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而且应该得到肯定。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代名词。因为从补课的对象来说,它己经由本来的差生发展到整个毕业年级学生甚至全体学生;从时间上说,它已经由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发展到包括星期天在内的所有法定假日,甚至  相似文献   

2.
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而且应该得到肯定。但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刮起的“补课风”,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代名词。因为从补课的对象来说,它己经由本来的差生发展到整个毕业年级学生甚至全体学生;从时间上说,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个老问题 ,长期得不到解决 ,进入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 ,在城镇学校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成为一种“综合顽症”。课业负担过重表现在学生身上 ,背景复杂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深层原因是就业竞争。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希望孩子学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读出高学历、找到好工作 ,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不少家长“拔苗助长” ,希望学校多布置作业 ,欲以此法管住孩子 ;许多学校为了排名前列不落人后 ,加班加点上课补课 ,加大作业量 ,有的甚至搞“题海战术” ;一些图书出版发行单位为了取得丰硕的经济效益 ,两眼盯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学校的补课“热度”有增无减。一是补课范围逐步扩大。过去给差生补,现在给所有学生补。中学补,小学补(甚至给一、二年级小朋友补);毕业班补,非毕业班也补。二是补课时间逐渐延长。过去补课通常为一周左右;现在普遍补20天到一个月,假期里补,星期天也补。三是补课费用越来越高。过去补课每个学生交2——5元就不错了,现在每个学生少则交10元、8元,多则几十元、上百元,有的刚开学就得交“补课费”。四是补课内容越来越假。过动补学生学过、但仍未掌握的内容;现在多是“补”新课,实际是上新课,以便多挤些时间复习。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 ,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顽症。为治愈这个顽症 ,社会各界、家长发出了强烈呼吁和要求 ,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目前各地“减负”都在加大力度。那么 ,“减负”之后怎么办?我以为 ,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是把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握好度 ,并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要还给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严重地挤占了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一个词让学生写上几十遍 ,甚至上百遍 ;一道题让学生做几遍 ,甚至十几遍 ;一门学科让学生买四、五本辅…  相似文献   

6.
“素质”与“减负”的关系如何?应当说是非常密切和直接的。因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素质的培养。在这里,“素质”与“减负”是互为对应、密不可分的。在学校里,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第一人,掌握着学生课业负担轻与重的大权。因此,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当务之急。 高素质的教师,不会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因为在“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自我的独立意识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连基本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新一轮“减负”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部今后“减负”的方针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重点是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李连宁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具有重大意义。今年的“减负”是历次“减负”工作力度最大、社会关注最广、反响最强烈的一次。从目前情况看,“减负”取得了初步成就,表现为: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迅速落实,20多个省市出台了“减负”的具体规定: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处理了一批违纪违规行为;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节假日补课现象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学校中有一种“补课热”,每天下午的正课后的时间大多被各科教师“爪分”,甚至连星期天、寒暑假也有要学生回校“补课”的,这固然体现出教师希望提高教学质量的良苦用心,但若冷静地想一想,又感到这种“补课”弊病不少,值得研讨。 一、不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体现出教学工作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是教学的依  相似文献   

9.
时下,某些学校颇流行“补课”之术,以期能借助此术达到提高升学率之目的。这种补课,当然不是为那些因事因病而误了上课的个别学生补课,亦不是由因病因事而误了授课的个别教师补课,而是大量地增加升学考试所考课程的教学时数,让师生大打疲劳战——寒暑假,补课;星期天,补课;自习时间,补课;课外活动时间,补课;甚至在夏天的午睡时间,也有用来补课的。这种“补课”,一是讲授新内容,往往是把一个课时拉长为两个甚至三四个课时,而且在教师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某些默契:教材规定不讲的,偏要讲;规定略讲的,偏详讲;规定精讲的,则要反反复复地讲,不讲个昏天黑地不罢休。二是复习旧内容,就是把学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大型调查表明,我国近半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课业负担过重。表现为:学生在校时间长,节假日补课,教师拖堂,布置的作业形式单一,甚至以惩罚为目的,内容过多、过难。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学习上无快乐感,对学习和学校感到恐惧,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就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粗略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先后出台的各类“减负”政策文件达30多本。但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2006年的调查显示,有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许多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但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限制了其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对1999年以来学生发展状况纵向比较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情况越来越严重,短短斗‘年问,受此影响的学生比例从50%上升到近80%,上升幅度惊人,城乡都是如此。课业负担过重,不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阻碍着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且已成为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由此,“减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难以绕开且必须得到妥善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刘金玉 《宁夏教育》2008,(11):79-80
一不布置预习 教学一般都有“预习”环节。预习,从本质上讲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层面看,却存在着以下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缺乏实效的预习使学生养成了浪费时间、缺乏责任意识等不良学习品质;三是不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高效地教学;四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新奇感,课堂学习缺少兴趣与动力:五是也相应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刘永琪 《物理教师》2002,23(12):44-45
上当题不一定是难题,但学生经常出错。原来,它是命题人在彻底熟悉了教材和充分洞察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弱点后,而故意给题目设置一些容易“混淆视听”的成分,容易使学生上当而出错。下面我们来看几例: 例1.如图1所示,静止的倾斜传送带上,有一木块由顶端匀速下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_0;当传送带向上开动时,木块由顶端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则  相似文献   

14.
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父母过高的期望,已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与日俱增的学生的负担,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减负”之事刻不容缓。以下从两个方面谈一谈英语课业负担: 一、英语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 英语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学业负担、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几个方面,最主要的表现在学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较大。 1、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大搞“三增一补”——增加课时、增加难度、深度,增加作业量,大面积补课。有些学校将英语…  相似文献   

15.
记者通过相关调查了解到,目前让中小学生感觉负担太重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多”,即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由此直接导致了学生睡眠不足、娱乐时间太少等问题。的确,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了当今社会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减负”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应该说,  相似文献   

16.
一、“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行为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反对死记硬背知识,反对高分低能,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提倡给学生多一些创新和实践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当前,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心理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实施科学“减负”,提高教育效益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了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课业负担,由此而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负担。应试教育不仅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  相似文献   

17.
浅议目前中小学"补课"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赢利为目的的“补课”,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师的进修提高,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取消以追求功利为目的的乱加班、乱收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补课”。  相似文献   

18.
杨富洪 《学苑教育》2012,(17):51-51
一直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有力应对高考,很多学校事实上已经采取了时间、题海战等方式。学生们对补课和数量庞大的作业已经是怨声载道。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兼顾学业成绩,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呢?在学习众多名校经验的同时,我们思考并实践了“课前小小测”这一教学模式。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  相似文献   

19.
“减负”,这是当前教育战线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减负”道路崎岖漫长,困难重重,但可以肯定地说,将学生从当前如此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其趋势不可逆转。“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课业负担,是指减轻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由于滥订资料和补课给家庭造成的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要减轻的是过重的不必要的学生负担,但不是说学生学习不要负担,“减负”绝不是减少和取消必要的测验和考试,也绝不是降低对学生学业的应有的要求。“减负”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眼镜越带越多,补课风屡禁不止,长此以往,势必加重学生负担,严重损害下一代身心健康,人才质量下降,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变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废止满堂灌 培养自学能力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加重学生负担主要症结之一。它违背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把学生当作一种接受器进行“填鸭式”教学,致使学生“吃不了兜着走”,加重了课业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育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放学生头脑,使学生能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废止满堂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