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龚芙蓉 《图书情报知识》2023,(5):97-106+156
[目的/意义]探讨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引导策略,为国内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促进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本土化高校数字素养框架。[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法,根据已有的数字素养五维度设计试卷,并基于知识内容、能力素养、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对测试答案进行内容分析。[结论/发现]析出了人工智能视域下数字素养教育知识内容的四大特点,总结了人工智能工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的影响。[创新/价值]聚焦于人工智能工具对数字素养教育影响的细粒度分析,实现对多人同时利用ChatGPT类生成式AI工具进行数字素养学习的效果测试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服务中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能促进智慧图书馆提供更高效智能的服务。但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法律地位和责任归属的不明确等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方法/过程]文章回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AIGC的概念;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的虚拟咨询、学科知识服务、中小微企业专题推送、阅读推广以及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等主要应用场景;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主要服务场景中AIGC的准确性引发的责任、用户隐私权、著作权归属与相关规则失效以及算法歧视等法律问题及应对之策。[结果/结论]深入剖析这些法律问题背后的内在逻辑,从法学理论层面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案,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莹 《图书馆学刊》2024,(2):91-94+103
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rative AI)的概况与分类,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归纳总结法论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服务应用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其在图书馆各项服务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其在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等方面应用的潜在优势,同时指出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成本大幅增加、馆员职业恐慌、信息偏差或著作权不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服务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首先对人工智能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法,对人工智能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热点和成果做了梳理,列举了人工智能在知识服务中的典型应用,构建了包含数据采集层、画像应用层、知识生产层和个性化服务层的知识服务框架,并提出加强多方协作,进一步推动馆员队...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的发展,既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在阐述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服务转型趋势,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框架,并提出了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知识服务发展对策,为公共图书馆将人工智能融入知识服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思路为大学图书馆馆员开展相关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简述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特征及大学图书馆馆员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大学图书馆馆员可从重视读者需求、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模式、提升和优化阅读体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7.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图书馆新时代知识服务模式变革应与用户数字需求精准对接。文章梳理知识服务内容及数字素养内涵,分析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借助馆员智慧与用户的充分互动明晰数字场景下知识服务各阶段用户的数字需求,并提出全方位嵌入知识服务的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形成以知识服务团队、数字资源配置为保障,以数字素养教育为支撑的知识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服务团队研究、教育培育模式三方面提出相应的知识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影响,对推动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建设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逻辑推演的方式,在探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功能边界、应用价值及负面风险的基础上,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阅读服务的融合发展进行剖析,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进行展望。[结果/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图书馆阅读服务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技术系统、内容与方法、用户、评价与管理等方面,未来图书馆须持续跟进人工智能发展动态,推动阅读服务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朱芳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3):116-117,120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只有科学重塑相关业务,并促进馆员的转型发展,才能提升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需求。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的重塑方向,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推动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员的转型发展方向,以提高馆员的服务质量,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明确了图书馆未来的转型道路,以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刘银娣 《出版科学》2018,26(4):89-92
探讨人工智能应用给出版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包括促进出版大数据向大机遇的转化、提高出版生产效率、促进图书发现.梳理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包括读者数据的获取难题、出版规律性的发现和分析难题,以及具备出版经验的智能科学家人才缺乏问题.指出要应对这些挑战,出版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数据驱动而非代替人类决策、训练人机交互,还要提高出版人的专业素养,识别出版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从产品形态、内容生产和智能连接三方面,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数字出版领域.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更为明显.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产业将形成三类新的商业模式,即:基于场景应用的智能连接模式、基于知识学习的个性化阅读服务模式和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智能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琼  刘桂锋  王鹏 《图书馆学研究》2024,(2):108-118+107
AIGC技术赋能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可以为图书馆阅读推广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注入核心驱动力,推动阅读推广的高质量发展。从阅读推广实践工作和智慧图书馆发展两方面梳理图书馆阅读推广智慧服务的必要性,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智慧服务的框架,采用GitHub托管平台和ChatGPT在腾讯QQ聊天软件中部署虚拟数字人,作为“馆员助手”辅助活动实践和阅读文化创作,加入QQ群,作为“虚拟馆员”为读者提供导读和咨询。AIGC工具作为“馆员助手”,能出色地协助完成阅读推广的文本处理和创作工作,但作为“虚拟馆员”与读者进行“一对多”交互的效果较差。图书馆应主动树立AIGC技术的理念意识,建立阅读推广信息库,提升馆员的人工智能素养,推进AIGC与阅读推广服务融合,深化阅读推广的智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了解阅读媒介及研究情况,案例分析江西省图书馆"兰兰姐姐故事会"阅读推广,发现其活动主题不明确,推广定位缺乏精准;新媒体运用能力差,推广渠道单一;馆员交流学习的机会少,专业素养欠缺。最后,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服务精准性;改变思路,增加阅读体验平台;重视宣传,搭建多渠道的交互平台;重视人才,提高馆员的多媒体知识素养的阅读推广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史玄 《图书馆界》2023,(5):8-13+84
算法素养是人工智能时代催生的一种新兴素养,是人工智能环境下图书馆教育服务的新任务。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整理算法素养的内涵,提出算法素养的构成要素,调研图书馆算法素养培育的现状、问题与不足,从图书馆教育受众即馆员和用户的驱动下围绕培育基础、内容、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图书馆算法素养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其在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应用进行综述,以蛋蛋机器人与东莞图书馆绘本分馆合作为案例,分析AI应用于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公共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儿童阅读服务提出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读者阅读方式从纸质图书阅读向移动阅读转变.介绍了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和成因,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碎片化阅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服务创新:利用微博、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学科馆员引导深度阅读;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利用移动图书馆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开展MOOC专题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一个社区是否强大,有赖于该社区民众的内力,这种内力就是韧性。韧性是一种适应并应对变化的能力。一个有韧性的人,不仅有危机意识,有开放的心态,而且有应对变化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图书馆服务不仅潜移默化地提升民众的韧性素养,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安全舒适的空间。[方法/过程]从图书馆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需求出发,聚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与信息服务在韧性培育中所起的作用、韧性社会与图书馆发展3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抵御风险过程中应有的作用,进一步表明图书馆与韧性社会建设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可化为具体行动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首先,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开展韧性素养教育的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拓展图书馆参与并融入社会的发展空间。图书馆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各种相关服务拓展到社会、家庭和个人。图书馆不仅要开展韧性素养教育,而且要为民众提升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创造有利条件,为他们提供和谐安全的分享和交流空间。其次,要着力创新韧性素养教育活动,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图书馆在继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应将阅读推广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有效应用到韧性素养活动中,并通过参与社区韧性建设,拓展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新空间和新技能。最后,要大力提升图书馆应对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及馆员自身的韧性素养。图书馆要树立大安全观和危机管理意识,増强抵御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韧性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馆员自我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努力以更强大、更坚定的职业韧性投入并服务于韧性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必要性,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用户管理、资源建设、空间规划和馆员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风险,以期为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系,分别从服务路径、服务模式以及服务策略3个方面,分析和指明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主播人才培养的策略,并分析其对传媒行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主播个人技能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跨领域知识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播人才培养需从全方位考虑,将个人能力提升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并注重跨领域知识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