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校的实际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构成,近年来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英语教学中也有隐性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科中的隐性课程,来让教师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作用,有效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傅淑琴 《教育探索》2011,(10):36-37
隐性课程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包括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活动、教学设施等)都含有丰富的隐性课程内容.合理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力 《现代语文》2007,(4):50-51
语文隐性课程是建立在宏观隐性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传统语文学科课程之外,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心理的语文教育性环境和进程。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隐性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是多种文化价值抉择下的产物,隐性课程致力于将隐性于学校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通过校园、教师以及家庭和社会多元文化之间的价值协调,将隐性知识的文化价值通过不同类型的隐性课程载体传递给学生。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应以可实践性为内容的选择依据,选择包容文化发展的现代性,并以选择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研究者所从事的关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取舍和修正而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实质是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增减、修正,对课程某一点的深入拓展,舍弃一部分课程内容,增补一些内容.这时课程教材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很大流动性,把最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的确,数学的文化内涵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化观念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选择和修正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把这种时刻发生着的不自觉的行为引向自觉、自发、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对课程内容补充、加强的基础上,使隐性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实现从隐性到显性的过渡.研究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属于重点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教材等显性课程资源而言,隐性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它包括教育者资源和受教育者资源、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资源、与教学相关的软硬环境资源等.英语教学中对隐性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环境与课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学环境是由影响人的教学因素组成的总体,它包括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教学观念环境、班级教学环境和社会教学环境。我们视给学生以积极影响的环境为课程内容。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隐性课程一般指学生从学校隐性文化之习得,隐性课程具有课程展开的暗示性、主导者的不确定性、非认知心理作用的显著性;习得过程中的愉悦性、多因素的依存性、效果显现的间接性和长期性。隐性课程对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隐性课程建设的着眼点即在学校隐性文化的建设,我们要为高质量的隐性课程创设整体性条件、互容性条件、情感性条件、知识性条件及个性鲜明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课程是一种间接的、暗示的、无意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程。用场论的观点审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场源潜藏于校园文化之中,场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吸引沟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隐性课程对教育者的影响方式有暗示、感染、模仿等。隐性课程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心智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隐性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互为依存原则、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动态变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显性课程无法代替的.隐性课程的构成包括教师自身、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调动教学活动内外的隐性教育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隐性教育功能.隐性课程的评价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总是会不断地切磋教学技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美术课堂的“同课异构”就是一个很好的教研方式。新课程理念反对“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同课异构”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实际,并且能利用和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开设不合理、学生对选修课“选而不修、修而不学”、选修课人数过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等现象。必须努力为学生开设门类多样的选修课,创造便利的选课空间;对选修课的课程进行严格筛选:限制选修人数,规范考核制度;加强选修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等,使选修课尽快适应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志宏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28-29,44
按照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学院目前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船院开设经济管理类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阐述了选修课程设置和安排的一些教学设想,包括的内容有选修课程设置的原则、所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教学安排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学院全校公共选修课建设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对公选课重视程度不够;“冷热失调”现象突出;课堂管理难度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考核不够严格。为此,丽水学院全校公选课建设应采取如下对策:加强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加强选课指导,完善选课机制;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健全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选修课的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在教学管理、项目设置、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据此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完善体育选修课。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自主选课方式应用于高职公共体育教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自主选课方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耐力;心理方面的态度、自信心与合作精神;体育能力方面的身体锻炼与保健能力、运动能力等因素都有着积极的效果,其中在态度、注意力、身体锻炼与保健能力与运动能力方面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重复低效已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应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程,理应成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尴尬处境及其原因,提出后续课程可以作为有效的解决途径。研究认为,改革应该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开设多元化的后续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实用性的学习需求。转变师生观念、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注重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设课程学习资源是确保后续课程成功开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院校在公共选修课管理中主要存在着学生选课随意性大、选课过程较混乱、教学效果差等方面的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对公选课重要性的认识,构建公选课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任选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出了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理念为基础的现代化课程管理系统,应用到任选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加强文学类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类选修课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集美大学文学类选修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优化文学类选修课的课程设置、重视选修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内容和教法、完善课程评价方式的主张,以期强化文学类选修课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的技能实训课程具有突出的专业性、综合性、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特点。课程体系中设置教师技能实训课程模块有利于基础教育新师资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未来小学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教学,有利于师范生个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