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军 《化学教与学》2010,(9):69-70,6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的思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限.给予了学校开发并使用适合本校课程的权力。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推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新的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的课程管理带来挑战,学校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课程管理者,教师拥有了课程权力,学校的课程管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鉴于学校实施课程管理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建议重点加强研究性课程、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试论学校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开创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然而,就学校课程管理而言,如何确立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怎样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地位对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纲要》中提出的“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够的。因为我国“实行国家、地方…  相似文献   

5.
一、价值取向的偏差:貌合神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笔者以为,这一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学校的管理权力,更在于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古往今来,人们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始终存在着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争论,论辩双方谁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这就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两者不可或缺。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比较多地体现了国家意识和统一要求,代表着社会本位的课程价…  相似文献   

6.
学生课程权力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本质上是课程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划分。本文探讨在我国当前“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制度下,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学生课程权力的主要构成,以及赋予学生课程权力的若干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权力,学校管理职能就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三级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框架与课程计划框架是分不开的,课程计划往往体现课程管理的理念。怎样建构包含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一种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改革的一项任务。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构建一种包含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国家课程计划框架。三级  相似文献   

9.
三级课程体系的实行标志着我国课程管理观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观转向课程管理观,课程管理体制也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转向了“课程管理”。课程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畴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课程管理的内涵、研究对象与任务;课程行政管理与学校课程管理研究;课程政策研究;课程领导研究;课程管理发展趋势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条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第十六条又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  相似文献   

11.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课程改革,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管理。加强课程管理,是落实学校中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班级课程管理就是在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上,从管理的层面上提出的,是三级课程管理的延伸与补充,三级课程管理得以延伸为四级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天,校本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越来越多的学校致力于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从而推动着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有一些学校陷入误区,本文对此做一番粗浅的分析。一、价值取向的偏差:貌合神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笔者以为,这一变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学校的管理权力,更在于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古往今来,人们在课程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7,(8A):81-82
目前,国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对课程管理作了“革命性”的调整,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给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并为学校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为了更恰当地开发校本课程,更好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笔者提出了两个可行性对策,一是加强学校行政领导和管理,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二是有组织地开展校本课程试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发展取向与运行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教育部将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构成的分级课程管理体制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无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将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得益彰。那么,其作为一项新的课程政策是以什么为发展取向?将沿着什么思路运行?只有明晰这两个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历史与现实的选择(一)从对立…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其运作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以高度统一为核心标志的课程管理体制 ,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 ,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自身的进步。“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 ,反映了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理念 ,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南宁外国语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组在充分学习和领会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为突显学校外语特色,积极大胆地进行了如下校本课程开发和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