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之洞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锐志兴革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他主持制定的我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颁行的学制——“癸卯学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的提出与建立新学制的设想张之洞生活在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张百熙是中国第一个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的主持制定,后会同张之洞、荣庆制定《癸卯学制》,中国教育的系统性、现代性自此开始。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最为激烈的一场变革。两个学制(章程)的先后制定,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艰难历程。张百熙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中国实行的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普通、实业、师范教育并行发展,学制系统与教育行政系统分离。癸卯学制是我国教育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模仿西方的系统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张之洞徒袭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之皮毛,力图将中国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设防于纲常之屏障中,他那“永不悖经义”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阻碍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5.
在爱国主义思想和“兴学育才”,“求才治国”的近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张之洞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并展开实践活动,创办新式学堂,推进留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创立近代教育行政机构,制订新学制等,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会和,而且使中国近代系统教育制度得以形成,有力地推动教育近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张百熙是中国第一个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的主持制定者,后会同张之洞、荣庆制定《癸卯学制》,中国教育的系统性、现代性自此开始。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最为激烈的一场变革。两个学制(章程)的先后制定,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艰难历程。张百熙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经历了一个由《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 ,被《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的过程。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 ,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它是教育民主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铸就的结果 ,是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麾下的产物。一、《癸卯学制》中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将实业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推行是在 2 0世纪初。 190 4年 1月 ,颁布了由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善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正式确…  相似文献   

8.
由张之洞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的诞生,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进程。其主导思想就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洋务运动后期领袖张之洞在科举待废、清政府“新政”实施的时候受命制定“癸卯学制”。学制的制定实施既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期维护封建统治的体现,也有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为近代中国创立了完备、系统的新式教育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嬗变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学制的形成是我国教育向近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近代教育发展的轨迹,同时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现代学制的形成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回顾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戊学制的发展历程,对各部学制的评价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启示:学制的改革要处理好相对稳定与适时变革、学习借鉴与参酌变通的关系;学制的制定要多方参与、力求民主,并根据各部学制的优长提出了未来学制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认为,要取得民族保卫战的胜利主要在于储备人才,人才比武器重要得多。●张之洞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制定近代学制,从而为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洋务运动兴起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更体现出了近代化的色彩,他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学堂体育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是体育进入中国教育制度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葵卯学制是张之洞"融通中西"、会通中西文化、"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途径,他的学堂体育思想,在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严复)启下(蔡元培)的作用,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学制嬗变过程中,近代教育期刊积极参与和推动了学制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其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上海近代教育期刊,如《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凭借其刊寿长、影响广、发行量大等特点,无论是在译介外国学制史料、发表国内学制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性文章方面,还是在组织教育界对学制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以及在收集和发布学制改革信息方面,都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制是教育发展的制度上的保证,中国近代学制的频繁出台,昭示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艰难演进历程。透过学制这扇窗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曲折轨迹。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他在教育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中国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本文从务实、与时俱进、封建性等几个方面对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学制嬗变过程中。教育期刊积极参与和推动了学制建设和改革的进程。无论在译介外国学制史料、发表国内学制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性文章方面,还是在组织教育界对学制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以及在收集和发布学制改革信息方面,都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近代三部学制的交替出现,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列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又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实际进程先后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因而,认真研究中国近代学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中国学制近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学习和了解西方教育制度,最初主要是经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壬寅、癸卯学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由于自身存在着种种不足和其他种种原因,最终未能付诸实施。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本文通过对两个学制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两个学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学制嬗变过程中,近代教育期刊积极参与和推动了学制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其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上海近代教育期刊,如《教育世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凭借其刊寿长、影响广、发行量大等特点,无论是在译介外国学制史料、发表国内学制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性文章方面,还是在组织教育界对学制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以及在收集和发布学制改革信息方面,郝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