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质的演变看出版转型.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些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的时间,互联网则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而手机作为出版媒介到今天也不过用了几年的时间.这说明新介质的发明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光盘开始,出版物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出版领域,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使数字出版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张立 《出版参考》2007,(7S):10-11
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带、光盘等介质;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简策从发明到普及大概用了近千年的时间,纸张用了300年的时间,唱片用了30年的时间,磁带用了20年,互联网不到10年,手机作为出版物到今天不过几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张尧学的《互联网与数字出版传播研究》一书,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互联网与数字出版传播的现状,具有宏观性和实用性.同时,该书还探讨数字出版传播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机制的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晓伟  武强 《网络传播》2005,(10):36-37
我国互联网出版始于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电子版成为中国第一本中文互联网杂志,由此拉开了互联网的序幕。到2004年底,我国已经设立161家电子出版单位,年出版品种达6千多种,发行量达1亿多张,销售额约15亿。  相似文献   

6.
刘宇阳 《出版参考》2015,(13):33-34
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中国学术数字出版联盟成立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阅读对纸本文献的冲击,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议题,在这个历史前提下,中国学术数字出版联盟的成立无疑为学术出版的正规化发展和学术精品的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联盟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众书网、人大数媒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学术出版规范体系建设,实现我国优秀学术成果数字化、集约化、国际化传播,推进中国学术精品"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王暄 《出版参考》2015,(6):17-18
信息化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则被认为是人类第三次IT技术革命.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工业化时代的纸媒体与模拟技术正在被信息时代的数字技术所全面取代,互联网企业凭借其自身优势引导着这场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与此同时,互联网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出版行业和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8.
杜都 《出版广角》2016,(6):17-19
现在的少儿群体从一出生就主动或通过家长被动接触互联网,是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他们对于数字出版物的需求是原生的.本文分析了国内主要的少儿出版社以什么样的产品形式进军数字出版,并结合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发展情况对少儿数字出版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数字出版已成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普及,出版业从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出版业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27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个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首次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与总结。内容涵盖了互联网出版、电子图书、游戏出版、手机出版、数码印刷、数字版权保护等诸多方面,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11.
刘冬燕 《传媒》2016,(16):75-76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及其成功案例,探讨了出版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途径,提出了合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开放的胸怀和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积极参与数字产品的开发;通过合作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数字技术人才;增强法律意识,降低合作风险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给科技期刊的传播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内也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跨媒体发展方向达成了共识.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互联网的繁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也使传统出版与多媒体相融合,形成全媒体出版成为可能.国内一些科技期刊也开始逐步由跨媒体传播向全媒体传播开始探索,改变纸质期刊的信息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欧洲数字出版发展概况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数字化和网络化浪潮中,欧洲的互联网应用发展迅速,可以说达到非常普及的程度,比如,截至2007年底,法国的互联网用户数达到309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0.6%,德国的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2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1%,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焕敏 《出版广角》2015,(12):42-43
数字出版运用数字技术对图书内容进行编辑与加工,借助互联网等渠道传播数字内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下,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要不断借助云端化处理、移动互联网终端等技术支持,不断助力数字图书馆技术建设、平台建设和服务建设,不断促进数字出版与图书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逐渐深入,特别是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领导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项目中IPv6技术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进入了创新阶段,已从学术研究逐渐实现社会应用.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带来生产、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变革.网络新媒体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了数字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变革、转型和融合.传统出版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挑战,同时新媒体、新技术也为出版产业拓展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出版业也取得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出版业产值在整个出版产业产值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网络出版因具有出版形态多样,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阅读、检索便捷,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7.
马楠弟 《传媒》2018,(9):76-7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出版物在数量上呈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其内容也存在着质量问题.如何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出版的新特点,进而做好互联网出版物的内容管理工作,对网络传播平台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教育出版要走数字化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传统出版的基础在教育出版。传统的图书和期刊是通过纸质本的方式来传播,而现代数字出版则是把纸介书和期刊等出版物的内容数字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通过互联网传播给使用者,并向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特点,促进了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发展,并为小、散、弱、多的小作坊式期刊,提供了建立期刊集群数字化平台的技术支撑和运营基础。按以专业领域、发展定位与层次、中文或英文语种等分类,建设期刊集群数字平台的发展模式,将有力促进中国科技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并提升我国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