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袁劲松 《考试周刊》2010,(51):62-62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的结果。现代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他强调:"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认知结构就是经过学生头脑加工而形成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和作用。迁移有两种:一是...  相似文献   

3.
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或简洁地说成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认识结构在特定条件下的统一.对学习者来说,也是客体(知识)和主体(认识)的统一.它不仅指全部知识,  相似文献   

4.
按现代认知理论的观点,学生掌握知识就是理解知识结构的各个部分。教学就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头脑中的结构就是业已建立的认知结构,它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他们将以原来的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将新知识进行加工。如果其所学的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那些数学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的知识有联系,那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想及相  相似文献   

5.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教材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的过程,是知识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由此可以看出,优化教材的知识结构,使之更切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就历史学科来说,现行教材存在着内容繁杂、知识体...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从单一的记忆知识向理解知识转变,从依赖向独立转变,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这需要从传统的教学中摆脱出来.因为传统的化学教学比较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而事实上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有个别教师认为只要课堂上讲懂,下来"跳入题海畅游"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只能叫背题.当你和学生交谈时,学生就会告诉你对于做过的题没问题,但一遇新题就无法解决.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点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7.
施建 《陕西教育》2006,(3):17-17
现代数学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通过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才能实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 学习困难生的认知结构特征及其干预的研究,是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根源是其认知结构存在各类缺陷。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离开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是一个人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观念和组织。从内容上讲,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组织特点上讲,主要指知识经验程度的层次性。人们能否认知和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决定于他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既是知识贮存的形式,又具有通过加工同化新知识、处理新课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理论让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对数学认知结构重构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结构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但是,要把教材上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还需要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将数学学科知识转化成自己头脑里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认知活动的过程。而新授课的练习,不仅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学生加深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经途径。因此,每一节新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效率,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达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的目的。我认为,根据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有利于优化数学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D.P)认为: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说,它是某一学习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说,它是学习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对于物理,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头脑中的物理知识结构,是物理学的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具体反映在物理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认知迁移与化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 D.P.)认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化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结构,是化学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把储存在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整合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数学知识链和知识体系。它是有机的、动态的并且具有新的“生长点”的知识板块,具有灵敏反应的智力特性,运用它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自我努力和教师指导培养的结果,在数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重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链”和新衔接的认知结构,使新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完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认识,自主地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1什么是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理论让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对数学认知结构重构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教材上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中模仿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内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从狭义的角度看,作文认知结构是学生在写作这一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阅读认知结构是学生在阅读这一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从广义的角度讲,作文认知结构与阅读认知结构都包括在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中,  相似文献   

19.
认知结构构建的知识组织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山东教育》2005,(21):49-50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学习能力的实质是学科知识、技能、策略经过内化和概括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认知结构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事物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的经验系统,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张娜  熊建文 《物理教师》2014,(6):6-7,13
本文从物理知识的逻辑结构、发展的顺序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3个方面对人教版与KPK教材的牛顿定律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发现,人教版更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发展顺序,KPK则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力图改变物理的概念结构来实现课程的精简性;两套教材都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的呈现,不过各有侧重,人教版旨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KPK则重在培养迁移和自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