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食物多样性及食物成分偏好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饮食方式中的食物多样性及食物成分偏好进行调查并与其体质健康状况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1)从大学生所吃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看,有58.6%的大学生一直保持“每日食物多样性”,只有0.6%的大学生从未“每日食物多样性”,可见大学生营养较全面;2)从大学生食物成分偏好调查结果看,只有24.0%的大学生坚持“少吃高脂肪食物”,有21.0%的大学生坚持“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大学生较喜欢甜食,只有7.3%的大学生坚持“少吃甜食”;3)大学生是否“每日食物多样性”与其体质健康非常显著相关;4)大学生的食物成分偏好状况与其体质健康的相关性不显著。建议在大学生中普及食物营养常识,并对其每日食物的多样选择性进行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2.
采用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心理应激水平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心理应激水平过高、压力过大不利于体质健康;男生体质与心理应激水平负相关,女生体质与心理应激水平无肯定联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体质健康问题比较凸显,我国约有2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是由于生活方式以及外界压力大、自身抗压能力弱造成的。武术散打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潜在的消极作用。在普通高校推广武术散打时应以“淡化实战、健康第一”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设置要简单且能够体现武术散打本质特点;教学方法要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运动形式要以有氧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4.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相关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两者相互关系,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共104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生活方式的调查和体质状况的测试。生活方式调查采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表现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尽合理,应激控制能力欠缺方面;同时,体育锻炼与身体成分、体质综合得分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为有关教师向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采用退避的方式来处理应激事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内外控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支持与较强的内控能力。同时,被判定为外控性或者有势力的他人左右的应激事件时,他们通常会寄希望于机遇,采用退避的方式来缓解应激强度。  相似文献   

6.
在查阅大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体测数据,分析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的性别差异和追求“健康”的手段,并试图为进退两难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缓解之道。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体测成绩;面对下滑的体质和不合格的体质测试成绩,部分学生采取错误的方式追求“健康”结果。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表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从测试本身、测试过程以及学生体育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热爱围棋很多年了,从懵懂的孩童到 悲欢离合历尽,生命的残忍与幸福交错在 岁月之中。只有围棋,她一直伴着我,从未离弃,像我最爱的人,像最爱我的人。 又岂止是一个“爱”字可以表达对围棋的感情?如果生命中只有围棋一样东西,我想我不会寂寞。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了解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和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探讨健康危险行为对大学生体质自评水平的影响,研究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与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对2 096名大学生进行体质自评水平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分析具有不同健康危险行为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的差异。体质自评为很好、好、一般、差的大学生分别占调查人群的28.2%、43.1%、25.3%、3.4%。年龄、生源地、专业、学业阶段等基线信息以及自我健康维护、健康支持环境等客观因素均影响大学生的体质自评状况。特定危险因素和大学生体质自评状况显著相关,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明显降低大学生的体质自评水平。大学生的体质自评能力亟待培养,其对自我体质水平的认知和体质维护行为存在明显的错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晔 《体育学刊》2008,15(5):61-63
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心理机能的测试并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个人幸福感中的学业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查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心理应激、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及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心理与体质联系密切,体质状况越好,则相对心理应激水平较低,心理困扰较少,心理适应能力较强,人格与体质关联较弱。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调查结果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客观反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因此,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的调查,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深层次分析中日两国大学生身心健康诸多差别形成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期望达到对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有所启示的目的。比较结果显示:1、日本国女大学生体型、发育水平好于中国女大学生;2、中日两国男大学生体型、发育水平相同。3、中国女大学生身高、体重、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形态匀称程度好于日本女大学生;胸围、肺活量指数差于日本女大学生;4、中国男大学生体重、肺活量、下肢力量、柔韧性、形态匀称程度好于日本男大学生;胸围差于日本男大学生。5、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心理中国大学生都好于日本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安徽80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体育在教育整体转轨的张力中表现出独特性,为了解有关80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1000名80后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与影响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80后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持有的专一性倾向,是基于他们对运动背后的文化性背景、竞争性生活的浓厚的感情基础和价值认同;部分80后大学生在体育意识上对体育作用于健康的认识存有盲点;80后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恰恰是建立在重传统轻创造的学习意识中、习惯于重管理轻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创造能力及其潜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的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结果认为,大学生具有正确、全面的健康观;健康控制意愿倾向于内控;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时代特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特征,学习忙、惰性大、缺乏场地是其三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大学时代是天之骄子们完善自我的金色年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激烈的竞争,升学、就业等问题日益凸现,致使部分学生难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诱发身体、心理等疾病的产生,健康状况随之下降。本文在对困扰当前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可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健身方式——瑜伽健身术,通过阐述瑜伽的健身特点及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探讨大学生易于接受瑜伽的原因,为高校开设瑜伽课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99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略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全国大学一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存在着差异,男生落后于女生,乡村落后于城市。本文提出了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构建高师体育教育新体系,通过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处方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就健美操处方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方教学法有益于增强学生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健康;有益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及“健康处方式”健美操运动技能;有益于激发学生参与余暇体育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分析了处方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照大学生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对在校大学生分不同专业(体育与非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人群的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人群压力应对方式的具体差别,揭示出体育锻炼对于积极应对的良好作用,旨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及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同时也为体育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作用,采用文献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福建师范大学新旧课改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总结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项目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两者间的有序耦合与协调发展,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135-137,159
探讨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师生缺乏对健康教育正确统一的认识与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缺乏完整系统的统编教材,内容简单,教学时数少,缺乏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等。高校发展健康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高校健康教育理念,探索和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新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门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疾病成因及体育运动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针对心理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不同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