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会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为了切实提高家长会的效率,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我将这个学期的家长会组织成家长活动课,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构筑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家长们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三位一体”式家长会是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加的并由学生主持的家长会。目前,绝大多数家长会都是由教师召集,全体或部分家长参加的。这样的家长会往往使教育成为教育者情感上的单向需求,会形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三位一体”式家长会则能使教育更加立体化,使教师、家长、学生都扮演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其职能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因为在这里,学生的言行往往能促使教师和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最终为学生的进步创设更加民主的和谐的目标统一的理想教育环境,以一次“三位一体”式家长会为例:一、研讨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启成  丁玉红 《班主任》2011,(10):48-49
1.家长会应该注重家校沟通交流。家长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教育者双方相互沟通,共同寻找对孩子实施正确教育的途径。所以家长不只是听众,不是旁观者,他们应是班主任充分借助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会应该变教师一言堂式为研讨交流式。通过交流,教育者双方可以在思想上达成共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家长会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者都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家长会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学校向家长展示人才培养成绩的"窗口",更是学生让家长了解自己成长足迹的"舞台"。因社会形态、教育体制等方面的不同,美国的家长会与国内也有很大差别。一、全面的准备工作早在家长会召开半个月前,华盛顿小学的教师就通过邮件与每个  相似文献   

5.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家长尤其关心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者─—班主任教师便受到更多的审视、挑剔、赞扬和感激。家长会是家长对班主任了解的最佳途径,是评价班主任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班主任展示自己教育教学风采的好时机。开好每一次的家长会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开家长会,不单纯是向家长汇报学习成绩,而是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应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技巧等。一、用热情赢得家长的信赖首先,摆正位置、平等相处…  相似文献   

7.
怎样开好家长会已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些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通报家长,便于家长采取适当措施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把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告知家长,以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校教学效果等等。因而,家长会往往是一言堂,校长的讲话可谓放之四海皆准,老师的介绍也是千人一面,家长们也认为家长会不过是例行的探亲会。笔者认为,要开好家长会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切实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让学生充当家长会的主角,将家长会打造成一个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平台。笔者谈谈这样做的几点认识和理由: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出家长期望的人才,仅凭学校单方面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多方因素,把学校、家长联合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局面。家长会作为学校、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传统家长会,创新家长会模式,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家长会的定位从教育的角度看,教师与家长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想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培养孩子成才,光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教师必须重视与家长的双向联系。而在众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每一位教育者都懂得家长与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人们常用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是否密切来预测学生将来是否会成功.使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是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可以由校长、教师发起,也可以由家长发起,可以采取"一对一"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上学期间或放学后召开,地点可以是在学校开放的场所进行.  相似文献   

10.
龚振 《师道》2003,(3):20-21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学生更是以“今夜有暴风雨”来形容开家长会时的感受。究其原因,传统家长会一成不变的形式、报忧不报喜的内容、不被尊重的感受,是造成家长会如此尴尬境地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家长会真正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我想,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形式,给家长会变变脸。一、变只有家长参加为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过去,我们的家长会往往只请家长参加,成为老师的告密会、家长的挨批会。家长来时心怀忐忑,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走时常常是满腔怒火,急于回家收拾孩子。学生在家更是不安…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高琪  张锐 《辽宁教育》2006,(9):26-27
教育的成功是家校双方共同配合的结果,教师在与家长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过程中,其中重要的方式是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实现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空间。但在具体的落实上,形式化、告状式、提要求的家长会比较多,学生往往一听开家长会就心情紧张,有时会造成学生与家长的关系紧张,会后也有学生被限制活动,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应该确立家长是教师合作伙伴的观念,探索适合的家长会形式,使之成为一座,心与心之间的桥,提高家长会的效果。就此,笔者对几种常见的家长会形式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家长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刘金平 《甘肃教育》2007,(9X):16-16
家长会是家庭和学校联系的有机形式。而如何将家长会开得有声有色,让家长们满意,事半功倍,已成为摆在广大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融入家长的参与,让学校、学生、家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将家长会开出成效。下面,我就本期的家长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广大班主任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反思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沟通与交流,都必须在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德育工作尤其如此。家长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窗口,召开家长会,意在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理应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媒介。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给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何尤 《教育艺术》2005,(1):39-39
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理解支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家长也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守纪等情况。然后教师、家长共同研究,寻求互相配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变味的“家长会”黄彬,万荣林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其本意是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将学生培养成材。然而,不少中小学的家长会正在走调变味,使学生闻风丧胆,使家长望而生畏。家长会变为“告状会”在家长会上,老师...  相似文献   

17.
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与每位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许多家长在我这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临走时都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听我的话,他听老师的话,请你多管教。”然后摇摇头,无奈地走了。“孩子不听话”这句话可以说包含了他们所有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不听话”,孩子该听你什么话呢?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家里,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严格界线的,它的角色可以是转化的。你什么时候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什么时候不是教育者的角色;你在什么时候施教,你为…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关系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作为班主任,不只是担负着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还需要与家长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而家长会正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有效形式。可如今一说到家长会,学生会畏缩,家长会头疼,部分教师也感到无奈。究其原因,是我们错误地把家长会定位为告状会、揭短会、批斗会。接到家长会通知,子女成绩好的家长还会欣然前往,  相似文献   

19.
“讨论式家长会”是指针对教育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展开相互交流、探讨、对话的家长会形式。它与传统家长会的区别在于:1#传统家长会的内容由教师独自确定,内容单一“;讨论式家长会”的内容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确定,内容丰富。2#传统家长会中教师当主角唱独角戏,家长当配角被动听“;讨论式家长会”中,家长与教师同为主角,都带着问题有备而来,有话要说。3#传统家长会中,教师台上讲,家长台下听“;讨论式家长会”上,教师与家长相邻而坐,平等对话。“讨论式家长会”的具体步骤是:1#会前,教师根据平日观察、与家长的交流,找…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者和家长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的偏差是造成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幼儿教育者要真正树立起"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探究式游戏课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主题亲子活动及有主题的家长会等,使家长理解优质学前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