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产业集群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时雨  鞠晓伟 《现代情报》2007,27(3):174-177
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推动区域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靠中央政府扶持,更主要依托区域内部企业的力量,依靠东北产业集群发展来推动。本文从分析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现状入手,分析了产业集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机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伟 《科技与管理》2008,10(2):84-86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分析了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深化国企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提高开放水平等对策,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的,以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高效形式,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建立产业集群已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东北地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和自然资源基础,建立产业集群具有可行性。借鉴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经验,提高区域竞争力是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其自身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还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并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升级。应用协同学理论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并将其应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促进和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城市、一个经济区域综合实力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龙头的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依托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发展物流。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某些产业已经形成了潜在集群,但规模化集群形态的产业组织衍生能力不强的问题,首先对产业集群衍生路径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衍生过程4种基本的路径:业务外包、企业裂变、中小企业吸附和配套产业的移植。衍生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必要途径,区域内的衍生能力是产业集群的活力所在和成熟的标志。这些衍生路径既拓展了产业集群的产生方式,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工业基地国际经验比较与东北振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在东北地区建立重要装备工业基地的精神,分析世界各国主要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经验,指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认识我国东北区域具体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振兴策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必由之路。比较中国东北与德国莱茵-鲁尔、英国英格兰、美国东北、日本北九州等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异同,建议实施国家政策扶持、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做好国企改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设立振兴基金、基地分类指导、发展城市集群等措施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实现振兴的有利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山 《现代情报》2005,25(4):212-213
本文就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实现振兴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阐述,进而论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区域文化又与区域经济紧密相联。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冲破传统的落后观念的束缚,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产业创新网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和根本途径。文章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网络构建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状况,提出了构建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网络的模式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网络构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王慧英 《科教文汇》2008,(1):128-12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发展教育和培育人才则成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所在。文章初步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各自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各自教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问题分析基础上,阐述了老工业基地要走发展循环经济的振兴之路,并提出了老工业基地实施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江绍兴轻纺产业集群的实地研究,探讨现代制造业走集群化道路势在必行,得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5个趋势,分别是复合型制造业趋势、建构一个智能型的制造产业趋势、着力培育品牌的发展趋势、依托企业集群的渐进式技术创新趋势、开发大西部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明 《现代情报》2004,24(9):58-60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今年上半年,短短半年时间内,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前往东北。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由此,东北大振兴已成为国策。本文在简要分析东北老工业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优势,提出信息技术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议——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例,探讨适合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并针对每一种模式的特点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海  戴旭 《中国科技论坛》2004,(5):78-81,85
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问题,阐明技术联盟的作用机理;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技术联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技术联盟创新源系统、中介服务系统、产业创新系统、人才服务系统建设方面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实施“对接工程”,通过加强技术联盟建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讨论东北的振兴,是在中国市扬经济框架已经初步确立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展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只有有了一个坚实的金融业支持方案和框架,振兴东北才有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重点论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战略。文章的第一部分简要述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分析,重点突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新世纪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正因为这样国家再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国家对振兴东北所实施的扶持政策。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重点阐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支持战略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引进振兴资金的困难及其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企业收入风险系数、风险折扣的期望收益、合作产出效果系数、贴现系数、合作正反馈因子等,运用博弈论构建了核心企业与集群伙伴间两企业合作博弈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入群行为进行了研究.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群构建的各种约束条件,并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形成与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东北老工业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的观点。并在东北老工业区域产业调整与改造的大背景下,论述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原则及定量化方法,以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