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我国古代最初没有“版权”、“版权法”这些概念,但是人们对版权的保护意识、保护萌芽却很早就出现了。“版权”一词直到晚清时期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1902年3月发表的《日人盟我版权》一文中正式提出以后,它才被人们广泛使用。我国最早的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部版权法律,是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制定的《大清著作权律》。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版权的保护,颁布了许多保护著  相似文献   

2.
清末修订著作权律史料选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于宣统二年年底,由民政部颁布了《大清著作权律》。此权律对立法宗旨、保护的对象与范围、保护期与继承权、转让与抵押、版权限制、侵权与制裁、版权的管理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在它颁布后,立即引起了国际出版界的重视,后来北洋政府及南京政府颁发的“著作权律”均以此为“蓝本”。 现从馆藏民政部全宗档案中,选出有关史料予以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1年6月1日施行。追寻历史的印记,早在20世纪初,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即已产生《大清著作权律》,其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规。《大清著作权律》,由清末的民政部拟定、资政院议决,清廷于1910年12月19日谕准颁行。该律共5章55条(“通例”4条、“权利期间”11条、“呈报义务”8条、“权利限制”27条、“附则”5条),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  相似文献   

4.
书史五题     
书 话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版权法是《大清著作权律》.该法为清政府于1910年(宣统二年)所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有系统成文的版权法.其法《大清著作权律》共分五章,包括55条细则.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著作权的解释,权利期限,呈报义务及侵犯著作权应受的处罚等.不料,《大清著作权律》颁布的第二年清政府就宣布垮台,但此法的出版对后来诸多版权法的制订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版权保护的成文制度始于宋,而法制化、正规化、系统化的版权立法直至1910年清朝颁布《大清著作权律》才得以确立。版权保护受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制约,主观意志的萌发与客观环境的发展互为因果,且二者共同推动了中国版权立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朱洪梅 《出版史料》2005,(4):98-103
近一百年前,清政府就制定并施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本文拟对这部法律制定的原因、制定的依据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大清著作权律》制定的原因我们认为《大清著作权律》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新式书刊出版业蓬勃发展,制定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成为现实需要。清政府建立后,为了维护它的封建统治,对图书出版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控制,甚至一度盛行“文字狱”。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它们在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实施文化侵…  相似文献   

7.
2010年对于中国版权界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100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开启了我国现代著作权保护的先河;3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使我国融入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家庭;20年前,新中国第  相似文献   

8.
载明“版权所有”的版权页,在中国始于1906年(这年《大清著作权律》颁行),历来是书的名片和护符,为著作者、出版者、发行者、购书者、藏书者和版本学者所倚重,是他们了解、认识、鉴定一本书的窗口。解放后由于长期忽视版权,也没有出版法,图书的版权页变得无足轻重。直到“文革”后期的1972年,才由国务院出版口颁布了《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应该承认,这个  相似文献   

9.
︽大清著作权律︾是﹃没来得及实施﹄的法律吗李明山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以民政部名义拟定的著作权律案经宪政编查馆复核后,由资政院再三讨论,终于得到通过。宣统二年(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得到颁布和实施。对于这一法律,世人多有关注,尤其得到学术...  相似文献   

10.
版权交易逆差的"东方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晋 《编辑学刊》2004,(6):21-22
版权形成的基础是发达的科学文化和繁荣的商业经济,其发展依附于先进的知识载体和传播工具的发展.虽然中国在世界上较早产生了版权保护的观念,但直到清宣统二年(1910),才颁布<大清著作权律>,比世界第一个版权法--1709年英国的<安妮女王法>要晚整整200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的主要是对新闻业的行政管理直接作出了规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政府共同行政执法行为的依据”,如《行政处罚法》、《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等,不在讨论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24日,国家版权局局长石宗源签署局长令,公布新修订的《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实施办法》从形式到内容对版权行政执法作了进一步完善,对保障版权行政执法秩序、规范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行为、推进版权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实施办法》修订的必要性及原则(一)修订《实施办法》的必要性《实施办法》的修订是适应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新形势和版权行政执法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的需要,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版权观念产生较早,但版权的立法保护却落后于西方。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算是中国版权立法建制保护的开始。在此之前,中国已开始了版权保护的多种实践。除了在国内采取不同的版权保护措施,还通过签订中外商约对外国人的版权实施了有限保护。1903年签订的中日、中美商约,都加入了版权保护条款。其实,关于中国实施版权制度的舆论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试论古代图书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版权保护起于近代。1910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标志着中国的版权保护进入系统的法律实施阶段。但是,版权保护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版权意识以模糊复杂的形态存在于古代图书史、出版史和法律  相似文献   

15.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3):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24日,国家版权局局长石宗源签署局长令,公布新修订的《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实施办法》从形式到内容对版权行政执法作了进一步完善,对保障版权行政执法秩序、规范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纠正行政机关在制定“红头件”过程中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倾向,国务院2001年发布的《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以下对两作并列表述时简称“两条例”),在规范行政立法程序的同时,也对规章以下的行政机关的“红头件”的制定和备案工  相似文献   

18.
《大清著作权律》对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民国时期颁行的两部著作权法虽然在措辞方面有所改动,却在整体上基本延续了满清政府制定的著作权法律制度,在实质上未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郭栋  吴兰兰 《青年记者》2017,(29):27-28
如今,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的IP产业链逐渐形成,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版权问题一直如影随形.2001年以来,我国修订著作权法,出台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等,还连续开展了13年“剑网行动”等保护数字版权.  相似文献   

20.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著作人(作者)对作品拥有的权利,在法律上承认著作人有权支配其著作,或者有权从其著作中获得利益.古代版权以保护印刷出版专有权为基础.中国古代存在一定程度的版权意识,出现过一些自发的、个别的维护版权的行为,直到1910年12月18日,清末政府资政院会同民政部具奏,请旨裁夺,当日颁布<大清著作权律>,即中国第一部近代性质的著作权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版权体系.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古代图书档案出版多控制于官方,文化交流与传播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桎梏,版权保护的问题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