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电子商务推进我国西部旅游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和交通落后等原因,阻碍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本文就西部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湘西州支柱产业,近年来湘西州通过发展旅游业较好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扶贫攻坚大业。但湘西州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若干问题,影响了旅游扶贫的效果。通过研究了"十二五"期间湘西州旅游发展对扶贫的效果,并对湘西州旅游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国家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为特色民族村寨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三都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大,但旅游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仍占很大比例。在新一轮旅游扶贫背景下如何有力地挖掘三都县旅游资源的潜质,加强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路径,成为当前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龚永辉  郭辉 《软科学》2007,21(5):94-96,111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旅游合作的设想,探讨了有助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个深刻的话题,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的生态属性、生态旅游业的涵义和旅游业的生态目标,并探讨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必要性,从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旅游业是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但同时也给其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使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将是西部旅游业21世纪的主题。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  相似文献   

7.
文化旅游产业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串联西部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区域优势,突出旅游地自身特色,以当地的旅游优势作为突破口,迅速提升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还能促进偏远地区多种产业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鄂托克旗作为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保存较为纯正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条件来发展文化旅游业,这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个深刻的话题,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的生态属性、生态旅游业的涵义和旅游业的生态目标,并探讨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必要性,从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这一观点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构建中国PPT旅游(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我国PPT旅游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纳玛磋 《科教文汇》2008,(14):140-140
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是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民族文化的重建等。但是大量的旅游人流带来外来文化,涵化了本土文化,使本土原生文化产生很大的变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在节庆、婚俗等文化旅游的变异现象出发,分析这种文化旅游的异化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并探讨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旅游竞争力效度的中国省级旅游区旅游发展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单纯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基于过往年份的数据,测定未来可能的竞争力大小及强弱,缺乏旅游发展实践的反证。为此,本文在旅游竞争力研究思想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旅游竞争力效度的概念,建立评价模型,考量区域旅游竞争力实际发挥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用旅游竞争力和竞争力效度双维指标测定特定旅游区旅游发展态。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旅游区发展态的测定得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各旅游区发展态的地区不均衡性非常突出,9大明星旅游区中只有四川旅游区地处西部,其余的均为东部的旅游区,而西部其他11个旅游区不是处于瘦狗旅游区就是处于问题旅游区,这就要求对旅游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给以充分重视,特别是要重视处于问题旅游区的陕西、云南、广西和重庆4个旅游区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旅游竞争力优势,使它们力争发展成为明星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李瑛  黄丹  朱莹  贺文华  黎洁 《资源科学》2020,42(9):1827-1836
旅游扶贫是带动中国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景区带村是一种重要的扶贫模式,景区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脱贫的效果。本文以秦巴山区3A及以上景区周边的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景区带村扶贫模式下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秦巴山区景区周边农户参与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率偏低,但高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且98.3%的农户主要是受规模效率的制约;②农户旅游经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增加旅游经营的要素投入是提高规模效率的主要途径;③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个人特征变量,社区特征变量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针对提高农户旅游经济效率给出具体建议:延伸“景区带村”的旅游产业链条,扩大投入规模达到最优要素组合;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坚持农户分化为导向,推动专业化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吸引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春燕  白凯. 《资源科学》2011,33(5):905-911
本文以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的入境旅游者在中国大陆各省的流向为研究内容,分别运用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中国省域间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和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分析检验了中国大陆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大致呈逐年增强趋势,但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相互吸引力则呈减弱趋势;②在空间上,国内各省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呈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随着年份的增加,省域之间的入境旅游总体吸引力差距逐步减小。文后就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在今后研究实践中应关注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当前和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又在中西部地区。本文在阐述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农业内和农业外的增收途径与潜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山区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其发展严重滞后,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贡献者”。当前山区发展面临着开发与生态保护、山区聚落与现代进程不适应、山区开发成本高效益低、传统惰性大的挑战。中国山区发展需要制定综合的发展战略规划,需要有更详细的生态功能区划,需要探索山区工业化的特殊道路,并对山区聚落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王立华 《情报杂志》2012,31(5):139-143
以电子政务准备度为切入点,设计了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7省(自治区)2004-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评价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各省(自治区)的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农村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中东部省(自治区)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水平明显高于西部水平;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相比较而言,东部省(自治区)呈现稳步发展趋势,而中西部省(自治区)上升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申津羽  韩笑  侯一蕾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4,36(10):2174-2182
提高农户主观福祉对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是三农问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州7个县(市、区)的356个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农户主观福祉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财富水平、生态系统、社会环境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主观福祉。其中,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资源收入、政策满意度、邻居社会关系均对农户主观福祉积极影响最为显著;林地面积、家庭人口、家距城镇距离等因素对农户主观福祉有消极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农户对资源就业供给功能、教育基础设施和交通的满意度对农户主观福祉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等建议提高农户主观福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依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政府职能演进进行了比较分析,客观地描述了各区域政府职能演进的现状,反映了各区域政府职能演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经龙  郑淑婧 《资源科学》2006,28(1):174-179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经历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是大尺度旅游者的唯一选择,中小尺度旅游者的首要选择。人们常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就是典型的品牌旅游资源。文章在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深化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努力培植、挖掘品牌旅游资源、积极地营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才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的空间矛盾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凯 《软科学》2004,18(2):59-61
省际毗邻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密集地带。由于行政区域的刚性约束,这些地带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现实特征和区域旅游合作基础的同时,提出了旅游空间整合的相应措施,旨在为优化此类区域旅游经济关系与空间调控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