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2003年中国出版“走出去”被列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以来,我国出版业先后实施了八大工程,构建了内容生产、翻译出版、推广发行等全流程、全领域的“走出去”格局.为此,民族出版社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自2006年历时十余年完成《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英文版出版工作后,又成功推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指南丛书》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2.
杨战捷 《中国档案》2022,(12):42-43
<正>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馆功能不断拓展,“五位一体”功能愈发完善,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档案馆的重要职能。档案馆对公众服务的主要形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主要包括新媒体传播、编研出版、影视制作等方式。以2021年为例,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推出《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百集微纪录片、《100个档案故事讲述党的历史》重大题材读物,  相似文献   

3.
香苗 《出版参考》2006,(3S):4-4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企业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新 《出版参考》2017,(12):36-37
近年来,我国出版工作“走出去”发展迅速,走出去的模式也不断创新多元.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为走出去提供了另外一种合作模式,这是我国首个文化援外项目,创新了对外汉语推广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2,(4):14
正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取得很大成就,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2011年12月23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行《大中华文库》出版工程暨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4家《大中华文库》出版工程先进单位和44家在版权输出、实物出口、数字出版产品出口、期刊"走出去"、印刷服务出口、企业海外投资、海外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新闻出版单位。其中有4家  相似文献   

6.
正走出去不仅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也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自走出去战略提出,至出版走出去战略推行,以及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原广西出版总社)对旗下各家社版权输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广西教育出版社逐步制定、明确了走出去发展战略——以版贸输出为突破点,带动中外出版合作,最终实现中国出版走出去。一.以版贸输出带动文化理念走出去2013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实现版权输出12种,其中《青少年成长教育读本》系列近两年推出的3个新品种是版贸洽谈中的推介重点。《青少年成长教育读本》是广西教育出版社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青少年成长特定时期的需求,专门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从环境问题、中小学生安全常识、避灾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出版"走出去"日益提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各级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推动图书实物出口、版权和资本"走出去"。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之际,我们以专题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宝贵经验,展示我国大众出版、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期给诸位同行带来启发与思考,探索更多更好出版"走出去"的新办法、新举措。《拓展出版"走出去"渠道,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一文汇集了6家出版社"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走出去"方式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8.
高为 《出版科学》2024,(2):78-85
以《狼图腾》“走出去”近10年时间为主轴,前后各延伸10年左右,分为三个时段,以该书的出版单位—长江文艺出版社在这三个时段中的“走出去”发展历程为观察脉络,综合宏观国内外环境、中观出版生态和微观行动主体三重分析框架,历时性考察《狼图腾》成功“走出去”的原因,发现时代机遇和强大的国家影响力支撑对于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性;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既要明确边界又要协同创新,对于出版“走出去”的必要性;不同层次和环节的行动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于出版“走出去”的基础性。为提高出版“走出去”水平和效果提供历史参照和现实镜鉴。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要     
张昕、黄姗姗:借助引进来是加快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张昕、黄姗姗在《科技与出版》撰文说:借助引进来是加快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有机的整体,缺了哪一个都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在科技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比例我们曾经顾此失彼,没有平衡感;或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商报》摘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戚德祥的观点:对于中国出版走出去,我提倡“构建立体化的中国出版走出去体系”,这包括出版的立体化和渠道的立体化。出版的立体化有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电子音像的出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无论是数字出版产品、实物产品、印刷服务,还是资本输出、版权贸易,出版业"走出去"工作都得到了持续性发展,呈现出量升质提的良好局面。在乐享成绩的当下,探讨以国家政策为杠杆的出版"走出去"的更大空间及可能,实现"走出去"的持久与稳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国家文化软实力命题下的出版"走出去"》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价值,认为出版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让出版业成为塑造文化软实力的支柱产业,实现出版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出版广角》2012,(6):33-34
"中国漫画走出去",这是现在经常见诸报纸、杂志和网络上的一句话.当2005年,只有《贾儿》《丢丢》和《记得》三部中国漫画书在法国出版的时候,我还只是觉得,那些是特殊的个案,并不能认为中国漫画已经"走出去"了,或者说已经具备大规模"走出去"的基础和条件了,但是在今天,随着90多部中国漫画在欧洲的出版,我认为中国漫画已经踏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俞颖 《中国编辑》2013,(5):42-45,48
"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国家文化战略之一,已在出版界全面实施。将"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遗存以英文版书籍形式出版,展示中国经典文化的美学内涵,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以《江南水乡古镇》一书出版为例,对该书定位、设计和为"中国文化走出去"锦上添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在内容建设、对外翻译、合作出版、版权输出、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区域出版“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以陕西省地方出版社2016-2021年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中国主题图书为研究样本,分析与总结陕西省地方出版社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的出版现状和实践特征,提出推动中国主题图书高水平“走出去”的区域出版路径,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精品主题图书“走出去”;增强选题叙事融合,助力构建“走出去”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翻译合作,扩大主题图书版权输出版图;深化平台国际化建设,拓展主题图书“走出去”渠道。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国家大力要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学术出版作为“走出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提升我国学者国际话语权和加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释了学术出版“走出去”对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意义,并通过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等三种学术图书“走出去”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如何加强学术出版“走出去”,以促进我国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主题图书《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的多语种版权输出为案例,阐述了主题出版“走出去”的若干经验,并就进一步推动主题出版“走出去”提出了建议,包括要丰富主题出版“走出去”的内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探索媒体融合出版模式,重视“一带一路”的巨大潜力,布局本土化运作的海外出版实体。  相似文献   

18.
朱璐 《编辑之友》2011,(8):6-12
文化属于全人类,版权贸易的输出是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儿童文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是最容易"走出去"的文化产品。2005年,国家确立了"走出去"发展战略,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全力推动下,中国童书出版"走出去"也由自发进入自觉,引进与输出比差逐年缩小,很多出版社在年度选题出版计划中都有针对海外市场需求专题策划的产品。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也不乏像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曹文轩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这样能够在销售排行榜上与《哈利·波特》《冒险小虎队》等引进版超级畅销书平分秋色的经典畅销书,但总体上,这些成绩与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的大繁荣大发展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的现实是,在中国出版"走出去"当中,中国的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这与中国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出版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虽然并不能排斥由于语言、文化、审美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甚至西方文化优越心态下的对中国当代文化"歧视"等所造成的中外文化交流障碍的影响,但这确实也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原创儿童文学,在作品水平、作家实力、出版社品牌等方面都有待提升的现实。时值北京图书博览会召开在即,本刊邀请业界相关人士,探讨有关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现状、障碍,以及促进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对策,希望透过这个块面的思考和建言,对中国图书的"走出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外国受众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得知《论语》英译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基数少、受众分析匮乏、传播路径单一等,基于现状探索中国典籍的新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典籍+商业化、典籍+新媒体、典籍+留学生、典籍+翻译出版、典籍+战略引领、典籍+价值理念这六种模式可以切实解决《论语》等中国典籍面临的传播困境,为中国典籍“走出去”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声明     
正本刊2014年第1期所载《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思考》一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出版‘走出去’问题及策略研究"(13YJC86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