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200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9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它一改前两年江苏试题中解析几何题都放在解答题第1题而后移至第3题的位置,体现了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主干知识所应有的地位.该题所考查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均是解析几何教学中所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试题表述简练清晰,思维分析和谐亲切,入手解题自然流畅,但要便捷准确完成解题却又有一定难度,因而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更让人欣喜的是试题本身具有深刻又显现的数学背景.为此,本文对这道试题的解法及数学背景作一些探究与点评.1试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2003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是一道难题,一道好题,也是一道妙题。说其难,是指众多的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该题,茫然无措,一头雾水,待到考试后查对答案估分时,又突然恍然大悟,同时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3.
2005年广东省数学高考第17题是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好题,挖掘其解法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与能力要求,研究其一般情形,对培养同学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陈振宣 《数学教学》2004,(12):14-18
今年全国有11省市独立命题.综观各地试题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特别是解析几何题量最为集中,本文拟以部分试题为载体,对解析几何方法论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新的学期刚开始,我就安排了一次蓄谋已久的一堂“小”测验,学生哪里知道,这些是我精心挑选的易错题,测试的结果在预料之中.统计如下:(全班共有40人)  相似文献   

6.
本对河北省96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题中的一道平面解析几何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此题应有四种解法。  相似文献   

7.
不少三角题,若仅局限于用三角的知识和方法去求解,显得呆板冗繁甚至不得其解,若借助解析法去思考,往往有神来之笔,显得直观、简洁、明了.下面采撷四例并予以解析,供同学们研读.  相似文献   

8.
1 题目与解法研究2 0 0 1年高考题 19(文 2 0 )题 :设抛物线 y2 =2 px(p>0 )的焦点为F ,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 ,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且BC∥x轴 ,证明直线AC经过原过O .     图 1证 1 如图 1,记x轴与抛物线准线l的交点为E ,过A作AD⊥l,D是垂足 ,于是有AD ∥EF∥BC .连结AC与EF相交于点N ,则|EN||AD| =|CN||AC| =|BF||AB|,|NF||BC| =|AF||AB|.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有|AF|=|AD| ,|BF|=|BC| ,所以|EN|=|AD|·|BF|…  相似文献   

9.
2005年湖南高考理科19题(文科21题第一问题同): 已知椭圆C:x2/a2 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直线l:y=ex a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AM)=λ(→AB).  相似文献   

10.
数列既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除了客观性试题考查“三基”外,都有一道综合性的解答题,并且常作为压轴题,充当把关者的角色.但命题的背景已不再单纯的和传统的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等知识交汇,一些构思精巧、新颖别致、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的数列与新内容的交汇命题不断涌现.并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新亮点,引人注目,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湖南高考理科19题(文科21题第1问题同):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直线l:y=ex+a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AM→=λAB→。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15题是一道新颖有趣、又有深刻数学背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高考,一类解析几何题备受青睐,成为各省市竞相命题的一个亮点,如2010年全国Ⅰ卷之16题、全国Ⅱ卷之12题、辽宁卷之20题;2009年全国Ⅱ卷之9、11题;2008年全国Ⅱ卷之16题、江西卷之15题等多套试题中都纷纷出现.仔细研究,让人爱不释手,现以2009年全国Ⅱ卷之11题为例,从不同角度思考,给出一些不同解答,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14.
在解析几何的复习中,我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高中教材<解析几何>总复习参考题第10题是这样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16.
解析几何题一向给人的感觉是计算量大,不易求解,这使得许多人一见到解析几何题就望而却步.其实对于某些解析几何题.选择适当的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几例以示说明.  相似文献   

17.
贺斌 《数学教学》2005,(11):37-40
一、一道高考解几题及其所带来的疑问 2005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理21(文22)题是:  相似文献   

18.
夏振雄 《高中生》2010,(11):18-19
一、改变教材中例题或习题的数据编制高考试题 对教材中例题或习题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单变式,是高考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一种最简单形式,突出对中学数学知识主干内容的考查,此类题以容易题为主.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是依据排列组合知识解概率题,殊不知可反过来借鉴概率知识解排列组合题.真是妙不可言.传统上解析几何的计算是复杂的,但学生应用一些小结论就大大简化了运算过程,令教师惊喜.也令教师汗颜.  相似文献   

20.
在解析几何中,有些问题因题设条件之间本身蕴含着逻辑矛盾或在解题中推理不严,致使原应是无解的问题却导出有解的结论;反之,本来有解的,却作出无解的判断或漏解.本剖析典型几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