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未来学习中心致力于构建以读者为中心、以研究为导向、以兴趣为动力的全新学习生态。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要突出空间再造和AI技术融合,通过改变传统空间布局来挖掘自身空间的价值和优势,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学校整体发展中,打造团队式、协作式、主题式的图书馆智慧学习空间,以助力提升高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从空间再造和智慧图书馆两个方面讨论构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路径,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围绕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设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莞图书馆事业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缩影。文章从城市格局中图书馆事业的定位入手,通过东莞这个典型案例,全面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发展思路,概述了东莞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主要创新探索,如图书馆集群管理、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便捷的e读卡、文化e管家、学习中心等,也给出了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学习共享空间是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为适应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满足大学生交互式学习需求而营造的新型协作式学习环境。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经验,构建国内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与交互式学习环境,实现图书馆服务向整个校园的拓展,以实现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4.
打造用户学习中心: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共享空间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具有支持学习的内涵,是确立图书馆学习中心地位的重要服务模式。在充分发挥用户学习中心的功能的基础上,从物理共享空间、虚拟共享空间、文化共享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学习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将朝参与E-learning和功能整合的趋势发展,使图书馆成为用户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泛在学习共享空间(U-LC)"这一创新服务模式,从愿景、内涵和功能等方面发展学习共享空间,以期全面支持学生的学习。U-LC的服务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支持泛在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情境学习,在服务目标的指导下构建了U-LC的概念模型。U-LC构建策略有建设学习资源的知识元库、提供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创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情境式虚拟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区域图书馆标准化与东莞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图书馆是在一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图书馆群体。在信息网络时代,整体协同发展成为区域图书馆不可阻挡的趋势,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的特征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标准化成为区域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区域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应是标准的体系化建设,东莞地区的图书馆标准化建设着重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采用实施、拟定相关标准规范文本、推广应用实施、开展管理标准体系研究等方面,东莞地区的图书馆标准化建设为实现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要求图书馆要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服务新时代的教学育人。本文指出了未来学习中心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场景,并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通过重塑空间、资源、学习三大服务场景来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未来已来,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时,要基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理念,主动出击、积极研究,融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大环境,探索出智慧图书馆如何服务未来学习中心之路。  相似文献   

8.
学习中心是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和数字时代,为进一步强化社会教育职能,适应用户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学习为中心所组织的整体业务空间与服务形态。文章概述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学习中心的建设形态、服务功能,并总结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学习中心建设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学生对协作式学习环境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文章简要介绍了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构成和特征,并探讨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原则以及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支持环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整合与变革:皇后大学学习共享空间创建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共享空间是为满足学生对协同式学习环境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新阶段和主要分支之一.文章以加拿大皇后大学图书馆LC为案例,探讨大学图书馆应如何进行空间、资源、人员和服务的整合与变革来实现为学习服务,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LC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有助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在建设中却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东莞农家书屋工程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管理杂志》2013,53(3-4):537-548
Abstract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ovided an electronic reserves service as a pilot project for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s in the 2000–01 academic year. Distance Learning Programs, which is a part of the Distance Learning Technology Center, funded the project.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were formulated, an account was set up with the 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and the service was marketed. Our first electronic reserves were available for the Fall 2000 semester.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东莞图书馆图书流动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运作与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强调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In the fall semester of 2010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Library piloted a Library Peer Mentor initiative as part of a larger Peer Assisted Learning (PAL) program offered by the University Learning Centre. As partners in the Learning Commons located in the Murray Library, it made sense that the program should expand to include library peer mentors. After four years, person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current and former library peer mentors to consider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program and what impact it has had on them. The case study highlights how academic libraries can collaborate and broaden their scope to incorporate peer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the student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5.
Starting with two computer terminals in 1972, the Health Sciences Learning Resources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io-Medical Library expanded its instructional facilities to ten terminals and thirty-five microcomputers by 1985. Computer use accounted for 28% of total center circulation. The impact of these resources on health sciences curricula is described and issues related to use, support, and planning are raised and discussed. Judged by their acceptance and educational value, computers are successful health sciences learning resour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相似文献   

16.
谭祥金 《图书馆论坛》2007,27(4):163-166,118
对东莞图书馆的新馆建设、服务工作、总分馆制和组织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图书馆建筑理念发展的分析,以具体的东莞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案例,指出《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一书在理念和实践两方面对当代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面对第五轮学科评估、“新文科”建设、iSchool运动等国内外学科发展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回归图书馆学根本,提出图书馆学需要固本创新,同时与图书情报档案一级学科建设相协同,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一级学科建设长期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对图书馆学学科本源、图书馆学学科教育与一级学科协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需面对的新形势。[结果/结论] 研究提出图书馆学的三个根本,强调图书馆学学科建设需要固本创新,以学科建设协同观进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提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应该有战略、协同、高质量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以东莞图书馆建立的自助图书馆为例,对建设自助图书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设备配置和功能实现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