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美术教研模式基本构建完成,包括重点课题集中研修(暑假教师远程研修)、美术教学资源平台(寿光美术教育网站)、基于问题随机教研(寿光美术教研Q Q群)。基于网络的高中美术教研模式还需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深化,利用无限的网络资源,为广大美术教师创造广阔的专业化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环境下,西北农村小学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以网络为主的虚拟教研活动。西北农村小学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基于QQ群的虚拟备课模式,基于UC房间的虚拟听课、评课及教学研究模式,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模式,BBS论坛模式,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基于好看簿的网络教研模式,虚拟教研的Wiki模式,Google论坛模式,基于Web2.0的农村教师社会化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环境下,西北农村小学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以网络为主的虚拟教研活动。西北农村小学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基于QQ群的虚拟备课模式,基于UC房间的虚拟听课、评课及教学研究模式,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模式,BBS论坛模式,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基于好看簿的网络教研模式,虚拟教研的Wiki模式,Google论坛模式,基于Web2.0的农村教师社会化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本研修一直是提升教师教学效果,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重要过程.视频案例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基于视频案例并结合网络教研进行的校本研修为校本研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促进校本研修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本文所研究的基于视频案例的校本研修无论在现场集中教研还是在网络环境下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基于视频案例的校本研修可以采取同步方式也可以采取异步方式,提高了教研的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是一线教师欢迎的校本研修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博客的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自创立以来,经过七八个年头的不断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覆盖面广、效益高、优质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和优势,能适应大规模、分类别、个性化培训需求,且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师资不足、工学矛盾、经费紧张、课程资源缺乏等问题,但毋庸讳言,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也仍有值得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变革,也促动了教育研修等方式的创新。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协作研修制度,旨在保障网络研修效益最大化,它为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等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研修方式的创新、研修途径的进一步拓宽、园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研修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空限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它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开展基于网络的研修,是拓宽教学研究与专业培训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上海市奉贤区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变革,也促动了教育研修等方式的创新。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协作研修制度,旨在保障网络研修效益最大化,它为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等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研修方式的创新、研修途径的进一步拓宽、园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校本研修运行机制,是指以服务校本研修为核心,以网络架构为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融教研科研、培训、电教为一体的专业支持体系的研修模式。这种校本研修模式为教师网上研修度身定制,信息技术系统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求、习惯,  相似文献   

10.
徐建英 《现代教学》2014,(10):71-73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研修平台,组织网络研修等已成为创新教研方式、拓宽教研途径、缩小教育资源差异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充分发挥区域骨干教师的专业示范作用,促进全体骨干教师积极投入,构建有效的网络研训模式才是开展网络研修,实现提高研训实效目的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本文就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市一级的教研部门,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以QQ为互动群组、以教育博客为个人空间、以"百年树人"、"新思考"网等为研培基地、以教育论坛为研修中心的四位一体研修模式,探索形成以学科团队为主体、以解决学科问题为主题、以多元统一为教研主线的的区域性网络研修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提出要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而Web2.0社会化媒体可以为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开展基于Web2.0环境的教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Web2.0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教学问题和教研项目的网络研修活动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融合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网络研修替代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教研与培训成为一种趋势。教育技术具有团队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具备构建区域网络研训体系必要的条件。本文从解决教育技术研究的现行机制与当前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平台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论述构建网络研训体系的必要性;探索包含“四团队”和“三体系”区域网络研训体系的组织架构及建设流程;研究基于教师网络工作坊的区域“两坊融合研训机制”;构建“两坊三研二训课例研修”及“两坊融合主题研修”区域网络研修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得网络研修成为教师教研的主要形式,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引起了广泛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基于此,以2009-2014年教师网络研修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检索文献的内容分析,从论文的总数量、发表时间、方法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相关探讨,从而评述我国教师网络研修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关注教师网络研修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海南教育》2009,(9):7-7
继在全国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率先尝试新课程高考改革后,我省又率先开展了跨省际、跨时空、多学科的课改研修活动,以我省开创的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为基础,联合山东省将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深入到学科模块的课堂教学层面,借助国家课程团队专家的支持,利用暑期成功地举办了首期“海南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摸索出一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继在全国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率先尝试新课程高考改革后,我省又率先开展了跨省际、跨时空、多学科的课改研修活动,以我省开创的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为基础,联合山东省将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深入到学科模块的课堂教学层面,借助国家课程团队专家的支持,利用暑期成功地举办了首期“海南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摸索出一条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俞雪山  时霞 《教育革新》2009,(9):F0002-F0002
2009年甘肃省义务教育网络教研——学科骨干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于8月8日至8月21日在甘肃省基础教育教研平台(www.gsler.com.cn或gsyx.cersp.com)上进行。本次研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相似文献   

18.
论坛(BBS)、博客(BLOG)和QQ、MsN、UC、ET、E-Mail等时尚流行的网络沟通工具被引入了教育,通过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为广大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普通教育者和课程专家、教育学者展开交流和对话,是那么的便利了,大家不但可以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共同探讨工作的难题,沟通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见解。这种基于网络的教研方式、学习方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师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课改的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更为网络学习、研究与交流不断刷新和充实新的内容。当前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基于网络技术组织一些网络教研活动,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自发地开始了形式多样的网上教研。因此,全面正确的认识网络教研,对于促进教师校本研修,提高研修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继在全国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率先尝试新课程高考改革后,我省又率先开展了跨省际、跨时空、多学科的课改研修活动。活动以我省开创的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为基础,联合山东省将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模式深入到学科模块的课堂教学层面.借助国家课程团队专家的支持,利用暑期成功地举办了首期“海南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摸索出一条教师团体专业发展的新路。在这里.本刊试图通过一组原文摘编(分上、下刊发在第9期和本期上),呈现出对“观念”、“数字”、“感言”、“经验”的梳理.希冀读者能从中看到我省行政决策者、专家和教师形成合力。迈向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能力的坚实脚步。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学习活动需要整合,应该建立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制度。校本研修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要不断开创研修模式和研修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