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我与外公张闻天共同生活的时间有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5年至1959年,那时我9至14岁。当时外公从苏联回国,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我在北京读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初一读完,1959年庐山会议后回上海父母身边。第二阶段在1975年3月,那年我29岁。我去广东肇庆探望被幽禁的外公,时间有两个星期。第三阶段是1975年8月至1976年7月,外公最后  相似文献   

2.
丹飞 《出版广角》2013,(13):89-90
清明在愚人节之后。晨起天虽不美,半阴不晴,却也无雨,是个好天。十九岁远走他乡的人,在他乡没祖坟可祭。这么多年在他乡,我在京读书十年,工作则长春一年,上海两年,北京一年,广州五年,重新返京以来,父母从老家搬来与我同住,所谓家,于是就是我在北京的寓居。于我而言,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祖父母和外公故去有年,祖辈老人唯有八十多岁的外婆健在。在母亲的描述里,外婆肩能挑背能驮,脚能从几十里远的乡下健步到小镇上的家,找时在故乡的我父母吃两顿饭,得一点实惠,再步行回家。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家乡安亭,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江南小镇,也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始了,虽说展馆都在市区,但小镇上处处都悬挂着世博标语,张贴着展馆的介绍,世博的辐射效应也在我们这个镇子上如火如荼地展现了。就说说我们这一家子吧……先是我的太外婆。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太外公很早就去世了,太外婆已经80多岁,住在小舅公家。  相似文献   

4.
春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是个男孩,取名马越.孩子的出世乐坏了年轻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打出生的那天起,高糖、高蛋白的食品就包围着这个小生命.……  相似文献   

5.
春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是个男孩,取名马越.孩子的出世乐坏了年轻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打出生的那天起,高糖、高蛋白的食品就包围着这个小生命.  相似文献   

6.
孔东梅 《出版参考》2005,(14):17-18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 孔东梅于2003年写下<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005年推出的<听外婆讲那过去的故事>这部新作,是该书的姊妹篇,也是第一部由毛泽东、贺子珍后人写作的贺子珍传记.孔东梅自幼在外婆贺子珍身边长大,书中选取了贺子珍一生中的六个重要年头,回顾了毛贺两家三代女性近百年的人生历程,谱写了一部外公外婆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意剧.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国庆前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可爱的中国》,前五集中出镜的江西省地委书记刘九峰,勾起了我对外公刘九峰的回忆。1961年暑假,母亲带着我第一次去看望外公。外公住在南昌市肖公庙41号。这是一座独家小院,住着两户人家。外公家住在靠院子里面的一幢砖瓦结构的平房里。外公操着一口江西官话,不苟言笑,一脸正经,与人说话总像是在作报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外公原名叫何志球,1925年五卅运动时是当时同济大学共青团的负责人、上海学联委员。他晚年一直住在我家,多次跟我谈起当年带领同济大学的同学到南京路示威游行,经历了五卅惨案全过程的故事。外公何志球1904年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其父早年跟随同为湖南桃源人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宋教仁到日本留学,参加辛亥革命,后随宋教仁在北京农林部任职。因此何志球在北京上的小学和中学。1919年在京师第四中学参加伟大的"五四  相似文献   

9.
妈妈     
五岁以前我对这个词的感受一直是模糊的,我生活里的主要人物是外公和外婆。“妈妈”是个一年之中也来不了几回的客人,每次来都给我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的实际意义就是可以向小朋友炫耀,诸如漂亮的衣服、鞋子;高级的糖果和饼干;以及永远套在塑料袋子里的娃娃。这可能是至今我还  相似文献   

10.
春天,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是个男孩,取名马越。孩子的出世乐坏了年轻的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打出生的那天起,高糖、高蛋白的食品就包围着这个小生命。 8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婴儿在过分的关心过剩的营养下,长成一个小胖子。跨进学校的第一天,小伙伴们便送给他个响亮的绰号——“胖墩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