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天  曾源 《东南传播》2016,(4):138-141
政府、媒体、群众对艾滋病议题日益关注,世界艾滋病日成为了政府、媒体宣传艾滋病的主要机会。本文选取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对人民网、网易网、凤凰网在近三年艾滋病日对艾滋病报道的框架构建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三者对艾滋病报道的报道方式、新闻议题、新闻出处、报道语气、信息来源均呈现统计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核心,实质在于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而“说到底新闻学是人文学科,新闻报道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为人们的需要而发展,新闻报道有责任倡导人文关怀。”人是新闻的最高价值,新闻界需要人文的渗化和人文精神的回归。艾滋病报道是能集中体现媒体人文关怀的一个报道领域。从1988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起,我国媒体就开始对艾滋病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报道。而综合考察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的整体情况,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虽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艳 《新闻世界》2010,(11):149-150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图书网"进行了有关我国艾滋病报道的研究论文和专著的检索和研读,对1998年到2008年有关我国艾滋病报道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以了解现状,展望未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吕雅琼  杨锐 《今传媒》2012,(4):134-135
自我国在1985年发现首个艾滋病感染病例以来,媒体关于艾滋病的报道也就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媒体成了人们获取关于艾滋病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的流动人口呈现着迅速增长的态势,预防艾滋病也成了政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而媒体在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选取《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在2011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各一个星期关于艾滋病的所有报道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报道的现状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06,(10):17-18
2004年“世界防艾滋病日”前夕,国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了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艾滋病人握手的新闻,其中新华社的报道技高一筹,既有握手的新闻现场和中国防治艾滋病的必要背景,又有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国际艾滋病团体人士的评价和艾滋病患者的切身感受,内容之丰富,采访之深入,令其它媒体望其项背。而这样的报道居然在当天抢先发出,更令业界惊叹。  相似文献   

6.
随着艾滋病报道成为我国媒体的长期议题之一,媒体对艾滋病人的形象塑造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但有些媒体报道并没有正确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反而给艾滋病人打上“艾滋烙印”。这种“艾滋烙印”报道方式,缺乏人关怀和平民视角。  相似文献   

7.
郭峰 《新闻世界》2014,(6):14-15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具有教育价值和导向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了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跟踪报道深入化、宣传报道全景化、多媒体融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药物。为了组织动员一切社会资源遏制艾滋病蔓延,联合国明确提出了艾滋病预防与媒体报道之间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艾滋病报道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新闻再现,而是涉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社会责任,稍  相似文献   

9.
徐锦杭 《青年记者》2007,(15):51-52
区滋病报道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新闻再现、信息传播,而涉及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社会责任,稍有疏忽即有可能造成整个报道方向的偏失。近年来,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大众传媒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报道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1月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其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从1988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起,我国报纸就开始了对艾滋病议题有意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赵盛 《青年记者》2012,(14):14-15
关于三家报纸艾滋病报道样本的内容分析 (一)艾滋病报道的数量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计数单位,如若遇到系列报道下含几篇文章的情况,则分别计数.统计发现,从2010年3月1日到2011年3月1日整整一年时间内,三家报纸有关艾滋病的相关报道总共为255篇,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占据一半以上,共有137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其次,共有69篇,而京华时报相对来说数量上最少,为49篇,大致为人民日报数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07年12月1日,胡锦涛同志看望艾滋病患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对患者的关怀。本文分析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有关艾滋病报道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反映了编辑工作者在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上策划的调整和优化,可供各位同行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某市媒体曾经刊登和播发过这样一篇报道:《口腔工作者协会发出红色警报,近八成口腔诊所涉嫌传播乙肝、艾滋病》。十几天以后,媒体又发出另外一篇报道:《市民可放心到大部分口腔医疗机构就诊》,两篇报道内容相互矛盾,搞得受众不知该相信哪一篇报道好。  相似文献   

14.
提及党报中的会议新闻,由于长期以来此类报道形式“八股化”、报道手段单一枯燥,许多人都认为会议报道尤其是政务报道太多影响版面质量,降低了读者关注度,应当“大量裁减”。事实上,会议报道中包含的党务政务信息,对于党报来说应该是自身的优势,不该少报不报,而应注意报道的活化、细化,大家应该做的是,把会议当作丰富的新闻源,留心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体育报道娱乐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报道倾向。无论是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形式,娱乐化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一时间,无娱乐,不体育竟成了一种潮流。体育报道的泛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报道的语言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熙 《新闻界》2005,(5):150-150
艾滋病报道的相关用语能左右公众的舆论、认知和态度.当前,由于媒体记者和编辑缺乏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往往用大量“惊心动魄”的语言来突出艾滋病的可怕性,诸如“世纪瘟疫——艾滋病”等,以期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同时,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媒体开始走向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市民类报纸纷纷抢滩登陆云南报业市场,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为了提高阅读率或收视率,争取更多的广告投放,抢夺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新闻就成了媒体的生命线.因此,在艾滋病报道中,媒体猎奇、炒作的风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表达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明晰了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表达的内涵和电视新闻报道常见的故事化表达路径,并结合工作实际与故事化表达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创新探讨,旨在探寻更高效、更科学、更完整、更具趣味性的电视新闻报道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晶  魏薇 《东南传播》2011,(1):57-59
本文通过对《云南日报》1985-2009年每年11月、12月的包含有关键词"艾滋/艾滋病/爱滋病"的371篇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云南媒体是如何建构和呈现艾滋病议题的及其导向作用,并结合相关研究对云南媒体提出了些许建议,媒体应该充分做好媒介议程设置,适时加大相关信息流量,使得这些信息处于明显优势地位,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经济类报道成了电视新闻的重头戏。由于经济类报道的抽象性同电视传媒形象的直观性的不相适应,无疑给电视记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它不像事件报道那样宏观展示,不像生活报道那样贴近观众,不如化报道那样多姿多彩,不及反腐片那样引起广泛共鸣。因此,研究经济内在规律,发现新闻闪光点,是搞好经济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从2以刃年开始负责医疗卫生领域的报道,起初我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也不太了解,与普通人一样觉得艾滋病离我们很远,艾滋病只与吸毒、性乱者结缘,甚至觉得这类人得艾滋病是咎由自取。然而,当我了解到新疆短短几年中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迅速上升,居全国第二的形势时,我深感做为一名党报的记者,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报道工作,并想方设法一步步走进艾滋病人群。 2《X】卫I三,我到卫生厅采访,了解到新疆红十字会在举办“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培训班”,我便到红十字会说明准备采访的意图。因为是第一次扫交道,工作人员海丽曼对我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