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前,不少教师对教研活动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搞教研是为了应付学校和上级的检查,所以,在教研活动中普遍持敷衍态度,把教研活动当做走过场,没有起到什么实效。有的教师嫌搞教研麻烦,不愿精心钻研教材和改革教法,把上公开课当做完成任务,搞一些应景式的花架子,而平时的教学又是老套路。正因为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教研和教学成了"两张皮",  相似文献   

2.
颜春霞 《教书育人》2012,(11):28-29
一、怎样理解教育科研目前,教育科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有的校长认为搞科研是为了能通过重点学校或示范学校的验收,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档次"和"知名度",出于应付,指派几个教师搞几个课题以装点门面;学校教研活动内容仅仅满足于计划、进度上的上传下达,研讨的主题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很快,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就中小学的教研工作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研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模糊,认为教研是科研部门及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教师搞教研是好高骛远,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2)教研工作缺乏计划性、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造成有的课题或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草率收兵。(3)部分  相似文献   

4.
说课是一种新颖、灵活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或上课后,将自己对某节课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与理念、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实施教学后的反思等方面,向专家或同行所作的说明与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说课方法和要领的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喜爱说课这种教研形式。但说课与讲课相比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各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教学研究工作已经日益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我省不少地区和学校,由于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取得了初步经验,收到了明显效果。但是,还有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同志,对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它“可有可无”“缓不济急”,有的仍然热衷于单纯追求升学率,把主要精力放在毕业班上,教研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有的遇到一些困难便畏缩不前,没有采取切实措施把教研工作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07,(6B):7-7
王鉴在《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针对校本教研中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方面存在的形式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对老师的反思,要把它看成是一种老师的自觉行为,学校所能做的是倡导老师开展教学反思,但切忌把它作为检查考核的依据,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一下子就能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反思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教研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课业负担重,平时备课上课,签到坐班,已经够累的了,再安排教研活动,实在是增加负担;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搞教研没有必要专设集体教研时间,自己一个人坐在家里就行,集体教研只是浪费时间。在职业型教师心目中,教研是公家的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轰轰烈烈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看成是一对此消彼长的敌对矛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发挥不够,有的甚至已经到了放弃教师主导而放任学生自流的地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它是否存在合理的元素?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教师“导”的度?……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阐述自己的见解。一、对教师主导地位自我放逐的几种现象的探讨1.自主阅读变成了随心所欲“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教师话音一落,学生便或坐、或站、或走到小伙伴旁,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相似文献   

9.
罗以兵 《云南教育》2003,(10):15-16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质。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贫困山区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平均每周课时约25课时,有的甚至达到30课时。教师整天忙着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脱不开身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加之财政困难,教研活动经费的严重不足,各校点开展的教研活动少之又少,有的校点甚至是零。以至大部分教师都走进了“埋头拉车不看路”的死胡同。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只能减少教学任务,增加教研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0.
山区教学研究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领导不重视,认识有偏差。山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小学校长,没有把教学研究工作真正地列入教育行政管理之中,认为教学研究工作是“软件”,可以迟搞,甚至可以不搞。特别是个别领导同志认为教师开展教研讨论、阅览教研著作,撰写教研论文是本末倒置,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11.
说课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方式。它能促进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但有一些教师对说课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只说“我是怎么教的”,不说“为什么这么教”;其二,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与“说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完全割裂开来讲,对其内在的联系没有深刻认识;其三,把说课理解为对自己曾经上过的一节课的小结或反恩。即把说课理解为一种课后的行为。鉴此,本就如何说课谈几点个人的思考。以飨读。  相似文献   

12.
教研,是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性活动.教研活动,应该在教中研,在研中教.若只教不研或只研不实践,那么,只能说它是无效教研、形式教研,是教研"荒漠化"的表现.目前,许多学校存在无效教研、形式教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前进步伐. 一、选对选好"领研人" 形式教研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学校缺少真正有教研能力的领头人.目前,绝大多数主抓教学的学校领导,或多或少存在着教研意识及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不及有些普通教师教研水平的情况,有些领导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不虚心听取教师的教研建议,认为自己是抓教学的领导,搞什么、怎么搞,比普通教师懂得多、清楚得很.这种教学业务上的"形式干部",严重地阻碍了当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今,学校要想通过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就必须配备一个能真正主持教研活动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教研工作亟待加强邱德乐,余朗众所周知,富有成效的教学研究能够促进《学质量的提高。然而,目前农村中学的教学研究,还普遍存在不少问题:──不够重视。有的领导错误地认为,教学研究是"软件",是教研部门的工作。教师搞教研,会冲淡教学,浪费人力财力。有...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对教研工作认识不同,使得各校教研工作开展情况不同。有的学校校长充分认识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特色,大大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而对教研工作认识不足的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教研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旁证博引、左右逢源,在教学科研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资料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把搞教育教学研究当作“事”,那么资料便是“器”,而且是重要之器。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注意个人资料的积累和使用,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井把它看成是自身素质的有效因素。多年来,笔在教学之余收集资料撰写稿件在省级以上学术、专业报刊发表近二百篇章,并多次在全国教学教改研讨会,学术交流会获优秀论一、二等奖,获县、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术论、教改成果、教研成果一二等奖多次,这都是资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下面谈一点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师琦 《广东教育》2005,(2):47-48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因此,传统教研在功能上更多的是体现为关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不够。这导致有的教师从教上十年,其专业发展水平还只停留在入行后的初期水平。有学者认为:“传统学校,在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  相似文献   

1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而开展校本培训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手段。目前,各校都在积极地以各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但由于普遍缺乏较强的针对性,所以难以取得满意的培训效果。有的培训者把校本培训看成是完成任务,主讲教师找一些现成资料读一读,或印发给教师,让教师抄下来了事;而有的同志却总喜欢搞大规模培训,不顾教师的学科差异和个体差异,都培训相同的内容。使培训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如何正确地从理论上认识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如有的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有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教育体系,还有人不主张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提法不科学。笔者认为,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素质”。对素质这一概念,最早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  相似文献   

19.
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切实在小学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措施。下面淡谈几年来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端正教研方向,明确教研任务。 (1)坚持教研工作的群众性、学术性。 首先我们把教研活动看成是团结广大教师同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研活动搞了多年,一些学校和教师仍然不得要领,在低水平重复徘徊:活动搞得不少,但主要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或进行观摩、比赛,真正扎扎实实搞起来、切切实实帮助教师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却不多。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提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大家都说好、都说应该搞,但又都对眼下开展的活动有意见,认为形式的东西多、实际的效果少,不过是图个热闹,增加教师负担。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就是研讨活动缺乏针对性,为教研而教研,让教研而教研,活动见不到实效,教师得不到实惠,结果是不搞不行,越搞越“没劲”。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增强研讨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