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选取了2013年的统计数据,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作为指标,通过实证分析了武汉市各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武汉市有关部门因区制宜地制定有关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较快,企业成为拥有发明专利的主力军截至2011年6月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共计62.7万件,比2010年底的56.5万件,增长11.0%。其中国内拥有30.2万件,比2010年底的25.8万件,增长17.1%,占总量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明专利拥有量迅速跃居世界前列,作为政府绩效管理关键环节的目标设置在其中的作用值得验证。采用2006—2015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探讨了发明专利拥有量目标设置对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影响,以及其对发明专利拥有量中比较重要一部分的发明专利维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发明专利拥有量目标设置促进了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但也显著抑制了发明专利维持量的增长。目标设置能有效促进所设目标的完成,同时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有选择性执行行为,省份往往把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目标中相对容易完成的部分,目标中难以完成的部分成为牺牲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一个产业专利拥有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这个产业在整个市场中的竞争力强弱。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安市专利的拥有量,特别是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分布情况,为制定产业、企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给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目标的8项定量指标,即到2015年,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2%,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为43人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排名第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研发人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12件/百人年;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2016-2020年广西高价值有效发明专利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重点对高价值专利的5个指标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广西每万人口高价值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逐年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西高价值发明专利占主体地位,但同比增长呈现平滑的下降趋势.依据广西的具体现状对其如何提高高价值有效发明专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到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专利事业的高度重视,再次明确了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8.
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青岛、成都、武汉、杭州等9个城市从2008—2015年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数据,在充分论证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由"每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每万人年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每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年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4个指标组成的复合指标体系,以从专利的角度全面分析样本城市创新投入的产出绩效,并试图从时间和区域的比较分析中探索样本城市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定性预测截至1982年底,我国电冰箱社会保有量约56万台,其中家庭拥有量26.4万台,社会集团拥有量29.6万台。如按全国2亿余户计算,家庭普及率仅0.13%;以全国城镇5,109.6万户计算,城镇家庭普及率也只有0.51%。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大城市1982年末电冰箱普及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青岛、成都、武汉、杭州等9个城市从2008年-2015年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数据,在充分论证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由“每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每万人年R 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每亿元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年R 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四个指标组成的复合指标体系,以从专利的角度全面分析样本城市创新投入的产出绩效,并试图从时间和区域的比较分析中探索样本城市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的特点与规律。#$NL关键词:发明专利;R D投入;产出绩效;比较研究#$NL#$NL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技术创新能力标志之一的专利不再仅以申请量或者授权量的多少来衡量,更为看重的是有效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本研究基于2000-2012年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上海地区63所高校的有效发明专利数据,从有效专利的数量、维持时间、技术领域分布、合作申请、许可与转让等维度进行分析,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海高校技术发明能力提升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专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1985—2017年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演进,采用Pyatt分解的基尼系数量化区域分布差异变化,并实证省域层面专利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专利数加速攀升,专利以动植物栽培管理工艺和人工合成剂类居多,研发主体以本土农业科研机构为核心,本土企业在数量上正赶超美日欧跨国公司;区域间专利布局不均衡且存在马太效应,东北区域内失衡严重;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专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与地方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贾瑞乾  陈松  李炼 《科研管理》2019,40(8):198-205
专利数量和结构是表征企业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低质量专利泛滥的现象,企业迫切需要明确的专利组合战略,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本研究通过收集2012-2016年上海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专利拥有量,并选取托宾Q系数作为企业价值衡量指标,分析专利组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专利数量可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如果组合中发明专利的比例足够大,则提升组合中专利的数量可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第二,不同创新程度的专利对企业的价值影响不同,创新度高的发明专利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企业制订合理的专利组合战略、提升企业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政府制订差异化的专利申请资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收录的发明专利为数据源,对1986-2011年宁波市9 387件发明专利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专利数量增长符合普赖斯指数规律、专利发明人分布符合洛特卡定律、专利权申请人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的集中与分散规律,并且可用正幂函数进行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5.
聚集还是分散:中美创新活动区域分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凤朝  杨玲  孙玉涛 《科学学研究》2009,27(7):1086-1092
 在中国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和美国进行创新活动区域分布的比较,为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活动区域分布提供建议。以发明专利为创新活动指标,基于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的数据,本文运用排序—频度、集中度和排序分类等方法对中美创新的区域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发明专利增长率较快,变化幅度较大,美国相对平稳;中国发明专利地区分布差异大于美国,中美两国创新活动分布均呈现区域集聚的态势,并且具有从中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聚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维持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雪凤  高兴 《科研管理》2015,36(10):139-145
在梳理我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发展演变趋势基础上,以维持时间为衡量指标,本文认为中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质量低于国外专利质量。通过选取1985年-2013年无效专利为样本,作者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研究中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问题,发现:选取的六个自变量中,影响力度最大的是年费,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年费、专利族大小、发明人数、科研院所或个人、专利审查时间。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增加我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维持时间、提高我国风能技术专利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进行评估,充分考虑专利的文本属性和结构化数据信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基于GRU-Attention机制的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模型,并通过引入衡量高校发明专利质量的关键指标及权重信息对初始模型进行改进.经验证,结合专家知识改进后的评估模型在稳定性和准确率上有明显优势,能够为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统计了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授权部门、领域、地区前10名,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按国际IPC分类的行业授权结构分布以及发明专利的市场交易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以平均每年30.9%速度增长;技术交易市场发明专利的合同数和交易金额升降不一,单个合同金额提升较快;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低于国外;发明专利集中在东部地区,地区和领域分布都不均匀。我国发明专利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钟镇  王梦超 《现代情报》2018,38(2):116-121
[目的/意义]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规律,探索更为高效的地方本科高校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降低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省份的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为例,通过对其2014-2016年国内机构合作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中西部省份地方省属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存在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在合作网络中存在围绕地域与机构内敛的小圈子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裴瑱彭飞  杨国豪 《科研管理》2021,42(12):185-194
   种植历史影响了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不同影响了群体信任进而影响协作创新。文章基于 “南稻北麦”理论解释文化差异,使用 2007—2014年间16 795个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文化差异对企业协作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水稻文化形成的群体信任对企业创新有很大帮助,但是相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这种正面效应更主要体现在外形设计专利上,尤其是对长期的累积有效专利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小麦文化形成的一般性信任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更有促进作用,并且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有更强的累积效应;各省份政府R&D资助对于发明专利的贡献要依次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贡献要高于民营企业。各种检验均表明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积极传承文化,鼓励协作创新,重视文化因素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坚持加大对创新、对R&D的投入,完善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关系国家创新能力的发明创造方面,还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重点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增强国企及其经营者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激发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