏查和专项考古上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结合三者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对部分相关概念也有所混淆。以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古代交通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方向。"线性遗产"是生发于我国本土的一个遗产概念,西南地区的古代交通线路是线性遗产的代表类型。从线性遗产的特性出发,阐释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线路的遗产构成,分析其遗产价值,可以促进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保护。同时,建立相对统一、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泓 《华夏文化》2014,(4):47-49
正一古代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中,有一些人患有洁癖,冯梦龙在《古今笑史·怪诞部》中记载了其中一些人的趣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大画家,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就患有洁癖,他隐居在辋川的时候,不容许地上有一点儿尘埃,每天都要准备十几把扫帚扫地,因为扫地太勤,扫帚损坏得太厉害,为此还专门雇佣两个  相似文献   

9.
融合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形态是近年来出现的,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早就存在。论文从"言、象、意、融合"、"诗、画融合"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融合传播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融合传播思想的根基是中国古代以"象"为核心的体悟式思维,最后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融合传播思想对当代融合传播所带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诗语成谶     
正诗可言志,可言情,可以见性情,见个性,见修养,甚至含有某种神秘的意味,诗人在诗中好像预见了自己的命运。由诗句预判诗人的命运,此即所谓"谶语""谶言诗"。说起以某些诗句来附会和解释诗歌创作者本人命运的谶言诗,在中国古代绝非仅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例,而是所在多有。谶,《说文解字》释为"验也",是对未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文如其人"之论,认为诗像人一样,是一个血气灌注的生命有机体,是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因此常常以人喻诗、以人论诗、以人评诗。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鼎盛时期,"诗眼"说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晚唐五代出现了大量研究诗法诗格的著作,对于字句锤炼及"诗眼"问题颇多论述。"诗眼"说发展到宋代,不但正式提出了"诗眼"这一规范化的范畴,而且对"诗眼"的内涵、结构、功能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且扩大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以研究诗法句法为着眼点,以提炼"警策"之句、之字(眼)为关键,以"以少胜多"为表达效果的"诗眼"说不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形成共识、论之者众,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所及,传到了海外,特别是在日本和朝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诏大理文化是一个以地域为标志的复合文化指称,统摄了南诏、长和、天兴、义宁、大理几个时代相续的地方独立政权的全部文化,是云南文化史上最为精彩的篇什。虽然学界多用"南诏""南诏文化"泛指南诏大理文化,乃至扩展到指称整个云南古代文化,但还是应以"南诏大理文化"表述最妥,因其不仅可以藉此标明文化时限与特质,而且能够顾及此一文化内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无论是就云南文化的整合而言,还是就其文化内倾的特色而言,南诏大理文化都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由于材料很不充分,对历时500余年、影响贯穿古今的南诏大理文化的研究相当不够。继续发掘相关材料,并寄希望于重大的考古发现,将是未来南诏大理文化研究得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慕史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核心,无论从文本形式还是价值追求,均以史传为追慕对象,因此,"史传范型"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核心型式。主题强势化、时间编年化以及全知视角是这种"史传范型"主要的文本表现方式。因此,中国古代小说一直有"虚构历史"的传统,这为小说进入儒家的价值规范序列提供了一种方式。但明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17世纪,即明末清初,这种慕史观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小说的发展。冯梦龙"事赝理真"、凌濛初"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之"奇"、袁于令"传奇贵幻"等观念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以"史真"为底色的古代小说观念。幻化叙事在中国古代虽源远流长但并不作为小说观念存在,具有幻化叙事的文学作品往往承担"史真"观念。到唐传奇,幻化叙事始与虚构相连,但同时也与虚构相混,直到17世纪才对幻化与虚构的区别与联系有了清晰认识,并逐渐形成"事幻理真"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4.
對於格律詩的"求正容變"問題,總覺得言猶未盡.最近,又查閲了一些資料,請教了一些學長、詩友,想就這個問題再談一些看法,與詩友們共同探討.一 問題的提出格律詩是中華傳統詩詞中最具典型意義的詩體.它有多種具體形式,主要包括五言、七言律詩和絶句,以及按詞牌和曲調填寫的詞和曲等.各種形式格律詩的共同特點是,在形式上有確定的語言格式,句數、字數、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規則.對這種格律體詩,近百年來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論:有的主張徹底廢除,有的主張絶對固守,有的主張既要繼承又要創新.  相似文献   

15.
正央视有次做节目,主持人问:"象"字是几笔?小学生答:十一笔。博士生答:十二笔。最后裁定博士生答错了。这是一次游戏。面对屡经变化的汉字,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难保不出"洋相"。下面拈出一个"众"字来说说。众,简化字。繁体为:。《说文》字头无其字,按照汉字的组字规律,我们找到了一个字:,"血理分,斜行体者。从从血。"血在血管  相似文献   

16.
宋蕾 《华夏文化》2008,(1):50-5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史记》中有“嫘祖始蚕”一句,据说黄帝娶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养蚕。其实,同世界上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丝绸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史记》所说的“嫘祖养蚕取丝”是把嫘祖当成古代劳动妇女的化身。“嫘”这个汉字从丝,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今字与通假字是古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关于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学术界存在分歧。有的人支持界定古今字与通假字,如卢烈红(《古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有的人支持把古今字纳入通假字范畴,如乔魁生(《谈通假字和古今字》,《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但是在一些语文教材中,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注释术语的使用存在混乱现象,如"火"与"伙"是古今字,而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8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文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以华夏族为主体,融合其他许多民族组合而成的。因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所以我国的文字就称为汉字。当然,我国的丈字不仅只是汉字一种,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字,但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的在古代产生过本族的文字,后来失传。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也只是在本民族和本族聚居的区域内通行,放大多数仍然使用汉文字。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几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用汉字记录下来的历史资料称为“浩如烟海”。仅据《汉书…  相似文献   

19.
“鬼门关”位于广西玉林市与北流市交界处,是著名的历史古迹,为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地区西南部的必经之道.千百年来,无数名家名人在“鬼门关”上演了一段段戍边、贬官、流放南蛮之地的坎坷历程,他们的人生因此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又有数以万计的创业者正在“鬼门关”书写一部部“闯关”的伟业史.“鬼门关”作为特定的地名称谓,它的古今变迁承载了“鬼门关文化”的深蕴内涵;研究“鬼门关文化”古今内涵,探析其蕴藏的深邃含义,对理解桂东南本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祝勇 《寻根》2021,(3):57-60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四库",是指它的内容分经、史、子、集四大类;"全书",就是说它是一套很全的书,内容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的学术领域.全书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