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本课程的实施 ,给学校教师带来很大的自主性、积极性 ,与此同时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 ,给教师和学生也带来一定的挑战。笔者尝试从教学论的视角对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课程的开发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旨在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实施校本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立足于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实践,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探讨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分析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在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跨课程研究各课程关联的知识点与切入点,将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实施教学,既促进了课程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又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多样性、多视角、多渠道跨课程校本教研,无论组织形式、教研内容,还是教研方向都与传统教研活动不相同,能够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校本化课程地位,让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回归促进有效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4.
<正>校本课程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从未经历主持课程评价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大力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评价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评价专业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最近两年来,我们在贯彻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发校本课程,针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难题,借...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建设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统一之外,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不断增加选择机会,充实学生生活多样性,丰富他们的知识、理性、个性与灵魂的必然要求。针对现阶段新课程标准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现状,明确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创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之初的需求分析,到课程教学评价都要以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用性、课程内容层次性和系统性原则,结合本校资源现状,建设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同时,对影响民办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众多因素进行了降维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评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问题已经成为校本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校本课程评价应从事实认知、价值选择、实际操作等层面对校本课程评价问题进行分析,以认清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明晰校本课程评价的理念,完善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简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并非指那一类特定课程的开发,而是指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对基础教育阶段中各类课程的开发,包括了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地方课程的校本开发和适合本校课程的校本开发。不应当把校本课程和适合本校的课程混淆起来,更不应当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专指适合本校课程的开发。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战场应当是国家规定的体育必修课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三生教育”作为一门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既有作为一门课程的统一要求,也有基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化实施的空闻和需求。在分析了“三生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对学校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归纳总结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三生教育”校本化课程实施途径。分析了校本化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学校支持、教师学习、专家指导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的、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它在政策层面上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证,同时也向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校本课程与"汽车文化"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  相似文献   

11.
从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内涵、高职院校定位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两个方面指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学校特色、弥补分科课程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独特性原则、综合实践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循序渐进;同时,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变化性,一般不固化成带共性的稳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要建立长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们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单单靠国家的统一课程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各地方的特色文化与乡土情节融入到课程资源中来,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尤为多见和具有代表性,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校本课程的实施,因此,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从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内涵、高职院校定位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两个方面指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学校特色、弥补分科课程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独特性原则、综合实践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循序渐进;同时,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变化性,一般不固化成带共性的稳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要建立长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概述了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详细阐述了高职高专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已然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的举措。然而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课程开发技术,尤为重要的是要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本文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独特的本质,来分析教师要科学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具备的课程意识。一、课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新尝试,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中的一员,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学生的评价是反思与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指标和资源,学生自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而且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元分析研究方法。以“中国期刊网”作为检索工具,以收录了8200多种公开发表的国内重要期刊及核心、核心以上期刊为检索对象,以“校本课程”为检索关键词,时间范围为1999—2007年,检索出论文3735篇。最后以筛选出的344篇论文为样本,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校本课程本身及相关概念辨析、校本课程的反思性研究、校本课程评价等几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太极功夫扇为例,阐述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及意义,探讨了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条件以及具体实施程序。  相似文献   

19.
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研究——以大学英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微课是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以特定知识点为教学内容,通过时长较短的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并结合相应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下,微课教学日益流行和普及,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基于自身各学科的校本微课资源。校本微课建设虽然处于资源建设这个初级阶段,但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应用,转变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并为校本微课程的网络化做好准备。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从学科特性、教学应用、网络开放三个维度讨论校本微课建设中亟需厘清的问题,以期为校本微课资源开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目前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在众多学校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却处于缺位的状态。课程评价是一门课程良性、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它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监控与促进的作用。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应从课程环境、课程方案与课程实施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