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古人写小说往往隐晦姓名,但常讲究在文本开头和结尾处以隐喻、暗示等方式留下自己真实身份的痕迹。本文在笔者公开发文已对《西游记》第一二回关于其最终定稿人为明代万历时期江苏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的有关隐喻、暗示进行破译的基础上,进一步破译其第一、二回和第一百回的隐喻暗示,包括其对当时茅山正一道派的讽刺,对阎希言师徒所在茅山乾元观和定稿人姓“阎”的显示等,进一步证明今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就是阎希言师徒。文末还针对有关疑问,说明《西游记》定稿时,文艺作品采用隐喻、暗示等方式非常普遍:阎希言师徒在《西游记》定稿时不署真实姓名.也是政治原因使然.  相似文献   

2.
从明代全真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游记》定稿者“华阳洞天主人”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闫希言(闫蓬头)师徒。  相似文献   

3.
由于朱明皇室在道教中扶持正一而压抑全真,生活在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面对权势,在定搞今本《西游记》后,曲折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从四种有关闫氏的传记看,他们不仅具有作为今本《西》书定稿者的才能、易理及丹学修养,而且也具有刊布《西》书的经费来源。序文作者陈元之,很可能是闫氏师徒化名,故其序也可能是定稿者自白,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花落道士家——论今本《西游记》的最后定稿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魔小说<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华山道士中志经等人所撰,托名丘作.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可以认定,今本<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闫希言(闫蓬头)师徒.因此,<西>书作者不是吴承恩,胡适和鲁迅对<西游记>作者的误判应被纠正.  相似文献   

5.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闰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6.
茅山道士闫希言师徒:今本《西游记》定稿者@胡义成$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①参见马西沙等《中国民间宗教史》第八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相似文献   

7.
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的三处记载,是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的确证。更重要的是,今本《西游记》也是茅山全真道士(如闰希言师徒)定稿的,“华阳洞天主人”即其稳称。  相似文献   

8.
《黄庭经》侧重述说了与人体之外的道教诸神体系相对应,在人体内部,包括在"黄庭"中,也存在着诸神体系,这就是"身神"。在宋元明时期内丹学越来越"火"的条件下,它逐步演变成了"丹书",并且逐渐演变成了茅山宗首要经典。《西游记》第一回中的有关描写,不仅是把《黄庭经》作为茅山宗首要经典看待的,而且也是把它作为茅山的独有标志来隐示的。这正是《西游记》第一回以之隐示最终定稿人居于茅山的关键原因。如果说,《西游记》所标"华阳洞天主人校",已经比较明显地暗示了《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居于"华阳洞天"即江苏茅山,那么,《西游记》第一回对《黄庭经》的描写,则进一步暗示了它的最终定稿人居于江苏茅山。《西游记》第一回中的"菩提祖师"形象,也包含着"茅山宗"祖师陶弘景的若干"影像元素"。  相似文献   

9.
《黄庭经》侧重述说了与人体之外的道教诸神体系相对应,在人体内部,包括在"黄庭"中,也存在着诸神体系,这就是"身神"。在宋元明时期内丹学越来越"火"的条件下,它逐步演变成了"丹书",并且逐渐演变成了茅山宗首要经典。《西游记》第一回中的有关描写,不仅是把《黄庭经》作为茅山宗首要经典看待的,而且也是把它作为茅山的独有标志来隐示的。这正是《西游记》第一回以之隐示最终定稿人居于茅山的关键原因。如果说,《西游记》所标"华阳洞天主人校",已经比较明显地暗示了《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居于"华阳洞天"即江苏茅山,那么,《西游记》第一回对《黄庭经》的描写,则进一步暗示了它的最终定稿人居于江苏茅山。《西游记》第一回中的"菩提祖师"形象,也包含着"茅山宗"祖师陶弘景的若干"影像元素"。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否定吴承恩力主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徒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的观点,作者从道教与《西游记》、茅山与《西游记》、虞集序真伪与《西游记》等关系正本清源,驳斥胡义成等立论暨论据的错误,指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绝不是丘处机麾下的全真道徒。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所表现的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 ,其中所有的佛教故事、人物、境界等都与道教全真道有关 ,都是道化了的佛教。只有从全真道的角度 ,才能全面完整地认识和把握《西游记》。《西游记》的作者并不是“不懂佛学” ,“没看过佛经” ,而是有意站在全真教的角度合一三教 ,独标文化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长途转战,伤病员不少,急需治疗。陈毅军长获悉茅山乾元观住持道长辛三仙精通文墨,医术精湛,谙熟百草,决定亲自去乾元观,拜访辛三仙。  相似文献   

13.
填字游戏     
横向一、电影《黄金时代》的导演。二、指个人财产依法公示的案例,一般指官员所拥有的财产向公众说明其来历,以证实合法所得和自身清廉。三、日本科幻电视系列剧,情节模式是英雄与怪兽对战。四、意甲著名球队,主场是梅阿查体育场。五、成语,形容老年人容颜衰老的样子。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七、宋代著名道士,全真道的创立者,弟子有丘处机等。八、余华继《兄弟》之后最新的长篇小说。九、《西游记》里唐僧的自称。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成功的东方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其文化原型是道教全真道经典之作《性命双修万神圭旨》,而其结构则与《易》学密切相关。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出自《易经》。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是由产生于关中金元之交的全真教教徒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持续创作形成的。它最早出版于关中道教重地重阳宫。关中有大量《西游记》形成的遗迹,应依之建设关中《西游记》旅游系列景点,并使之与北京白云观、江苏茅山形成《西游记》旅游圈。  相似文献   

16.
吴承恩绝对不是《西游记》百回本小说的作者;“美猴王”的出处在于《易经·坤文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中的“美在其中”四字;孙悟空不是什么造应英雄,而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西游记》的文化原型是道教全真道经典《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唐僧八十一难的文化原型是道教南宗清修派创始人石泰的八十一章五亩绝句《还源篇》;《西游记》的主题不是讽刺与幽默,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手法来表现全真道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的教义;《西游记》不是神魔小说、童话小说,而是世界文学史上惟一的一部东方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文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于5月8日至10日在运城高专召开,经过与会专家学者三天的认真讨论和周密策划,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诚挚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会议围绕运城高专青年学者李安纲教授在《西游记》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提出的问题:吴承恩不是《西游记》小说的作者、道教全真道经典之作《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宋代内丹  相似文献   

18.
吴承恩绝对不是《西游记》百回本小说的作者 ;“美猴王”的出处在于《易经·坤文言》“君子黄中通理 ,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 ,畅于四支 ,发于事业 ,美之至也”中的“美在其中”四字 ;孙悟空不是什么造反英雄 ,而是人类心灵最最完美的象征 ;《西游记》的文化原型是道教全真道经典《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唐僧八十一难的文化原型是道教南宗清修派创始人石泰的八十一章五言绝句《还源篇》 ;《西游记》的主题不是讽刺与幽默 ,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手法来表现全真道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的教义 ;《西游记》不是神魔小说、童话小说 ,而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的一部东方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  相似文献   

19.
《茅山志》十五卷,元道士刘大彬撰辑。该书“辑录唐代信奉道教的文士诗文甚多”.“可惜.历代的唐代文学研究者对此注意不够”,为此周建国同志率先发丧《〈茅山志〉纂辑唐人诗文杂论》(《安庆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指出“其中有些作品对我们了解唐人诗文里常见的懦、释、道三教合一现象,当时学道文士的出  相似文献   

20.
《白云观全真道范》是近代白云观乃至道教史上极为重要的宫观改革文本.作为近代道士自我革新与自我教育的开拓者,《白云观全真道范》的制定者安世霖在现代宫观制度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世霖改革近代宫观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宫观组织、宫观道士教育、宫观管理、宫观经济等方面.尽管安世霖的历史命运与结局极为悲惨,但是他革新白云观的实践,不仅仅在白云观历史,而且在全真道教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