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武术选修课。多年来,由于武术自身的许多特点以及武术教学模式和武术教学内容的局限性给武术在普通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使武术教学在普通高校发展中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本文试图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为武术在普通高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武术的防身功用、健身价值、文化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武术人才尤其是武术专业教师、教练员的需求量增大,其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以书法艺术与武术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分析两者在技艺学习过程中的相辅相成的相通之处,探讨普通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中开设书法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以期为普通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战略学视野而言,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应以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贯彻终身武术教育为战略指导思想,以高校武术教学为基础和载体,将武术文化精神蕴含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等武德内容贯穿于武术教学过程始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终身武术的习惯和能力。战略发展思路是:以系统论思想把握高校武术教育;把握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心;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理念,处理高校武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方文化逐步侵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领地,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武术教学已处在技术困惑和文化迷失的双重困境,造成了武术拳种式微和人才失衡的局面。在传统文化视角下进行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武术教学改革就要以武修德,技道并重,复返其根,会通创新。只有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武术文化意识,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武术教学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我修习,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才能构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武术教学新体系,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公体武术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方法对目前高校公体武术课教学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针对在普通高校武术课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出了若干对策。旨在使武术运动在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以2011年新疆自治区大学生武术竞赛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对西部地区高校竞技武术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新疆37所普通高校中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竞技武术水平较为突出,其次是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昌吉学院和教育学院竞技武术训练发展较为普及和重视。分析认为,影响西部地区高校竞技武术发展水平的因素有高校武术运动员选材机制和培养模式、高校体育竞技武术管理模式、武术文化底蕴和校园武术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秦子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5-1116,1134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课的学校较多,但是教与学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学生喜欢武术运动但是不喜欢武术课;日常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忽视了理论课教学;课程教学的考核侧重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8.
武术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学科之一,针对普通院校武术教学所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普遍基础差的困难,本文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对武术教学中的教学顺序以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及建议,旨在为武术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双"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从武术运动项目的特点出发,对武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构建了符合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模式.结果表明:"三双"武术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具有套路、散打两位教师先后授课、男女生合班上课的特点.实验结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武术套路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难题,运用攻防法进行教学是解决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对攻防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攻防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探析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育改革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体育专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武术作为一门直接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课程,其教育改革思想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太极原理的视角分析“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武术教育改革思想基础,可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这一武术教育改革思想的认识,为武术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大武术观视域下武术大众化发展战略,分析高校武术发展现状和我国武术大众化发展基础。结果表明,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是可行的,也应该是今后高校武术发展的方向。改革武术教学、加强师资建设、推广名家讲坛和武术表演结合、支持大学生武术社团发展、规范推广段位制与会员制,是促进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武术目前在世界各种格斗风格艺术中的影响与地位的调研、统计分析,提出了在武术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武术在国际上已有的良好信誉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继续发挥电影、电视媒体对武术的宣传作用;要重视武术技术的实用性、格斗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交流与研究;在推行武术运动模式和开展武术竞赛活动时,要尽量保留并突出武术技术演练中的实用性和格斗性的特点;要与海外各种武术组织、团体、学校加强联系,把武术渗透到海外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从而提高练武团体的整体素质,真正使武术成为世界体坛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跆拳道为代表的域外博击项目对中国武术形成冲击,构成威胁,在普通高校这个现象更为突出。从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武术运动和跆拳道运动开展情况着手,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武术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是我国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业化的武术教师是武术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践经验总结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高职院校武术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武术教师的专业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集武术理论、技术学习、通武术段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它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武术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丰富武术知识,全面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教学试验等方法进行科学分析,阐述并证实了在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可行性的研究.探讨与思考当前高校武术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的必要性,为更好地在高校推广与普及、开展武术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的内容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论证,认为:1)高职院校武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定位是培养"在具备勇于拼搏、坚忍不拔的竞争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和谐相处"的中国精神;2)高职院校武术在价值功能上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追求增强防卫能力的目标,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高职院校武术的技术体系应采用以简单实用的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组合为主的实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韩国5所华侨学校为例,对中华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有利于武术突破国际化传播的瓶颈、有利于武术的文化突围、有利于增进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但是当前武术在韩国华侨学校的传播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传播意识淡薄、传播人才紧缺、传播场所不足、传播内容单一、传播方式传统粗放.指出,中华武术需要加大在海外华侨学校和华侨华人中的宣传力度,培养和输送优质的海外武术传播人才,精心编撰武术教材,成立武术海外传播的专门机构,不断提高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历史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从搏斗形式的“武”发展成为一种术道并重的“艺”的过程中,“气”是其“神韵”的源泉、“道”是其“精神性”的根本、“心”是其“妙悟”的基础.在梳理中国武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武术发展的终极追求,“道艺并重”是武术和谐发展的精神需求,“武艺兼修”是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原点和归宿,旨在为更好地认识武术的艺术特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