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亲历语文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本文以《第一次抱母亲》的两次教学为例,说明只有在具有相同经验,或者相同的情境时,才能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才能让学生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依据什么对文本进行解读、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指向文本的解读,而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指向语言能力的培养,文本是用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材料。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文本解读要考虑到文本自身、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写作背景和读者的情感体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依据什么对文本进行解读、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指向文本的解读,而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指向语言能力的培养,文本是用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材料。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文本解读要考虑到文本自身、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写作背景和读者的情感体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语文教师教授教材文本是为了要超越教材,教师和学生必须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感悟和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对教材文本的物化升华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教材选编的文本都是典范之作,文质兼美,情感真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想象、讨论、联系生活等途径,感悟、体验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从而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中感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读这种形式,去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感悟。为此,阅读教学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读文悟文。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本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年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王欣  亓恒君 《小学语文》2007,(10):35-36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深入读书就是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深入读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促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上进一步发展,在思想和情感上得以提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文本细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体验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标点、字词、句子,使学生理解文本的表达艺术,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在细读中深入阅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通过关注文本题眼能掌控全篇内容;通过赏析文本修辞手法能够让学生尝试触摸文本内涵;通过融入体验能让学生升华情感,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生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学生的这一过程跟教师很好地把握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也是精彩的.在新课程阅读教学方面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语文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与吸收被复杂的师生间情感和知识的交流代替,严格意义的教材已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语文教学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孕育着无限创造可能的活动中,文本语言的恰当运用尤为重要。如何克服语文课程内容表达中文本语言与学生经验之间的矛盾,使语文课程能唤起学生独特的审美与情感体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马利 《教学月刊》2021,(1):97-101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凭借,是提升语言素养的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文本中精湛的修辞和严密的逻辑却很少引起师生的关注.教师可以通过细读人物描写、情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的情感逻辑、表达逻辑、生活逻辑和文化逻辑,进而赏析文本逻辑优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标中的阅读教学建议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又要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那么,教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突破解读文本的障碍,最终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同时,恰当链接材料,从而增加学生对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通道,师生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感悟,借此展开对文本意义的追寻,在对文本原初的情感、思想的挖掘和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认知和情感内化,最终超越文本意义。由此可以看到,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石,是学生展开探究和感悟的依托。但在当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主体的感知,盲目探究文本之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下面,笔者以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是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本文中的文本基本解读是指准确读懂文本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准确理解隐藏于文本内容之中的思想,包括作者和文本本身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内容——准确了解文本所表现的客观事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读书,与文本对话,通过对本文的感悟和思考,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认识和思维水平进一步发展,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与阅读是互逆的过程:写作是创作出文本抒发情感让别人接受,阅读则是分析别人创作的文本,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在这两个过程当中感受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了一定的感受力,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挖掘作品中更深的含义;也能通过创作,表达更为充实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否则,阅读和写作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证。  相似文献   

20.
换一个角度解读文本,是对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深度理解,是师生个性品质的充分发挥和激情张扬。也是发展学生语言、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丰富学生情感和表现师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