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道护,生卒年月不详,谯国(今属安徽)人。官至襄州(今湖北襄樊市)祭酒从事。襄阳启法寺、兴国寺二碑,均为其所书。宋代书法家蔡襄说:“道护书兼后魏遗法,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明代杨慎认为,丁道护襄阳启法寺、兴国寺二碑最精,欧阳询、虞世南两家皆出自道护,且带有北方朴拙的隶书风格。启法寺碑稍后于兴国寺碑,兴国寺碑碑文为隋内史令李德林所写。李德林是著名文学家。碑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兴国寺即后来的延庆寺,故址在望楚山。唐懿宗咸通时襄州刺史蒋係请复为延庆寺,得到朝廷同意。扩建后立有《襄州刺史蒋係先庙碑…  相似文献   

2.
千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佛教文化是千山文化的重要内容。中会寺做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其文化价值对于整体的千山文化是不可低估的。对中会寺的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内容进行细致、清晰地梳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大安寺为千山最古寺院,但在游客中知名度却非常低。本文通过对大安寺景点的调查,对大安寺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以求对千山的旅游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2001年7~9月,为配合莫高窟上、中寺的修复工程,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在上、中寺进行了抢救性地发掘。这次发掘,为了解和研究上、中寺的历史和建寺之前的情况,提供了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5.
《重建妙峰山德云寺碑记》现存云南大姚县妙峰山德云寺内,是一篇介绍德云寺重建过程、讴歌德云寺僧人的文章,今天重读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寺”原是指古时中央的官府衙门。这一称呼起源很早.到了汉代,更有所谓“九寺”、“九卿”之说,高级行政长官“卿”.即在“寺”中处理公务,分别掌管着钱粮、刑狱、保卫、礼仪、珍宝等事务。东汉时,因为皇帝做了个与佛教有关的梦.虽对这件事的真实性难以分辨.但它却无疑使“寺”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琅琊寺自唐代始建以来,已有1000余载。自有唐以降,琅琊寺历经多次毁坏和重建才得以保存下来。本文通过对琅琊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而彰显出琅琊寺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这不仅有利于琅琊寺自身的发展,对实现地方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自觉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20,(1):66-70
海力王府、永寿寺、好德歌沁民间艺术文化位于内蒙古敖汉旗乌兰召村。乌兰召村在清朝时是重要的政治中心。文革时期,海力王府、永寿寺被拆毁,至今能看到残余瓦片,只有好德歌沁文化薪火相传。学术界在研究中忽略了海力王府、永寿寺、好德歌沁之间的关系。本文试着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9.
汶川三江瓦寺土司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汶川三江瓦寺土司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内容,瓦寺土司文化既有地理上的边缘性特征,又有族源上的融合性特征。瓦寺土司在清代抗英战争及近代“辛亥革命”中皆有重要贡献。三江瓦寺土司文化现存遗迹不多,其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0.
李幼卿任滁州刺史,助建琅琊寺,这与中国宗教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琅琊寺内,同时祀奉着释迦牟尼佛祖和玉皇大帝,这是佛、道宗教文化在滁州的汇集,体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琅琊寺依山抱水,风景秀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