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3):125-125
沈阳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学科组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当时全国8家学位点之一;1996年被遴选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该学科目前是辽宁和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相似文献   

2.
朴雪涛教授     
《辽宁教育研究》2011,(2):F0002-F0002
朴雪涛,男,1966年出生。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200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出站;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研究》2011,(3):F0003-F0003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已有50余年的历史,是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群中历史较早并富有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基础学科之一,是辽宁省高水平教育学科中的优势学科,在全国教育学科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早在1986年,教育史学科便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联合招生培养教育史研究生,1998年获得了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4.
《招生考试通讯》2014,(10):4-17
辽宁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两所学校的部分教师共同承担了2014年辽宁省高考试卷评阅工作。其中,数学、英语学科由辽宁大学负责,语文、理综合、文综合由沈阳师范大学负责。  相似文献   

5.
《辽宁教育研究》2011,(5):F0003-F0003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沈阳师范大学“文化大革命”后最早恢复的教育学科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该学科就在基础教育管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法研究方面在全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6.
张君教授     
《辽宁教育研究》2011,(8):F0002-F0002
张君,男,1963年出生,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办公室主任,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任辽宁基础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教授,教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7.
《辽宁招生考试》2007,(6):49-49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软件学院2007年继续在辽宁省本科二批招生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著名教育家董纯才、车向忱、吴伯箫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F0003-F0003
姓名:范雷 出生年月:1977年 毕业学校:沈阳师范大学 任教学科:语数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研究》2011,(6):F0003-F0003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是近年来根据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行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于2006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9月被推选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协作组成员单位,以该学科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地”2009年被遴选为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学科点具体建设单位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该研究机构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  相似文献   

10.
刘佛年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与实践者,他呼吁高校自主权,提出“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高师办学思想,首创教育科学学院与教育研究班。他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学科对于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重要性,率先在华东师大建设高等教育学科,并与潘懋元共同筹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培养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刘佛年还为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认为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科基于内生逻辑的建设过程使其区别于综合大学,师范传统融于高等教育学科也使其独具特色,并与综合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科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特色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当坚持师范大学传统,共同发展高等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学的建立标志主要有专著问世说、入编目录说、综合标志说三种观点。通过对五门现代社会科学学科建立过程的分析发现:不同学科皆遵循知识本位准则,这符合现代学科的本质特征与进化逻辑。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相对系统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专著,具有无可争议的首创意义与开疆辟土的范式意义,确认其为学科建立的标志,符合现代学科的通用准则,有助于强化高等教育学的知识本位,破解高等教育学作为“制度依附性学科”的迷局。1983年高等教育学入编《学科专业目录》作为学科建制的关键标志,对于确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行政合法性、推动学科制度的系统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关系的探究,得出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长模式及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科诞生40年间,高等教育学期刊与高等教育学学科携手并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跨学科特征明显,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亦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持;"学科渗透"广度和强度越高的期刊,被引频次也越高,信息流辐射作用越明显;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源由近及远、由主及次分别是高等教育学专业期刊、教育学综合期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我国高等教育学逐渐走向成熟学科,高等教育学知识创新难度不断增加,知识迭代和范式转变将进入漫长的蜕变期.  相似文献   

13.
若以学科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为标准,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分为非学科阶段、学科独立阶段和后学科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创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而且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领域或学科、逻辑起点、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未来在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基础上,把关注实践与提升理论结合起来,凸显中国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来提升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品质,遵照学科发展的逻辑,全面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学科观念变迁的历史分析,指出了只有以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基础,高等教育学才能实现学术的合法性;并主张以高深学问为基础重新界定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厘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内涵,重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学自取得学科建制以来,一直存在着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冲突,这种冲突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能化解和包容两种学科范式间的矛盾和冲突。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又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求,还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彰显。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即通过知识论的追问以理清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脉络、回归学科起点以推进高等教育学元研究的开展、立足系统整体以处理好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即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促进作为“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躬行实践,促进作为“术”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在合理表述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即完善话语内涵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扩充话语外延以建设具有共同关怀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立足时代主题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主构建高等教育学话语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师》2009,(12):33-33
<正>发挥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师资的优势,依托政府政策、财力的支持,采取师范生到农村顶岗实习支教,农村教师进城到大学深造的模式,是沈阳师范大学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就业的一次新的探索。沈阳师范大学以"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区"为载  相似文献   

18.
《辽宁教育研究》2011,(8):F0003-F0003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学科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沈阳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2004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研究、教育法学研究,已经有五届近50名毕业生。2004—2007年度被学校遴选确定为校级“扶持”学科,三个研究方向调整为教育转型及哲学问题研究、教育场域及社会学问题研究、人的发展与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9.
《招生考试通讯》2010,(7):93-93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在现有学科人才优势的基础上。放眼于市场需求。聘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教学。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开设特色专业。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等教育学不是一门学科"的说法在教育界甚嚣尘上,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混淆了学科的成立条件和学科成熟的标准两个问题。根据高等教育学的教学宗旨和教学地位,可以说高等教育学符合学科成立的条件,不符合学科成熟的标准。建设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应该保持坚定的信仰,注重外在体制建设和内在的应用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学科学的成立条件和学科成熟标准,并结合高等教育学特点来分析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特征,并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