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爷爷奶奶关爱备至,父母心疼不已。应该说,他们是生活在天堂里了。可是,长辈的溺爱,缺少玩伴,家长期望值太高,结果不少幼儿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形成无意识。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负性情绪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因此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及消解方法的分析与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科学的问卷设计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了负性情绪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是可以归类的,同时消解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不管是大人还是幼儿,甚至是婴儿,每天我们都会有或愉快、或愤怒…的情绪表现。从心理学上看,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正面和负面之说。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也会经历许多情绪变化,他们遇到高兴的事会大笑、会拍手;可当他们遇到挫折了,那就会哭闹、会大叫、会打架等。如何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一门很深的生活教育艺术。在此笔者就以平时的生活教学实践来谈谈相关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自卑是个体发展受到挫折后而产生的看轻自己、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压抑自我的一种沉重的精神反映。自卑心理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长期自卑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无疑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师的心理挫折及表现形式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或与目的相联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体验,这林体验更多地表现出一些负性情绪,如忧伤、悲痛、伤感、失望等。挫折所形成的体验在反应上因人而异,有强弱之别,时间上有持续的长短之分。同样一件事,在这个人可能是无所迎的.mj对另一个人就可能产生挫折感。一般的挫折可使人心中抑郁不安,极度的挫折会使人加不欲生。人如果长期处在由挫折产生的体验之中,则会导致种种身心疾病。当然.有的挫折也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只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所需要的。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幼儿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在幼儿期幼儿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受一点苦和累,经历点挫折,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学会从小挫折中不断吸取有益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所倡导对幼儿要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如何让幼儿在挫折中受到教育,促使幼儿全身心的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内容,进行挫折方面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幼儿的挫折教育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7.
樊宏 《宁夏教育》2014,(4):28-28
特殊教育学校的聋生和盲生,在受到挫折后,因交流受阻,更会长时间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有时甚至产生某些心理疾病或走向极端的现象。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适时地对聋生盲生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8.
邵登玲 《教师》2012,(16):19-19
挫折教育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的障碍、干扰,并难以克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在进行“挫折教育”,但在幼儿教育中还是少有人问津的。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幼儿形成坚强意志是有益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如孩子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这样既强化了他的意志又锻炼了他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困难和挫折是聋生成长的主要障碍,面对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较差。在正常孩子看来是很小的一次失败,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次不小的危机。聋生在心理受挫后.往往会长时间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产生不安、畏缩、甚至恐惧的情绪,导致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作为特殊教育工作,我们应适时给深受困扰的聋生以疏导、排解,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的幼儿时期都是一个关键时期,为其自身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基础.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是影响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积极的经历会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反之,消极的童年经历往往会导致难以修复的精神创伤,可能伴随一生.因此,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重要...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赤 《宁夏教育》2002,(11):57-57
自卑是个体发展受到挫折而产生的看轻自己、自惭形秽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压抑自我的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当自卑心理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间一长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无疑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景进行反应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即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情景即将来临,而又感到无力应付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的情绪。其典型表现就是不明原因地忧虑和紧张。 焦虑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绪困扰。虽然并非所有的焦虑情绪都会导致心理疾病,许多比较轻微的焦虑往往会事过境迁,自动消失。但是有些学生的焦虑是病态的。从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资料看,我们有不少学生长期陷入到难以自拔的焦虑情绪中,这一严重的负性情…  相似文献   

14.
决定幼儿师范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负性情绪所产生的影响不可轻视。幼儿师范学生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主要是学习上的不适应;家庭环境影响;幼儿师范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师范学生学业成就,要调节他们的负性情绪,调节可以从学生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即自我调节;提供心理咨询;开展非专业性帮助。  相似文献   

15.
决定幼儿师范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负性情绪所产生的影响不可轻视.幼儿师范学生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主要是学习上的不适应;家庭环境影响;幼儿师范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师范学生学业成就,要调节他们的负性情绪,调节可以从学生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即自我调节;提供心理咨询;开展非专业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的幼儿缺乏"挫折"教育,所以一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畏惧,退缩,抑郁,失落等情绪,更甚的出现轻生的举动,可见"挫折"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从掌握体育游戏中的障碍难易,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挫折"练习、积极回应幼儿正在"挫折"的情绪、多种方法调动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挫折"练习、循序渐进地锻炼挫折承受能力、教师在示范体育游戏时注意自身的榜样示范引导等五个方面对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实施的"挫折"教育的建议与想法。现在的幼儿从小就生活在幸福安定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这是人的个性心理初步形成时期,对幼儿的影响会延续一辈子(成人的心理疾病有的可追溯到其童年时期,并在那里找到疾病的原因或痕迹)。但此时由于幼儿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极易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心理偏移。在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心理问题虽不是心理疾病名单,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在社会生活中,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因为工作上的失败而出现精神状态的不平衡,心理不健康的人常会因为小挫折而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心理健康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对于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发育状况,我们应研究其成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培植幼儿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竞争求生存”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竞争社会中,人们面临的挫折会更多,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平衡,拥有良好的心态,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心态是从幼年时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只有不断克服心理失衡现象,才能自如地面对一切挫折和困难,并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由此可见,培养面对挫折保持平衡的心态应从幼儿抓起,那么,幼儿的心理失衡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让幼儿保持心理平衡呢?一、什么是幼儿的心理失衡现象所谓心理失衡现象就是由于个人的情绪、情感、意志以及…  相似文献   

20.
成长之中,我们都需要挫折来磨练。因为经历过挫折的人才会更坚强。在我的童年中,那次失败的经历在我的心中印下了牢牢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