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俊  戚昌文 《科研管理》1998,19(6):60-65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有关知识产权确权的规定,参考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国内司法实践,指出了对知识产权确权行政终局决定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最后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之下,就实用新型专利司法确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定法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决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复审和无效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其二是法院对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专利申请权属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本文旨在对前者有关专利性司法审查的专利行政诉讼作一疏理:通过回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加强和协调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下,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各因素作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司法、行政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及改革、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本调查内容和结果有助于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者、研究者更进一步、深入地对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决策部门提供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尤丹 《科研管理》2012,33(9):138-145
就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的质疑由来已久,但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却得到了日益的强化。如何理解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基本性质,如何分析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尝试从制度内涵、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三方面分析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基本性质,并从优化知识产权执法的角度为该制度的定位提供了包括整合必要执法力量、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协调、健全执法程序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司法审查是事后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法律制度。它以行政相对人起诉为前提,以行政行为成立为条件,通过司法审查权来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为行政行为成立条件之一的行政解释,尤其是其表现形式之一的“说明理由”是司法审查的具体对象与内容之一,行政解释或“说明理由”是否合法、正当同样会决定行政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机关、行政单位从法律、政策层面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渐重视,同时伴随行政、司法环境不断改善,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来说,如何在司法、行政"双轨制"保护举措选用中,实现知识产权利益最大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专利权"为切入点,对比研究二者的特点,并结合法律条文及实务操作,分析目前行政与司法保护现状,以期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策略选择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治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根据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行政行为。但刑事侦查行为之严厉,在所有行政行为之中无出其右,却没有司法审查制度。公民缺乏必要的司法救济手段,警察、检察官必然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而自然正义不允许让原告充当自己的法官。因此,构建刑事司法审查制度是自然正义的必然要求。司法审查是为保障个人的权益不受国家强制权的违法侵害,由法院对国家强制权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类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规律,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缺乏司法审查机制,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者地位也无法得…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采用以司法救济为主,行政救济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有限适用未能将法院从诉讼压力中解脱出来以减轻当事人诉累。通过分析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践,结合湖北省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实例,从立法规制、技术革新与部门联动的角度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形成协调统一、功能互补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兼顾权利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权利,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产权兼具私益与公益保护的特性,接着着重从专利法的角度分析了对损害知识产权社会公共利益进行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的手段,最后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给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救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专利行政审查和司法审理是发明寻求专利保护的前后两个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各司其职,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同一项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在行政审查阶段和司法审理阶段所确定的范围有所不同。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以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为切入点,以司法审判案例为桥梁,分析司法审理和专利行政审查中的差异,探寻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解释标准执行一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界对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存在"去留之争"。基于对该制度在执法实践中的绩效研究,我们可以论证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绩效显著,具有司法保护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且其保护的主要是中国专利权主体的利益,故该制度应当在专利保护体系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赋予专利权人以“牙齿”,其是否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战略转型。本文以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为依据,考察了专利诉讼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专利诉讼经历能够有效激励涉诉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这一结论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加粗精确匹配法,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方法后仍然稳健。这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小微企业、专利依赖型产业的企业以及内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周洲  夏晓宇  冉戎 《科研管理》2019,40(2):44-53
本文采用1998-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以Driscoll-Kraay方法估计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司法保护、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司法保护和法律服务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司法质量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司法效率更大,司法效率对发明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影响不显著,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则对司法质量更为敏感,法律服务对发明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司法效率只是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司法质量以及法律服务对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肖冰  肖尤丹  许可 《科研管理》2006,40(12):172-181
以专利侵权诉讼为代表的司法活动通过对企业创新活动合法性的判断,实现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规范与引导。与此同时,面对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所引发的新社会关系与社会需求,司法活动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式克服法律规范性的滞后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变化。因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于规范企业创新活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本文在调研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及社会保护“四结合”的保护体系与“职能保护有法规,行业保护有条例,企业保护有制度”的保护网络等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廖直东  姚凤民 《科研管理》2021,42(11):110-117
    文章结合中国专利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和中国式分权背景,剖析了省级地区间专利行政保护策略互动的形成逻辑,并采用一般空间计量模型(SARAR)对省级地区间专利行政保护策略互动的类型进行了识别。结果发现:(1)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受制于资源流动约束,以及受自上而下的经济和政治压力的驱动,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官员会竞相提高本地区的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形成了相互模仿的地区间专利行政执法策略互动;(2)基于2002—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在地区专利行政保护方面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确存在相互模仿的策略互动,相邻地区间的专利行政保护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苏世彬  陈月勤 《科研管理》2006,41(1):130-141
本文采集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R&D投入、FDI流入及其交互作用为中介变量探索专利行政执法与专利申请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R&D投入、FDI流入在专利行政执法正向影响专利申请量中具有中介作用(2)专利行政执法通过FDI流入正向影响专利申请量效应小于专利行政执法通过R&D投入正向影响专利申请量;(3)R&D投入与FDI流入的交互作用在专利行政执法负向影响专利申请量中具有中介作用。以上结果不仅完善现有专利行政执法研究,还佐证和丰富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理论文献,从而为国家更好地制定专利行政执法政策以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周衍平 《科研管理》2021,42(5):161-169
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2000-2015年植物新品种创新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区域品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农业开放性程度指标,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借助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开放性对区域品种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开放性对区域品种创新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两者的交互项则存在抑制性效应。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开放性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不同区域品种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其中,东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品种创新具有一定阻碍作用,农业开放度及交互项的消极影响不显著;华东地区农业开放性相较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且交互项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华中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开放性及其两者交互项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据此,从知识产权保护及农业开放性的角度给出提升区域品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育程度深刻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水平。以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架构、中介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三方面分析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现状和特点,而后给出了五个对策,为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娟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66-169,199
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考察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对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概括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在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保护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