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通过调查了日语专业学生在日语授受表现掌握程度发现日语授受表现是确实是日语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本文归纳了日语授受表现的基本用法。并提出“两个方向”和“两个主”的实用性教学方法。旨在解决日语授受表现这一教学难点,是学习者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2.
授受表达用法是日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然而中国学生在使用授受表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误用现象,笔者认为教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文章以2013年所进行的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方式习得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调查中学习者出现的问题倾向,对《新编日语》教材中关于授受表达方式编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改进对策,以期对日语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授受关系句一直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遇到的难点之一。笔者翻阅了目前广泛用于日语教学的教材,发现大多数教材强调授受关系传递和敬语表达。笔者认为,因为没有从授受关系内部着手,因此在解决人称,省略等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时难于着手。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生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的运用上误用现象非常突出,为了寻找一种可以切实提高中国学生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的方法,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专业3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关于小组讨论在日语授受补助动词学习中能否起到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是,将学生分为传统班和实验班,分别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法和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实验法进行授课,最后对学生的作文和会话能力进行测试,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并比较分析,来检验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在授受补助动词学习效果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授受表现是日语表达中的一大特色,也是日语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在「てもらう 」「てくれる」「てあげる」的三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中,不仅要考虑恩惠的移动方向,还要时刻注意到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及和授受表现中涉及到的第三者的关系,给我们日语学习者和教学工作者带来了不少的困惑.那么如何从认识本源上解读授受表现,不仅对我们的日语教学而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人的语言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利用主观识解的理论对授受表现进行剖析,阐释了日本人在语言表达时对事态采取的情景投入式的事态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6.
授受表现在日语表达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易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动词授受表现中的"てくれる"使用频繁,倘若不深入挖掘使用者的独特交际心理,极易令对方有失礼之感.授受表现在日语学习的误用率颇高,其根源在于学习者未能充分理解并运用授受表现所隐含的恩惠意识、"内"意识以及内外有别等观念.故学习者应在熟练掌握授受表现语言规则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日语的授受表现对外国人来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现象。本文通过对授受表现误用的分析说明在学习语言时不仅要理解其语法意义和构造,更应了解对象国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8.
授受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方式,在日语中使用授受动词来体现授受关系,它不仅可以表示物品的给予与接受,同样也可表示行为的授受,而行为的授受在日语中主要通过授受补助动词来实现,文中就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恩惠授受意识研究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之一,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的使用,体现着日本人的授受表达方式与恩惠意识心理的关系,并对中国日语学者在使用"てくれる"时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纠错。  相似文献   

9.
徐香君 《考试周刊》2011,(47):98-99
由于中日文化背景差异,以及母语的干扰,日语授受动词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内在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单从语法角度学习,即使认识了日语的授受动词,也未必能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自如。本文从日语授受动词的物移方向的角度来探讨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以更加准确把握日语授受动词在语言交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误用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授受表现的常见误用,发现由于学习者没有充分理解授受表现与日本"和"文化以及由"和"文化所衍生出的恩惠意识、等级关系、内外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起误用.  相似文献   

11.
在日语初学时就会涉及到大量的寒暄语的运用,日语独特的寒暄语里含有大量的与天气,季节,言谢,道歉等有关系词语,日语寒暄语的大量运用与日本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寒暄语与日本岛国意识和集团意识的关系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为初学日语的学习者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依据。便于大家更好的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12.
词调在语言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词调在日语中表示不同的意义。单纯的动词的词调,我们可以从辞典中查到。然而,当该动词呈现活用形时,词典里是无从查到的。在现有的工具书里,介绍动词及动词活用的词调时,均以该动词假名的个数即拍节来判断该动词及其活用形的词调。本文试图以另外一种方式,即以该动词本身的词调来阐明动词活用形的词调规律。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如车之双轮,不可分离。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和日本虽然有相似的文化成分,但更多的是存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总结了课堂上引入日本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对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引入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生存交往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高度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抢占先机。本文从日语助词的分类入手,就日语助词的作用做了简单介绍,就常用助词的用法做了概括论述,以期为广发日语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学课程是面向各院校日语专业所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日本文学史上杰出女性作家辈出,女性作家们极具特色的人生经历与哲学观为她们的作品带来了不同的魅力与影响。她们的作品是了解日本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宗教哲学观的窗口之一,因此在日本文学课程中女性作家作品的选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喜欢借鉴和吸收外来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国家,在日本的不同历史时期,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文化,与此同时也引进了很多外来语,这种引入外来语的历史已有数百年。外来语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日语变得更复杂更混乱,这不仅给学习日语的人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也让日本本土民众或多或少带来了不适。  相似文献   

17.
Hatta  T.  Kawakami  A.  Tamaoka  K. 《Reading and writing》1998,10(3-5):457-470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kanji errors in handwriting made by Japanese students and Australian learners of Japanese. First, a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model to explain the production of writing errors was proposed based upon the analysis of 374 writing errors of two-morpheme (kanji) compound words generated by Japanese students in spontaneous sentence writing situations. Despite the common assumption that kanji writing errors may not be related to the sounds of kanji characters (i.e., morphological phonology),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phonologically-related kanji writing errors were most numerous (60.0%), followed by orthographically-related errors (43.6%) and semantically-related errors (29.7%), including some overlap of these three types. Second, 408 kanji writing errors made by students learning Japanese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Unlike the Japanese students, these subjects wrote more non-existing kanji and made orthographically-related mistakes rather than semantically- and phonologically-related errors. This result must be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kanji writing skills held by learners of Japanese. In light of these results,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kanji writing.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引进的,有极少一部分汉字是日本人模仿汉语的造字法创造出来的,日本人称其为(国字),即和制汉字。和制汉字多为会意字。本文着重分析了比较常见的和制汉字的造字法,通过分析这些和制汉字的造字倾向,窥视出和制汉字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日本的固有文化。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经济大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随着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学习日语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很多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日语专业或商务日语专业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本研究主要分析商务日语教育中如何导入日本企业文化,进而帮助学生融入日本公司,与工作中的日本同事顺畅地交流。  相似文献   

20.
“缩小意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一直蕴藏于日本社会之中。从文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俳句、微型小说、民间故事以及名家名作等几个侧面探究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人与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