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3.
早在1959年的《儿童权利宣言》中就已明确提出:儿童应有游戏和娱乐的充分机会,社会和公众事务当局应尽力设法使儿童得享此种权利。其后,“国际儿童游戏权利协会”于1961年在丹麦成立,为推动和促进各成员国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工作开展,提供交流的国际平台。1979年该协会发布《儿童游戏权利宣言》,专门就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事宜向国际社会发出宣告。  相似文献   

4.
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应该拥有游戏的权利,那么,保障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就是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因为游戏的时间是儿童生命的节律,游戏的空间是儿童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的主旨:创设游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属于儿童,游戏是儿童的生活。但是,当前的幼儿教育受家长和社会的功利主义影响,正在剥夺儿童的这一权利。为使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幼儿教育应以创设游戏为主旨,让儿童在游戏中保存天性,在游戏中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种类齐全、花样繁多的儿童游戏活动。古人是怎样对待儿童的这种主要生活方式呢?目前我国幼教界的游戏实践状况是否与古人对待游戏的观点与态度存在一定的因袭性?本文试图对我国传统儿童游戏观的特征进行梳理,总结我国传统游戏观的特点,揭示其成因,并分析其对当前学前教育界的影响,力求做到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真正把游戏当作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尊重儿童游戏的权利,使儿童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一、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的基本特征儿童游戏观是人们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和观点。我…  相似文献   

7.
儿童与童年期的分离,首先剥夺了儿童的游戏权.随着儿童游戏权利的剥夺,同时也就剥夺了儿童的体验权.  相似文献   

8.
游戏作为儿童基本的活动形态,是我国当代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延伸游戏的集体属性将突破个体游戏行为认知的局限,还原游戏生发的社会文化环境,使游戏由个体行为现象转化为集体融合情景,让游戏的核心概念植根于游戏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交互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并强化游戏共建的概念模式,发展持续的可共享的游戏情境,可以使教师积极认识及解读自己在游戏进展中的支持作用并发展自己的游戏参与理念,由此既可促进游戏的进程,又可促使儿童主动且持续地更新自己尚未形成的概念及认识.基于游戏的集体属性重新认识或扩展游戏的内涵,可以为实现其教育性价值以及发挥游戏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冒险游戏在儿童游戏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对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也意义非凡。但由于中庸保守的文化影响和现实的教育环境制约,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我国对冒险游戏研究尚不充分。明确冒险游戏的价值,对于儿童游戏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组织儿童冒险游戏应该做到:1)改变固有态度并适当支持儿童冒险游戏;2)引导儿童区分积极冒险和消极冒险;3)强化冒险精神在游戏中的体现并对冒险游戏形式进行充分发掘;4)拒绝过度保护并给儿童创造一个自然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10.
J·瓦西纳(Jann Valsiner)基于心理学、文化学视角,就人在心理发展环过程中与社会、环境、文化相互建构中把握游戏及其意义,即儿童在游戏中以文化为互动的符号中介,以此认识环境,并与同伴和成人进行交往,最终在自我调控中,从游戏走向自主。本文将从文化心理学视角下分析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点,以及儿童游戏与儿童自主的关系两方面,联系实际,对当前我国幼儿园环境下教师自主游戏指导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质量研究的评价体系中.游戏与学习成为一对对应指标.相比学习活动,游戏在中小学阶段的儿童生活中是"缺位"的,这破坏了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妨碍了儿童生活质量的均衡提升."生活质量"这一话语将还儿童以正当的游戏权利,守护童年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儿童游戏权逐步受到国人重视。梳理建国后的学前儿童游戏政策与法律文本,发现其经历了学前儿童游戏初露头角(1949-1996)、学前儿童游戏持续发展(1997-2019)、学前儿童游戏有序推进(2020-2022)三阶段,实现了从“基本活动”到“法律权利”的转变。同时,游戏权的确立使得游戏政策中的儿童观、游戏观、学习观、权利观发生转变。游戏权也被赋予了自由价值、人权价值与正义价值。为更好落实学前儿童游戏权的发展,需保障幼儿游戏时空、创设游戏安全环境、尊重幼儿游戏选择意愿、健全学前教育游戏权教研指导网络与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英国在儿童游戏权保障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从儿童游戏权保障内容看,它涉及游戏保护权、游戏参与权以及游戏提供权等三个基本方面;从儿童游戏权保障特点看,英国建立了中央立法保障、大量民间游戏组织推动以及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合作联盟的三位一体的保护格局。我国应明确儿童游戏权的保障内容;加强儿童游戏权保护立法;完善儿童游戏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郭华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1):108-110,121
近年来,儿童侵权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研究状况发现,研究主要围绕儿童不同权利的保护、不同类型儿童权利的保护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儿童权利保护的影响等领域展开.虽然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方法较为多样,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缺乏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专项法规的研究、忽略了对儿童参与权和发展权等边缘权利的研究等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借鉴国外儿童权利保护的经验,加强儿童权利保护的专项法规研究,探寻建立学校教育、制度保障、机构保护的三维社会保护机制,不断促进儿童权利保护机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儿童游戏观是人们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和观点。古人对儿童游戏一般是否定的,认为“勤有功,戏无益”,而且比较注重游戏的外在功利价值。这种态度和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以及其他许多因素有关。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传统儿童游戏观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当前学前教育界游戏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的第一心理需要,儿童喜爱游戏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游戏融合了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可以切实地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并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果儿童的游戏权得到尊重,儿童能获得与其发展相适宜的游戏环境,那么,游戏对儿童来说,不只是"工作",不只是生活,还是有益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自觉及充满愉快的学习,是一种对社会、对自然的有益探寻,也是儿童接触、内化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焦梦遥 《考试周刊》2014,(40):194-194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创造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是保护幼儿行使游戏权利的具体体现。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及其角色游戏的特点,本文试图从创造安全丰富的物质环境及愉快轻松的心理环境入手,分析区域设立、材料投放、师幼关系、合作环境、知识准备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张明红 《早期教育》2003,(12):18-19
儿童游戏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用教育社会学的某些理论(如结构与过程、均衡与冲突、教化与内化、分化与提升等)对儿童游戏进行分析,可以形成对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活动、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特有认识,并将关注的重点锁定在对儿童游戏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社会互动、经验互动、教育互动和环境互动等表现形式及其关系上,为儿童游戏的实质性研究提供新的、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游戏存在功利化倾向的现状,文章以美国、日本、瑞典为代表,举例说明了国外幼儿教师的游戏观.提出我国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应重视游戏本身的价值,让游戏成为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自身应有"游戏化"的心态和积极游戏的行为;教师在游戏中要善于唤醒儿童的体验,支持儿童的探索和创造.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儿童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与父母、社会应当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儿童是否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能健康成长,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准,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幼儿园环境质量好坏决定着儿童认知游戏行为,所以必须充分重视幼儿园户外环境。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幼儿园户外环境特征元素,对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承载,并提出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积极促进幼儿园户外环境,能够促进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