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鑫 《科教文汇》2007,(5X):112-112
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因此,情境、情趣、情感是音乐教学成功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2.
钟传金 《内江科技》2010,31(8):201-201,150
生物学教学由于与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关系密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知识的转化;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细心、恒心、耐心和合作性;同时,在生物学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对生物的情感和稳定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3.
竺晓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169+9+242-169,9,242
自从新课程改革推行实施以来,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讨论更加热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历史课堂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历史教师能够更新教育观念,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形成积极、丰富的健康情感和人生态度,最终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影响学生语言输入的情感因素出发,提出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障碍。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吸收所输入的语言材料是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介绍了情感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教师应以积极的情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认知情绪,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口语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因素,感染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姚正萍 《知识窗》2023,(2):78-80
在全面推进高职学校班级管理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班主任有意识地探索情感教育的融合渗透,能逐渐形成完善的情感引导和情感激励机制,也能表现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从而充分展现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引领学生和谐发展。文章从高职班主任工作入手,对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6.
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在形成艺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艺术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兴趣,参与艺术活动,音乐情感所表现的多姿美,使学生的情感丰富,并且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学生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的特点,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平等和爱。本文浅析情感教育的作用,对五年制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探索五年制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金环 《中国科技信息》2004,(20):131-131,12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廉强 《发明与创新》2011,(12):18-18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学生的情感状态不同,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郭惠彬 《科教文汇》2008,(19):112-112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在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心”施教,要积极创设条件,努力使数学教学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和氛围,增强课堂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亦是学生情感和品格发展的关键阶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数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而儿童的情绪、情感正处于急剧发展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但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具有不稳定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重视情感教学,努力营造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钟林 《科教文汇》2007,(9X):88-88
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投入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往往决定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在作文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和作文讲评都应注入饱满的感情,来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数学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倾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足。教师要重新定位数学教学,在传播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加强兴趣的激发、情感的渗透、德育的加强、审美情趣的提高,将情感目标的实施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站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吕小东 《科教文汇》2007,(2X):103-104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情感态度因素及其作用,充分利用和激发积极情感因素,抵制和消除消极情感因素,增强学习英语兴趣,减少挫折失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实施以来,数学课程标准中情感和态度取向在课程目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学数学教学应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给予特别关注。首先探讨了情感与态度对数学学习的意义,进而从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研究的价值和必备的品质以及数学与科学精神、世界观的形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我们说"知识靠积累,技能和能力靠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靠内化"。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创设的活动情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不仅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知识,从而也达到育人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娜 《知识窗》2014,(16):42-42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是现代价值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追求真、善、美和美术教学的交融是美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寻求其中蕴含的思想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0.
金敏 《科教文汇》2007,(8X):98-99
新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多元(三维)目标的提出和确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