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深度报道看传统新闻定义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闻的确切定义,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对新闻定义的界定是全部新闻学研究的起点。任何新闻理论都无法回避新闻定义,并且必须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不先解决一般的问题,就去着手解决个别的问题,那么随时随地都必然会不自觉地‘碰上’一般的问题。^[1]’所以,正如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所言,“研究新闻理论大都从新闻定义入手”^[2]。  相似文献   

2.
陈新华 《新闻界》2001,(6):15-16
记者类型有多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他的文章里,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做“全”了学者型记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把记者的强烈的新闻敏感、拥有调查研究之便和学者的缜密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了单纯学者式的论证和思辨,弥补了记者忙于采编业务、无暇思考的欠缺,不仅做成功了新闻学学者,而且做成功了经济学学者。他在新闻学方…  相似文献   

3.
喻国明 《新闻窗》2005,(2):24-25
新闻是什么?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是最难回答的问题。记得在20年前,为解决编撰《中国大百科(新闻学卷)》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当时国内新闻学界的名家几乎悉数云集于黄山。但是,整整一周下来,连新闻学最基础性的概念——“什么是新闻”也没有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无奈之下会议只好做出一个“决定”:在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新闻”定义没有出来之前,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新闻评论的定义已经得到学界广泛的讨论,对它的认识也直接关乎评论实践的发展。不同的学者都会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对新阐评论概念作出一个界定,然而随着评论实践发展派生出来的定义如此之多,令广大新闻学子和教研工作者们无所适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评论的定义进行重新审视。厘清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便于今后新闻评论学习和教研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5.
艾丰曾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这样的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自己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记者兼专业学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自身做“全”了学者型记者。  相似文献   

6.
记者有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一篇文章里,认同这种分法,同时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有人把我归入第三类。我感到很光荣,不过同时觉得不甚够格。”艾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进一步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是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所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是记者兼专业学者。学者的直接表现,就在于他有这…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6,(2)
中国新闻学研究领域的“西北何”──记新闻学家何微文/@@杨天兴全国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北甘南王西北何”(北京的甘惜分,上海的王忠,西安的何微),三足鼎立,堪称中国新闻学界的巨擘。三足中的何微,新闻从业近60年,今年恰逢80大寿,曾先后被收人《中国普通...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实践和理论摆脱了“革”中“假大空”和“语录新闻学”的最初时期,对陆定一同志在四十年代《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重温,使得该对新闻的描述在八十年代初期重新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相当权威的定义,新闻界在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点上重新达成了共识。陆可以说是中国新闻界对新闻本体进行理论思维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新闻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面临着来自新闻业内外的严重威胁,新闻业如何建构自身的边界业已成为西方新闻学界关心的话题。"边界工作"概念被学者们引入新闻学研究,成为分析此类现象的理论资源。边界工作揭示的其实是一个局内人的视角,即在一个新的媒介生态中,新闻职业群体如何通过特定的话语策略在边界竞争中维护自身的职业地位。本文主要对这一理论概念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梳理,概述其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学术话语与新闻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翁杨 《新闻界》2004,(5):44-46,25
我国当下新闻学研究创新难,特别是新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几乎无法深入,是当前我国新闻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新闻学教科书、专著出了不少,但无论是篇章结构、内容还是概念都惊人的雷同。这种创新难的局面使许多学者不再倾心于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转而热心于研究具体的实际问题、边  相似文献   

11.
行为科学与新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闻学界对于新闻学究竟属于什么学科的问题,曾经有过种种看法。最早曾有一些人认为新闻学属实用科学,后来,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许多人倾向于把新闻学归属综合科学、人文科学。二次大战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新闻学界有越来越多的人热心于探讨新闻学与行为科学的关系。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新闻学季刊》、《舆论季刊》等新闻专业刊物上,有大量的文章都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读者心理和研究新闻工具的效果的;有些新闻院校研究生的研究规划不是进行新闻工具本身的研究,而是致力于“行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些新闻学著作则明确地宣称;新闻学已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2.
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之国 《新闻传播》2006,(4):20-22,25
在国内学术界,从2003年《中华新闻报》刊载《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新思路》,到我国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在反思“新闻传播学”时的有感而发:“作为一种定义,新闻学是一门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这个故事必须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都引发了国内新闻界的新思考。用故事讲述新闻,成了新闻回归事实的一种新取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这个词,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所给出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所有对“新闻”的表述都离不开“事实”二字,认为新闻具有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三个特征。在《新闻学大辞典》中新闻真实性解释为:“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林新 《新闻界》2006,(2):53-54
近20年间,中国新闻界有过多次界定新闻的高潮。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这一年,黄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一文,之后《现代传播》杂志第2期发表了王渝新的《对“新闻”界定的探析》一文。他们对新闻定义的研究,作为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两个成果,被写进了《2003—2004年中国新闻学发展报告》。报告中对他们的定义作了这样的描沭。  相似文献   

15.
伍静 《新闻知识》2007,(5):60-62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改变了我国新闻学的命运,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科学的呼声伴随着业界“新闻改革”的口号此起彼伏。就新闻学界来说,这种呼声既是其内部为确立学科地位而产生的必然诉求,同时也是对当时亟需学理支持的新闻改革实践的一种“同声相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学的主要概念——“新闻”的界定过去大半个世纪在中国的学术语境中都没有发生变化。将属概念界定为“报道”,使新闻的定义常识化和操作化,因为这个概念缺乏理论系谱和脉络的支撑。新闻的属概念完全可以有更多元的理解。从报道主体、受众认知和媒介呈现等方面,可以把新闻的属概念界定为信息生产、知识型和景观呈现,这些属概念联结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社会学和现象学等一系列理论脉络,可以有力地支撑新闻学由规范性学科走向探索性科学。常识化的知识体系折射出“新闻学的贫困”,对新闻属概念的重新界定有利于全面审视新闻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激发新闻学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孙焕英 《青年记者》2005,(10):63-63
什么是“新闻”?各种新闻学读本上五花八门的定义形象地道出了新闻的本质:常见的事儿不是新闻,不常见的事儿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8.
杨立川 《新闻知识》2004,(10):24-26
新闻本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由陆定一先生于1943年9月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中提出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学界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本拟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或有错谬,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学界业界都有对彼此的要求与期待。学界:教学与科研不可脱离新闻实践。徐宝璜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价值、新闻的采集、新闻的编辑,以及广告、发行等。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及广告经营等内容,都与新闻实践有很大关系。新闻学作为比较年轻的学科,其理论架构尚稚嫩,许多部类的架构大而不详。有些部分仅仅是经验积累,还未上升到理论层面。这种情况正好表明,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而要积极吸收优秀的新闻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新闻学界,就新闻理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问题涉及较少,笔者拟就此谈点个人的想法,以期引起讨论。一、我认为,新闻理论研究首先应该“理清一条线索,把握两大规律,区分三个层次”。所谓“一条线索”,即贯串于全部新闻学研究的一条基本线索: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矛盾——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意图与新闻接受者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新闻传播媒介选择新闻事实中的判断标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