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检出2000—2009年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高职高专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的论文336篇,并对其年代分布、作者分布、著者合作度、基金论文和被引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我国高职文献检索课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信息源,选取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在1998~2014年间国内发表的CSSCI论文作为数据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法,从论文数量、来源期刊、著者、被引及下载、h指数和基金论文等方面综合分析,揭示我国“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科研现状.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学科化服务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论文的数量及年代分布、著者、期刊分布、被引频次、研究主题和基金资助等方面进行剖析,揭示了学科化服务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大图 《图书馆论坛》2006,26(4):287-287
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主办的“2006文献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于2006年5月9—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研究单位的7啦修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3篇。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科技文献特征向量空间和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海量文献中潜在“精品”的自动识别与推荐,能够提升海量科技文献的科学影响和其科技发展促进作用。设计和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科技文献潜在“精品”识别分类器和模型框架,测度出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和国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期刊论文的原文及引文特征,运用特征工程构建科技论文特征向量空间;然后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朴素贝叶斯等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以及深度置信网络和多层感知机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潜在“精品”的自动识别,并基于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和混淆矩阵构建评价模型识别效果的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1)深度学习模型在潜在“精品”识别方面的效果较差,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识别效果较优,其中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潜在“精品”识别效果最佳,决策树识别效果次之,朴素贝叶斯识别效果较差且稳定性不足。(2)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潜在“精品”识别效果越好;无论国际自然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期刊,还是国内社会科学领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期刊,识别出的“精品”论文全部为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且综述论文的占比较低,国内期刊的“精品”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1998年至2006年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目前已相对发展成熟,知识管理成为该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国外文献相比较,国内文献的适用时间相对较短,文献利用速度相对较慢,刊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论文的期刊相对集中,作者合作智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在研究热点问题方面,国内外情况比较一致,网络、知识、技术、用户等问题是共同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国内主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的文献信息资源平台在时效性、全面性等方面的效用评价,提出国内现有数十所财经高校以其已有协助机构“图书资料协作委员会”为组织架构,合作共建以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为主的财经类灰色文献资源新平台的设想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地方文献现在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馆藏,经历百年,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永续利用”,是每个图书馆面临的问题.论文结合南通图书馆的经验,从修改古籍标准、编制联合目录、引入“寄存”制度、进行数字化复制等方面探讨民国地方文献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有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研究情况,以国内相关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从论文的时间分布、来源期刊、研究者情况、关键词及主题分析等方面,对国内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本研究领域存在问题的同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收录的有关电子书研究学术论文,从文献增长、著者、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梳理国内电子书研究发展现状,揭示该主题研究论文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建立高频词共词表,归纳国内电子书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科学引文索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文献、作者、期刊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1000医学版的推出为医学文献、期刊的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F1000医学版收录文献的分析并与SCI进行对比,研究SCI和F1000医学版对评价医学期刊的差异,为有效提高医教研水平提供帮助。方法:获取F1000医学版从推出到2011年11月收录的被推荐文献,按照所属期刊、年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检索medline获得各种期刊、各年度的发表文献总量,获得各种期刊、各年度的推荐比并排序,并与SCI相对比。结果:F1000医学版与SCI共同收录的医学期刊共1620种。在这1620种期刊中,按推荐此、推荐文献量和IF值分别进行排序,相互之间排序结果相差较大。结论:F1000医学版对评价医学期刊的权威性的评价与SCI存在较大差异。F1000医学版的评价在对医学期刊的评价中发挥着与SCI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点分析了中医目录文献特有的编写体例和信息类型。提出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手段挖掘和处理中医目录文献中的信息时,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文电子病历的分词及实体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本研究对中文电子病历分词与实体识别的探讨与实证较好地完成了医疗数据的信息抽取任务,对今后医疗大数据在语义层面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首先融合权威词表、官方标准、健康网站数据及其他医学补充词库构建了词语数量级达到10万的医学词表;然后对电子病历的字段进行分词,对比了jieba工具、导入词典后的jieba、无监督学习及AC自动机4种模型的分词效果;最后,以自动分词和人工标注结果为语料,实现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电子病历实体识别研究,并比较不同实体类别以及不同文本特征下的实体识别效果,选出最优模板。[结果/结论]分词结果显示,AC自动机的效果最好,F值可达82%;实体识别结果表明,"检查"和"疾病"实体的识别效果最好,而"症状"的识别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在中医医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中医医案元数据不统一、精度不足等问题,不利于中医医案知识库的信息检索、知识共享和挖掘,研究建立规范的中医医案元数据模型,对于支持中医医案的深度多维检索、知识共享和挖掘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法对现用中医相关标准规范、元数据标准进行总结;通过网络调查法收集中医医案实例,结合内容分析法对医案内容进行分析,初步界定医案元数据元素;再通过实地调查法,在中医诊疗现场对中医诊疗过程进行观察和访问,对初步界定的医案元数据元素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医案元数据元素集。[结果/结论] 构建了面向中医诊疗知识库的医案元数据模型,全面描述中医诊疗过程,为统一中医医案元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及其文献概况,分析了《中图法》第5版中国少数民族医学类目(R29)设置,指出了其未设置少数民族医药现代化研究类目和少数民族医药学科类目的局限性,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医学类目(R29)的设置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古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中医药古籍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到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与其他文化创意交叉融合的表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主要从中医药古籍的书目元数据、原文图像、全文文本、研究支持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文章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在探索与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问题,对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抢救、整理与保护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特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保护的代表性项目。本文以特藏文献资源文献建设为标准,通过本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 床经验、方药使用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形成特藏文献,建立数据库,使名老中医从医经验的特藏文 献能够完整保存,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和完善特色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晴  骆筱秋  胡兴戎 《编辑学报》2011,23(3):233-235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办刊经验,于2009年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份口腔医学英文版专业期刊。该刊采用国际化办刊的理念和模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次年即被美国SCI-E和Medline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实现了迈向国际坚实的一步。实践证明,我国的亚学科领域具备创办被国际同行认可、能跻身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之林的专业杂志的资源和能力,加快培育国际一流的科技期刊并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是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