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当今社会,审美已经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时代广告的审美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广告与审美之间关系的探讨,了解广告为何在审美的影响下注重形象传播,并剖析审美在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春秀 《新闻界》2006,(5):120-121
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带动广告业迅猛发展,当前的中国广告正在完成由粗放到精致的蜕变,广告的审美特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以刘翔代言的电视广告个案,略谈广告制作中的审美化倾向。一、产品背景化奥运夺冠后,请刘翔做代言人的企业排起了长龙,全权管理刘翔事务的田径协会,出于  相似文献   

3.
历史意义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局限在艺术理念本身的变更,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三网合一的立体网络时代的媒介革命真正把大众和日常生活作为两个主要的"在场"召唤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范式,推动了当代"审美事件"的发生,从而形成了事实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似文献   

4.
广告作为当代社会一种最具普遍性的大众消费文化现象,越来越多地以其趣味和情感肯定了消费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连续性.特别是在数字媒体时代,广告在形态上由平面化、静态化向数字化、场景化方向转变,在内核上则逐渐成为企业与拥有共同审美旨趣的消费者协同共建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广告审美消费的批判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为审美消费对象的广告产品一定程度上将重塑审美主体,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广告的外在审美消费,是指对广告内容之外与广告有关的媒介产品或广告形式上的认知,这些审美实践可以改变主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影响审美主体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一是广告的内在审美消费,是指审美主体对广告内容本身的认知。广告审美客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改变审美主体的审美选择方式,从而确立新的社会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3,(24):81-84
广告作品不仅是一种经济竞争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媒介,它结合了经济和审美的双重身份。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使得广告审美消解性地继承了传统审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消解了传统审美的功利性,审美范畴局限于一定的意识范畴,广告审美是"非精英"性审美。  相似文献   

7.
薛万庆  谢方方 《视听》2016,(11):110-111
手机媒介的功能多样化带来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高度泛化。以女性网络自拍为例,手机媒介泛化社会审美主要表现在文化的解构和再建构。审美解构表现为从亚文化形态到潮流兴起,再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变中自拍对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审美建构表现在网络自拍对女性审美和身份的重构。在分析文化的解构和再建构的基础上,指出手机媒介审美泛化的原因在于满足审美创造者的心理和社会身份的认同,男性审美主体的指导和影响,手机媒介技术的催化。  相似文献   

8.
广告的经济性使广告审美不同于传统审美。广告审美机制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信息性和艺术性的共存。广告审美是一种功利性审美,具有一定的非自由性,审美主客体关系双重化。广告审美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格调、审美主客体的"心理距离"、受众的广告卷入度、受众预存的产品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敏玉 《新闻知识》2012,(10):66-68
广告是商业竞争的产物,但随着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提高,现代广告融合了经济的功利性和艺术的审美性,广告审美成为受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审美发生。由于广告的经济利益性,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又具有很大区别,它属于功利性审美范畴,广告受众的审美态度具有一定的非自由性,广告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双重化,广告审美是一种大众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0.
陈岩 《新闻世界》2014,(7):219-220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形象广告的制作、传播对旅游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旅游地形象广告为旅游地带来更多收益,让受众在众多旅游广告中受之不疲得到更好的审美体验,一些审美心理效应的运用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红星 《大观周刊》2011,(37):276-276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拯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幼儿图书装帧设计的审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应从阅读主体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图书形态中将图书的游戏性、知识性、教育性和审美性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儿童理解书籍内容,满足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于细节处实现图书装帧形式的审美化和人性化,使装帧设计与内容和谐统一,发挥图书最大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告审美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它是以经济目的为基础的受众愉悦活动.广告审美的发生机制突出了内容和形式的共融,信息确定性和表现艺术性的共存,产品功能和审美培育的结合.广告审美是一种建立在功利性审美基础之上的审美,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隶属于社会大众审美的范畴.广告审美活动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人的个体性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和艺术是人的生命表现,美学理论是审美现象的升华。人的存在状态、审美现象和美学理论,三者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尽管以消解经典美学观念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但它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思维向度,颇能体现学术发展的时代特色,这同当代人学视域中个体性张扬和社会性缺失的现状密切相关。本文试从个体性和社会性的角度来探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理论形态的存在基础,并提出为了应对学术裂变所带来的危机,我们必须呼吁人的社会性和理性品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本身是一种人文现象,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消费的审美化浪潮以汹涌之势冲击整个文化体系,新闻传播也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产生影响。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新闻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本文仅从人文导向和审美追求角度出发,讨论新闻传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反美学观照:广告文化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元 《新闻大学》2007,(4):132-136
广告与艺术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规范和不能互容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存在根据并不在广告文化内部,广告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他在他为的特征,广告文化的当下性和功利性构成了对艺术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消解。我们这里对广告文化的反美学关照并非要进行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不认为审美价值应该定于一尊,艺术本质不能代表所有的审美价值。当然,广告的反美学观照也不表明我们要举双手赞成广告对艺术美学规范的冲击,我们的立场是人本主义的理性审视,即对人类健全精神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许春樵的作品近年来实现了创作层面的突破,由此前的饱含理想主义色彩的创作转向对更为浩阔的人性化和审美化的人之生存与命运的观照。这一转折从发表于2016年的中篇小说《麦子熟了》中初见端倪,最新的长篇小说《下一站不下》,不仅延续了人性化、审美化的创作理路,也可视为其创作思路演变后的“完形”之作。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空间的审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人类在构建知识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构建审美社会。图书馆在认知文化与审美文化之间具有纽带和桥梁作用。图书馆能够推动读者读书生活的审美化,促进知识社会与审美社会的融合,构建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商业文化导致了传统艺术观念受到冲击,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新的概念出现在了当下的审美话语之中。在当下的审美文化领域中,艺术的生产空前繁荣,大众对艺术的接受也较以往更为直接和多样,艺术和审美领域的表层的繁荣却遮挡不住艺术及大众审美内容的匮乏和单调。将艺术低俗化正成为当下审美领域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这种发展趋势将会给艺术本身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冲击,导致艺术生存和发展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20.
许敏玉 《新闻界》2015,(3):35-39
广告是一种经济领域竞争手段,但很多广告作品中的艺术符号和文化符号也承载着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培育着美,传递着美。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审美机制中的经济属性,因此广告审美在发生路径中通常具有几个特点:内容真实是审美发生的基础,产品利益点和审美培育紧密相关,广告审美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