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3年8月30日,根据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上映,掀起了对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又一次研究热潮。影片以“金钱与爱情”这一传统的浪漫故事开端,以“爱情与金钱”之梦的幻灭收场,描述了美国在一战后十年中的经历和人们的生活态度,探讨了“美国梦”的幻灭。对“美国梦”的追求,不过是对虚幻的扑捉,注定是一场悲剧。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光明之梦,理想之梦,与“美国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现过程中必须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杰出的文学代表。他的作品《人间天堂》描写了青年阿莫瑞的成长过程,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美国梦”狂放的追求,而作者与阿莫瑞在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万妍 《考试周刊》2009,(34):32-32
在美国现代小说家中,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排在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的第三号人物,他被同时代的人及后人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以及优秀的“编年史家”。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20年,但他却留下了4部经典长篇小说和16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的代表作就是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通过严密的结构布设和全新的叙述角度。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思想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被评论界称为“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4.
罗一丽 《考试周刊》2013,(84):19-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美国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比“美国梦”和盖茨比“美国梦”的区别,从而剖析盖茨比梦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盖茨比追求"美国梦"的幻灭,是一个美国悲剧的典型代表.其继承的是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美国梦",而超越则通过忧患与死亡来展现.  相似文献   

6.
高莉 《考试周刊》2012,(9):23-24
弗·司格特·菲茨杰拉德.“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方式对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各个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描绘.预示了“美国梦”的幻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独特的艺术写作风格,讲解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美国社会矛盾的折射。  相似文献   

7.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人以及欧洲人追求的理想。许多人出身贫寒,衣衫褴褛,一文不名,希望出人头地,艰苦创业,虽也获得了一些成功,但最终大都遭到了失败,导致了“美国梦”的破灭,甚至走上了不归路。马丁·伊登和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经常性的主题。这一主题经过了从表现其实现到揭示其破灭的演变过程。韦斯特作品的核心主题即“美国梦”,且以解掏“美国梦”为创作旨趣。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孝”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与众多华裔美国人所追寻的“美国梦”有着颇深的文化联系。伍慧明的小说《骨》通过大女儿莱拉的视角来展现整个家庭几代华裔在美国艰辛、沉重的奋斗史,从中透视出几代美国华裔在追求“美国梦”的征途中,不懈探索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努力,也集中体现了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孝文化”与“美国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美国梦”历来是美国民族普遍拥有的信念和精神支柱,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努力追梦.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和他塑造的主人公盖茨比都终其一生营造和解构著那个时代中的一场场“美国梦”.他们是“美国梦”的忠实追求者,最终也沦为“美国梦”的牺牲品.早期“美国梦”的蓬勃向上逐渐被金钱至上和道德困顿所取代,梦的幻灭折射出贪婪和自私的美国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group work teachers deal wit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group work, while they support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practice skills with group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skills in working with groups, and demonstrate them will vary greatl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eaching group work should reflect these variations. Specific and concrete ways that instructors may use to individualize their approaches i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ng are presented. Thes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also are relevant for teaching other social work practi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Riemann积分的存在性问题是微积分的主要任务和难点,本文讨论了在Riemann可积意义下比Riemann积分更具有一般性的Riemann-Stieltjes积分存在性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对《沉沦》与《青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故事结构、主题、人物形象、手法和风格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并揭示出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使得这两部作品得到更好地理解,对探索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旅游合同是旅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重要法律制度。由于旅游合同是无名合同,旅游合同违约情形时常发生,本文试从旅游合同违约的几种情况分析违约责任的承担及其责任方式,以促进旅游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外教Rober to P. Reyes在离开中国时,写给他学生的一封信,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以及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等各方面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文军 《家教指南》2006,(4):109-114
本文通过对庆阳北石窟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受窟前二级阶地阻挡和岩层斜层理向山倾影响,排泄不畅的地下基岩裂隙水,是北石窟寺洞窟岩体潮湿、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窟内空气湿度大,形成凝结水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治理措施,并对北石窟寺地下水治理工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目前 ,家具市场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它有着许多新的流行趋势 ,形形色色的现代流行家具正在市场上展现着各自的魅力 ,使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要考虑诸多问题 ,关注更多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相关设计规范,阐述住宅漏电保护器的设计,包括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安装、漏电断路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的合理整定、优先选用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室内空调电源支路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和漏电断路器安装位置的确定,以及住宅等电位联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