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潇 《华章》2013,(18)
本论文通过调研和走访陕西地区皮影的收藏与研究机构,分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陕西皮影艺术的现状,并多方论证、研讨,如何使得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2.
宋刚 《华章》2011,(29)
唐山皮影雕刻精美细腻,结构严密,雕刻的刀法非常讲究.在刻法上主要有阳刻、阴刻、软刻、硬刻等.不过无论是使用哪一种刀法,在走刀时,刀口一定要垂直,刀口回转自如,落刀要准确,用力要均匀.做到不留下刀痕,不漏刀、不走偏线、剔挑干净.在整个雕刻过程中,要匠心独运、意在刀前,力求效果的完美、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的发掘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皮影的造型艺术属于我国民间美术的范畴.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民族艺苑里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度艺术的形象纯朴而夸张,粗犷与精细,大胆而浪漫.雕工流畅,色彩艳丽.皮影造型内容丰富、古朴典雅,民族意味浓厚,同时具有艺术审美性与收藏价值,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璀璨瑰宝.  相似文献   

4.
浅析川北皮影的源流、特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影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方士幻术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其造型具有浓厚的民俗特征。川北皮影是四川皮影戏两大流派之一,造型生动、雕工精巧、表演细腻、唱腔优美、剧情风趣,曾走出国门。现状令人堪忧的川北皮影,在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视的情况下,我们应寻找皮影衰败的原因,起来保护、挽救这门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5.
唐山皮影的造型与色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皮影是我国三大皮影艺术之一,它有着方中寓圆的造型特点,写意性的镂空脸谱造型,更是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的一绝,以红、绿、黑三色为基色的夸张、象征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因此而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唐山皮影因此而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6.
①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②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相似文献   

7.
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雕刻与造型艺术,凝结着中华民族憨厚淳朴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集中地表现了世代皮影雕刻艺人的才智和心血。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与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文章主要从皮影的特点、制作工序等方面来认识腾冲皮影的雕刻与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8.
灵宝市靠近华山、亚武山和永乐宫道教圣地,深受道教音乐曲牌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整体效果繁丽而不_拖沓、简练而不空乏的灵宝道情皮影艺术特色,体现出了民族民俗、民间音乐、工艺美术、民间文学、文化传统见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皮影特有的艺术手段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的特点,论述古老的皮影艺术在校园枯燥、死板教学中,能给薮子们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趣的学习氛围。起到既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打开学生们理想智慧的闸门,还能让那些面临“皮影入箱”,“鼓乐入库”处于濒危状态的皮影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搜集和整理黑龙江皮影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其廓形、材质、色彩、纹样等元素进行研究,同时探索将黑龙江皮影造型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中的方法,以现代设计的眼光,为黑龙江皮影元素应用设计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总结地方民俗文化对城市发展推动作用的基础上,以华县皮影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文化优势、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许昌皮影是开封皮影的一个分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造型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平面化、装饰性、象征性、抽象性、程式性;色彩特征为选用纯色、明丽大方,由深到浅、循序渐进,喜用红绿、对比强烈;制作工艺特征分为选皮加工、过稿、镂刻、着色、固色、缀接六道工序.对许昌皮影造型、色彩和制作工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许昌皮影的艺术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从对皮影艺术的文化特征出发,梳理陕西皮影在皮影规格、人物雕刻描绘、采用音乐以及唱腔上的区别,进而分析陕西皮影艺术在文化层面的现状和局面.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人民世代继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凝聚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本文通过对陕西华县对皮影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来探析其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困境,并为华县进一步保护皮影制作工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县道情皮影产生于黄土高原,其地理环境和文化地域特征决定了其质朴传统的传播方式和特点.环县道情皮影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各方各面都无不受其影响.面对如今新时代的形势,人们的心理和审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县道情皮影需要作出革新和探索,结合新的媒介和内容,多出新的作品,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人民世代继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凝聚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本文通过对陕西华县对皮影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来探析其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困境,并为华县进一步保护皮影制作工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皮影源自古代的招魂巫术,民间信仰是皮影传承的重要基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学理基础是科学思维,对巫术思维具有天然的排斥,既要保护,又排斥其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悖论.当代的民间信仰主要是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应当为其留出发展空间,使非物质文化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8.
盛维娜  王旭 《家教世界》2013,(7X):257-258
装饰的元素是多样化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濒临绝境,我们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挽救她们,将她们原有的存在形式加以改变,并且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运用到今天的装饰中,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继续繁荣延续,而且使装饰的元素更丰富美观、更加民族化和世界化。  相似文献   

19.
川北“王皮影”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地位岌岌可危,然而在全国各地皮影戏整体衰落,有的地方皮影戏甚至消失的情况下,川北"王皮影"这一门曾经濒危的民间艺术却焕发新姿,成为阆中市文化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究其原因,除了拥有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外,在造型、色彩、剧本、唱腔等创作环节中所蕴含的独特风情民俗意味和敢于大胆革新的精神也是其艺术生命得以维持的关键。本文是在搜集资料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王皮影"传承人的访谈资料对川北"王皮影"的艺术特性做出的尝试性探析,以期能对川北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受皮影艺术的启示,我校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我们费劲周折从附近村庄聘请到乐亭皮影团退休的老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于是,从2004年3月皮影艺术校本课程正式在我校实施。皮影艺术校本课程共设五个科目:皮影演唱、皮影操纵、皮影伴奏、皮影雕刻及形象设计、皮影剧本习作。河北省教学评估组的领导及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