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大学生在运动中发生损伤的基本规律,提高自我保护和监督意识,对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性质、部位、容易发生损伤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我校学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损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部位、损伤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为学校与教师科学安排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大学新生运动损伤特征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体育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并对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原因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学生运动损伤的分布特征、防治状况,拟提出重点干预措施。体育专业大学新生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平均损伤发生人次均高于二~四年级学生。术科上课、意外事故是损伤的高发场合和主要原因;踝关节伤发生率最高,多为中等程度急性损伤;治疗多采用中药及理疗等手段,疗效优良占33.1%;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保健政策,加强对体育专业新生体育安全意识教育,强化运动损伤知识传授,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运动损伤疗效,主动防治,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研析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市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损伤部位及性质,提出了跆拳道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师范学院体育专业135名学生和非体育专业2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运动损伤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和人均受伤次数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依次为球类、体操和田径,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依次为踝关节、大腿、足、膝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技术动作有缺点、准备活动不足及场地器械等问题,最主要的损伤种类为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拉伤、擦伤和挫伤。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预防的措施,以期为我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运动损伤的几种理论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评论.理解和掌握这几种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对于全面研究运动损伤现象,指导人们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和康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了吉林省3所高校中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对其运动损伤的性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这些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与竞赛中的项目、心理特点,总结了田径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一些在高校田径训练和竞赛中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围绕小学运动安全卫生风险,尤其是运动损伤高发项目轮滑运动开展学校预防与干预能力,以教师、学生、场地、管理制度四个层面为研究重点,选取学生体质得分、安全知识得分和实际损伤发生率等作为观察干预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通过三维综合干预实验,设计并实施了一套综合主动干预措施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学校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在运动安全知识得分具有显著性提高,运动损伤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由此说明,针对晓港湾轮滑特色小学所实施的干预措施在降低学生实际运动损伤发生率上有显著成效。并依此为青少年轮滑运动安全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运动自我保护技能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院校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技能教学等相关门题的调查研究后发现,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在高校学生体育课教学中,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对自我保护技能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增加运动自我保护技能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自我保护训练.运动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健康快乐地享受体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宜宾学院大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业余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损伤发生率、发生场合、发生部位以及运动损伤项目与准备活动程序和小关节部位的力量练习等相关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