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人效果是一种受众认为媒体对其他人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影响的现象。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受访者对广告负面影响是否存在第三人效果认知,并探索年龄和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的关系。对447名学生调查发现: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龄阶段的受访者都存在显著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受访者认为小生学最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其次为同龄其他人,最小为中老年人;第三人效果认知并没有随着受访者的年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结果意味着年龄可能并非是受访者判断自己与他人差距的标准,而可能是专业知识或社会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框架,以1772名上海市民为调查对象,以"网络恶搞"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涉入度、可信度等变量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以及"第三人效果"认知与"第三人效果"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三人效果"认知也出现在网络上,受众的网络涉入度对"第三人效果"行为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在传播实验法的框架下,对第三人效果理论进行了完整的本土化研究,研究发现,在实验法的框架下,第三人效果得到了验证,本研究增加了多个行为层面的测量因素,研究发现,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只有第三人效果认知一种,因此,第三人效果认知与行为的关系还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第三人效果"假设认为,在大众传播中,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远大于自己所受的影响。"第三人效果"与当事人的知识水平、传播内容的负面或有害程度以及当事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密切相关。在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第三人效果"假设仍旧存在,且与社会距离和认知偏差呈现高度的正相关。"第三人效果"假设可为考察网络传播效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理论自四十年前创立至今,大多数研究都专注于政治传播领域的问题.该理论是否能如同在政治传播领域一样,在商业企业传播中得到体现?为回答此问题,本文基于对国内新闻媒体及其企业报道的分析,辅之以对在华跨国企业声誉的测量及分析,首先分析了第一层级的议程设置效果,并发现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数量与公众对该企业的认知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次,本文分析了第二层级的议程设置效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媒体显著度与公众对跨国企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认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发现媒体上的企业正面报道影响公众对该企业的正面感知不明显,但媒体上的企业负面报道能较为显著地影响公众对该企业的负面感知.  相似文献   

6.
黄鸿业 《东南传播》2014,(7):105-106
采用匿名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按照"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的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式,对大学生参与掌媒虚拟社交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存在认知上的"第三人效果",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媒介依赖;对此,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掌媒虚拟社交,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第三人效果"由美国学者戴维森提出,它解释了个体受众的认知偏差及其影响下的行为选择,其得到验证的后续结果,有个人支持对媒介活动加强限制以及显性行为的出现等,这一理论的研究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试图解释社会恐慌造成的抢购等集群行为,并为消减此类行为的出现提供可能。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寻"第三人效果"的作用机制,突破了从单一事件中进行探讨,而是将"第三人效果"看作一个循环作用的过程,提出"第三人效果"的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因素,分析新媒体的应用可能对这些因素造成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郭海旗 《东南传播》2020,(8):101-104
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首次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在大众传播中,面对劝服性的信息,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追溯、梳理了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脉络,通过影响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变量、中间过程及后续行为三个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数量、内容、方法上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就研究质量和水平而言,仍然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文章就我国第三人效果的未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距离推论是第三人效果研究最为经典的路径,贯穿理论脉络始终。然而,从概念到结论学界观点尚未统一。本文总结该领域认知和行为层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理论脉络,分为兴起、挑战、修正三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系统反思既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应考虑第三人效果研究转向宏观视野,关注跨学科融合、结合大数据量化与质性方法以及引入多元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陆雨晨 《新闻世界》2011,(8):238-239
媒介社会责任的概念已被传媒业和大众认知,媒体在报道新闻、传播广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无论从社会责任论还是实践中媒介的社会影响来说,媒介承担社会责任是毋庸置疑的,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并用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等。  相似文献   

11.
王萍 《新闻世界》2014,(8):419-420
"第三人效果"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人们在面对信息时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行为,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认知偏差正是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第三人效果假说".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成为目前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媒介对此问题的关注也在逐渐升温.本文是在天津开展的"大学生对媒介就业问题报道的态度调查"报告之一,主要了解当前大学生媒介使用方式以及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使用情况,这些个人行为对大学生形成媒介认知和态度有密切联系,同时,了解这些情况,便于对媒介进行社会问题报道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海龙  任锋娟 《青年记者》2017,(23):136-137
企业社会责任牵涉到企业外部的多方社会主体的利益,往往会成为媒体报道素材的重要来源.同时,媒体报道也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①一方面,企业希望媒体能够对自己的善行进行积极报道和传播;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恐惧媒体对自己的失责行为做出报道.实际上,媒体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可以有更好的相处方式,这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今,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经由微博、微信等途径呈聚变性传播,时常质变成弥漫的谣言,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试图以“第三人效应”的理论框架为视角,探索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偏差,降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受新闻价值、媒体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儿童伤害案"和"灭门案"等恶性伤害事件的报道上,对报道与否的争论反映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矛盾与模棱两可。新闻专业主义体系、强调对新闻自由的尊重的自由至上主义新闻理论和突出媒体责任的"社会责任论"对媒体的性质、功能和责任进行了表述,但却没有也无法为所有新闻事件确定具体的报道标准。在缺乏实证研究以证明报道比不报道更影响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之下,笔者强调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并指出理论困境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客观、智慧的报道是媒体规避社会责任风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新内容 ,已经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 ;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发现第一人效应和第三人效应之间还存在着某些矛盾之处 ,这集中体现在“互有差异的认知”这个概念上。这个理论对于解释目前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戴维森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第三人效果研究从多方面得到了丰富和深化.但该研究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如对其方法论的质疑,在行为与第三人效果的关系上尚待厘清,各种发现未被整合进一个统合的理论模型中以说明效果产生过程等.未来的第三人研究除了要回应这些批评之外,还要从网络环境的适用性以及更广阔的社会实践运用等方面来不断促进理论发展;理论模型;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戴维森与第三人效果:一种舆论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舆论研究切入,结合第三人效果提出者戴维森的经历,从哥伦比亚学派、心理战与舆论战经历、舆论研究核心框架等角度探讨了戴维森的舆论研究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理论脉络关系。研究的最后一部分从学派影响、学术焦点、学科交叉等角度探讨了第三人效果作为理论创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心理机制拓展到传播学中,就产生了第三人效果.在媒介传播中,人们普遍感到,新闻信息尤其是广告等说服性信息或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自身.第三人效果在群体传播中更为明显.“发现”第三人,从而实现在群体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炫耀,是群体传播的动机之一.改变文本类型或叙事以“适应”第三人,则带来了群体传播中的文本差异与变异.心理上对第三人“排斥”,行动上对第三人的“隔离”,是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预测第三人的反应,调整自身策略与行为,是群体传播的一种效果机制.事实上,当我们担心第三人受媒介支配而采取相应措施时,我们己成为第三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都可能成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